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遁者
我在今日頭條看到有人問:“為什麽現代詩總是超越不了唐詩宋詞?”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回答詩歌為什麽被邊緣化。
詩歌的邊緣化是有目共睹的。原因是什麽?沒有人能同意。
首先,詩歌是壹種文學藝術,從唐宋到今天發生了哪些變化?首先是藝術多樣性的變化!這個觀點很重要。我先說壹下。
與古代相比,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娛樂方式豐富多了。文學藝術曾經是人們娛樂和精神生活的重要活動。那文學壹定很火。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文藝方面的競爭者很多。
人們的關註點從文學分散到各種藝術活動中。繪畫、攝影、舞蹈、電影、音樂、遊戲、陶瓷...每種藝術都可以分成許多小類。但是人壹天只有24小時!
妳還看報紙嗎?很少。妳還看電視嗎?也少。妳還每天刷微博嗎?玩qq?很少。因為妳把時間花在刷微信,看直播,玩遊戲,旅遊上了...
因此,詩歌因其歷史進程而被邊緣化。在更大的範圍內,文學也被邊緣化了。
其實有很多邊緣化的藝術。比如話劇、皮影戲、評書、舞獅...許多傳統藝術的傳承遇到了困難。
所以不是詩人快死了。很多網友都在詛咒這個時代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詩人。
任何時代都有功利的人,任何時代都有執著的人。這壹點從古至今的詩詞中都可以看出來。
難道妳不想說“壹個商界女強人不知死恨祖國,卻依舊隔河唱後院花”而不是“這絕對不是美所在。還不如留給醜來培養,看看他創造了什麽世界!”好嗎?
在我們看來,“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總有壹天,我會乘著長風,沖破巨浪,揚起我渾濁的風帆,在深深的大海上架起壹座橋梁。”同樣美麗。
所以不能說現代詩就不能超越唐詩宋詞。不同時代,詩歌生長的土壤環境不同,內容和形式也不同。
點擊圖片查看幻燈片模式。
而且,詩歌藝術的傳承和創作者詩人也發生了變化。在古代,詩人是中上階層的代表。是尊重,是難得。這種認同感是萬千學者熱情創作的動力。
現在呢?科舉制度早已成為過去。教育分類,百花齊放。物理學家、化學家、音樂家、生物學家...所有的“家”加起來是唐宋時期的100多倍。這位詩人不再高了。
唐宋時期有多少明星?有多少網絡名人?當時的“玩家”是什麽身份?詩人的身份是什麽?所以,時代在變化,在進步,這壹點我們必須認識到。
還需要提到的是,唐宋詩人是不吃詩的。他們大多從事仕途,甚至有官職。像李白,白居易,杜甫,王維,王安石,劉禹錫等等。所以藝術創作有了生活保障。
現在壹年能發表多少文章靠吃詩養活自己?如果能出版詩集,能賣出多少本書?我知道,有人出版了詩集,有壹本堆在床下。
這個時候,妳身邊的父母會怎麽說,妳的愛人會怎麽說?他們會說,“放棄吧。偶爾寫寫作為愛好也是可以的。千萬別當真。”
這麽多年自己寫詩,寫的不多。我不以詩歌或文學為生。從壹開始。壹個詩人首先要問自己,我為什麽要寫詩?如果壹開始就是錢,我覺得會更累。
當然,近體詩和古體詩也有形式上的區別。好的壞的,誰都會寫。這不是壹件壞事。但也可能流傳壹些口水詩,暴力詩,下半身詩等等。讀者會疑惑:“這是詩嗎?那我也可以寫。”“這是什麽詩。我壹個字都聽不懂。”這無疑讓詩歌和詩人感到尷尬。
因此,詩歌的邊緣化應該被看作是“正常的”。而詩歌作為文字藝術、文學藝術、情感的表達,卻傳承了幾千年。無論它的形式如何演變,它將永遠伴隨著我們,詩歌文化已經深入我們的骨髓。所以看到詩歌被邊緣化,大家都會感嘆,問為什麽。
點擊圖片查看幻燈片模式。
無論妳身在何處。它有多老了?在這壹生中,妳總會讀到壹些詩歌,感受詩歌的跌宕起伏。提升了我們的人文素養和人物情懷。畢竟,生命不僅僅是壹瞬間。總有壹些時間,妳會留給詩歌和遠方。
從這個角度來說,詩歌並沒有被邊緣化。只是詩歌不再是唯壹的寵兒,而是眾多寵兒中的壹個。詩和詩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摘自獨立學者、詩人、作家、著名漢學家靈遁者的散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