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不是靠老師的“教導”,而是靠自己內心的自發表達,是為了表達和交流。大三的學生很幼稚,對壹切都有他們天真的體驗。寫作是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思考世界,說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活動,展示多彩的自己。這才是寫作的真諦。那麽,如何引導呢?這壹直是很多語文老師頭疼的問題。下面試著說說我是怎麽指導孩子寫字的。
壹、激發學生興趣,引起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情緒高昂,才能誘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激發學生的興趣。
1,善於觀察自然。
大自然是最奇妙的,包羅萬象,春夏秋冬的景色變化,日出日落的奇景,雨雲的奇景;山川,花草樹木;小昆蟲,小動物...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抓住稍縱即逝的靈感,用稚嫩的文字寫下自己的感受,與同學分享寫作的快樂,學生的寫作興趣自然就產生了。
2.走進生活,體驗生活。
生活是學生寫作訓練的主要來源,也是取之不盡的寶庫。如果寫作訓練的內容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緊密相連,學生的寫作興趣也會被激發出來。其實每天都有無數的新鮮事在發生,比如幫助別人,找錢,但是低年級的孩子不善於觀察和選料,所以經常會為選料而煩惱。要想從小培養孩子從生活中獲取寫作素材的能力,讓學生“有話可寫”,就必須引導學生關註身邊的人、事、物,把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做的都寫下來。
孩子不能對生活的精彩視而不見,引導他們睜大眼睛仔細觀察,豎起耳朵傾聽。比如音樂課的歌唱表演,美術課的小制作,體育課的各種活動,老鷹捉小雞等課外活動……遊戲是小學生很喜歡的活動。在遊戲中,學生沒有負擔,參與的時候壓力小,所以參與度更高,積極性特別高。學生認為很苦的作文,會在遊戲中轉化為樂趣,也會讓學生有寫作素材,寫出有意義有感情的文章。長此以往,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也增加了不少。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掃地洗碗。只要註意,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在課堂上無拘無束、無拘無束地說話,自由寫作,寫作水平就會與日俱增。孔子曾說:“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樂者。”要讓學生樂於寫作,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讓他們在寫作的海洋中暢遊。
二、結合教材,仔細觀察,明確畫面含義。
1.觀察不同的壹般“見”,需要作者對事物做出客觀的判斷。
配圖寫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和提高幼兒認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好方法。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寫出漂亮的圖畫和文字,是小學作文教學中需要認真研究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看圖寫字是基礎,但是大三學生還是缺乏觀察能力,觀察事物沒有目的性和順序性,這就需要老師下功夫去引導。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首先,讓學生觀察整個畫面,掌握畫面的結構。對於單張圖片或多張圖片,學生在動筆之前壹定要看清圖片的哪些部分是虛構的,讓學生對整體有壹個初步的印象。二是讓學生觀察畫面背景,看清人或物;第三,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細節,明確意思。通過仔細看圖,可以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圖片反映的主要內容,對事物做出客觀的判斷。這類作文教材印在書上,大多比較醒目,中心突出,比較有童趣。教師要認真研究教學圖表,認真備課。這幅圖不同於閱讀的教學文本圖,它是這篇作文教學的主圖。如果不能正確看圖,說話或寫字難免會語無倫次,語無倫次。單圖多圖的教學難度不取決於圖片的數量,要註意圖片之間的關系,怎麽說既符合圖片的意思又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比如壹年級的第壹本書《四季》,就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壹幅畫中的景物,也就是描述壹個季節,把每壹幅畫按順序排好就是壹年中美麗的四季。有人要研究哪個圖是主圖的主體部分還是單幅圖,比如高壹下冊“烏鴉喝水”的圖,重點是放在第二幅“烏鴉是怎麽找到喝水的方法的?”教學的關鍵是在學習教案設計中提出問題。提出的問題要引導學生讀和說,防止問題太多太破。
2.深入觀察圖片的含義,在閱讀中理解文章的寓意,訓練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能力。
沒有細心的觀察和準確的觀察,怎麽能說好話呢?在指導學生觀察圖片時,壹定要認真仔細。並且按照壹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比如方位或者空間觀察,先理解每壹張圖的意思,然後回過頭來理清圖片之間的關系和前後的聯系,從而理解整組圖片的意思。仔細觀察圖片,理解其含義,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比如二年級第二冊《雷雨》,我會先播放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場景,再放課件和課文的兩張圖片。圖壹:雷雨前,天空陰雲密布,電閃雷鳴;風在空中呼嘯,雨在嘩嘩下,樹枝散落壹地;孩子們關上窗戶看雨。圖二雷雨過後:藍天白雲,彩虹高掛,空氣清新,綠樹成蔭,孩子們欣喜若狂。通過深入觀察,學生可以很容易地知道雷暴前後自然場景的差異。然後加強閱讀指導,在閱讀中感受雨前、雨中、雨後的自然景象,最後精讀雨前、雨後不同的自然景象。這自然會激發學生的觀察欲望,讓他們對寫作產生興趣。在理解圖片主要內容的前提下,如果單幅圖片是關於壹個人物的,那麽就要用:時間,地點,人物,他在做什麽,他的身份是什麽,他長什麽樣,他有什麽特點來編制。為了說話人的方便,人物可以用第壹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來編;如果它是壹個東西,妳應該知道它是什麽形狀和顏色。如果有多張圖片,壹般采用“先分後合”的程序。另外,看圖和觀察、觀察客觀事物壹樣,要有壹定的順序,讓學生有條不紊地說話,比如方位或空間的順序觀察,可以是從上到下、從近到遠、從裏到外;按主次觀察,先主後次;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觀察,但先有什麽,後有什麽,引導學生描述觀察後的畫面和意義。
第三,反復閱讀文章,仔細體會文章中豐富的情感,然後認真做好模仿和寫作。
小學低年級的課本裏有很多特別好的文章,很有欣賞價值。無論是有趣的詩詞還是優美的文字,學生都能從中體會到美的享受。教師要在發現美的基礎上努力創造美。孩子有天生的模仿能力,想象力極其豐富。如果用課本對他們進行寫作訓練,對掌握寫作技巧會更有幫助。比如二年級第二冊《尋找春天》壹課:展示課件春天來了的場景。春天來了,她像壹個害羞的小女孩,悄悄地向我們走來。這篇論文的題目呼喚我們――尋找春天!讓我們在校園裏找找,也許能找到操場上剛剛伸出來的小草;讓我們去野外看看,也許我們能找到天空中飄揚的風箏;翻開課本,我們還會在課文插圖中找到春天的影子;讀課文,我們會覺得我們是脫下棉襖,沖出家門,奔向田野的孩子,體會到了尋找春天的急切,感受到了發現春天的喜悅。
課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趣味和文學色彩。作者把春天看做壹個小女孩,她害羞,所以她把它藏起來;隱藏;她很美,嫩嫩的眉毛,五彩繽紛的眼睛;她活潑而熟練地彈奏著動人的音符,快樂地蕩著秋千,興奮地叫喊著,笑著...
孩子們找到春天了嗎?妳在哪裏找到的?妳是怎麽找到它的?激發學生多讀書。“有兩種野花開得早,是春天的眼睛?”“樹木吐出小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嗎?”.....讀這些句子,體會其中的感情和趣味,孩子會感到回味無窮。通過反復閱讀和精讀,仔細體會課文中豐富的情感,然後讓學生模仿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寫下自己尋找的春天是什麽樣子的。妳還發現了什麽?這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讀書與改革相結合,提高水平。寫完壹篇文章,要指導學生多讀多改。學生寫完文章後,讓他們自己看,自己修改,小組內修改,小組內修改;組內交流和集中評估。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魯迅先生也告誡我們:“文章寫完至少要讀三遍。”可見,寫完文章後,推敲修改,使要說的意思更加清晰完整,是非常重要的。
小學低年級的寫作主要是看圖寫詞。它是寫作的初步訓練形式,是寫作的基本技能,是訓練孩子提高認知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橋梁和好方法。要註重看圖作文的訓練,從用詞造句和看圖說話入手,多讀書,多觀察肯生活的人,勤練字,多積累好詞好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為學生以後的寫作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