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é)梅(méi)山(shuǐn)月(yuè)半(bàn)圓(lún)秋(qiū)影(yǐnɡ)成(rù)平(pínɡ) qiānɡ (qi ā n)
夜(yè)發(fā)清(q和n)流(x和)向(xiànɡ)三(sā n)峽(xiá),思(sān)君(jūn)不(bù)見(jiàn)。
1,翻譯:
半個月亮高掛在峨眉山前,它的影子倒映在清漪河清澈的水面上,仿佛隨河水流淌。
晚上坐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我想妳,但相見恨晚。只能忍痛沿江去了禹州。
2.註意事項:
(1)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縣西南部。
(2)半圓秋月: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3)影子:月光的影子。
(4)平羌:青衣江,峨眉山東北。發源於四川蘆山,流經樂山,流入岷江。
(5)晚上:今晚。
(6)發送:開始。
(7)清溪:指清溪崗,屬四川犍為,峨眉山附近。
(8)三峽:指長江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即現在的重慶、湖北兩省交界處。壹個是指四川樂山的犁、背鄂、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上遊。
(9)君:指峨眉山。壹個是指作者的朋友。
(10):下遊。
(11)渝州:在巴縣,也就是現在的重慶。
《峨眉山上的嶽歌》賞析及創作背景:
1,贊賞:
詩以“峨眉山月”開頭,指出遠遊的季節在秋天。“秋”字因為押韻的關系,在句尾是倒掛的。秋高氣爽,月光特別明亮。“秋”字也形容月色之美,自然而奇妙。月亮只有“半個圓”,讓人想起青山吐月的美好意境。
第二句“影”指的是月亮的影子,“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壹個連詞句,表示月亮的影子映進河裏,隨河水而去。“月亮走了,我就走。”觀者只有順流而下,才能看到“影入江中”的奇妙景色。
所以,這句話既寫了清江被月亮倒映的美景,又寫了在秋夜揚帆的天黑。意境空靈美妙
第二句有人,第三句的人已經出現:他正連夜離開清溪驛站,進入岷江,駛向三峽。我舍不得故國故友。
看到河面上的月亮,就像看到壹個老朋友。然而明月終究不是故人,我只能“仰望明月,寄情千裏。”
最後壹句“想妳,渝州不見”,表達了我無限的離別之情,可謂言簡意賅,情深意長。
2.創建背景:
這首詩出自《李太白全集》第八卷,是李白年輕時的壹部藏作。峨眉山是蜀中之山,也是蜀國之名。李白是蜀人,所以峨眉山也是故鄉月。這首詩是李白初離蜀時所作,寫於開元十二年(724)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