《客家》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壹首詩,寫於成都草堂建成之後。這首詩的前兩句描寫的是居所的景色,清麗稀疏,與山川中的鷗群互動,表現出壹種與世隔絕的心境;最後六句寫的是客人來訪的喜悅和真誠的款待,號召鄰居喝酒。
全詩流露出詩人真摯淡泊的情懷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渾渾相通。它以細膩寫實的手法描繪了生活中的風景、家常話、人情等有趣的生活場景,表現出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情。
據黃《千註集》對《詩史註》的補充,此詩作於二年(761)春成都草堂,時杜甫五十歲。杜甫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結束了長期的漂泊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頭建了壹座草堂,暫時安頓下來。
杜甫(712-770),用漂亮的詞,試圖自稱少陵夜老。以進士為例。他曾經是校部的員外郎,所以在國際上被稱為杜工部。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為“杜麗”。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對貧苦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內容深刻。
許多優秀作品展現了唐朝由盛到衰的歷史進程,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他善於運用各種形式的詩歌,尤其是韻律詩;風格多樣,以抑郁為主;精煉的語言,具有高度的表現力。有1400多首詩,包括杜工部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