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國五首古詩的哲學意蘊。

中國五首古詩的哲學意蘊。

表達詩人的哲學觀點並反映哲學真理的詩。這類詩的內容深刻、含蓄、意味深長,在鮮明的藝術形象中大多蘊含著哲學的抽象哲理。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多為四句絕句,新詩則以壹到四句出現。如蘇軾的《題西林壁》;白居易的《長恨歌》;蘇軾的琴詩;陳毅的《冬夜詠》。宋慶》:“大雪壓宋慶,宋慶直上直下。妳要知道它是松散而高貴的,直到它融化。”寫哲理詩要說話自然,要有獨創的警句,切忌概念化、泛化,切忌因循守舊、淺薄無味。

哲學詩有兩種:

壹種是沒有具體形象的哲理詩。這類詩的基本特征是有詩意,但不夠含蓄,往往是“觀念大於形象”。所以,人們可以認為這不是壹部上乘之作。比如“被打倒的/沒有同情心的/打倒別人的/獲得壹筆可觀的獎金”(世界拳擊錦標賽)。但它畢竟提煉了生活,語言凝練,內涵深刻,仍不失為壹首哲理詩。二是形象生動的哲理詩。這類詩歌之所以受到高度贊賞,是因為它有兩個突出的特點:壹是它有壹系列生動的意象。第二種是含蓄的,不是表露的。

張先生新著《風巖》中的大部分哲理詩,顯然都是從無意意象到意象的成功過渡。這對於張先生來說,無疑是壹個質的飛躍。

張先生哲理詩的壹個顯著特點是從“靜態”的物象中寫出“動態”的思想,表現了詩人對周圍的人、感情、事物、態度的強烈的人文關懷。從作品中,讀者處處都能感受到詩人對改變生活的關註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它們往往從人們視而不見的壹件小事和壹個小場景中反映出大的主題。如《豆芽》:壹個健康的兒子/無奈被放進水缸/泡了幾天幾夜變成/壹個白發老人/長胡子/身材瘦弱/不像人也不像鬼/被迫走向市場/可憐兮兮/賣形象/賣青脆。

這首詩對讀者有很強的震撼力,讓人馬上想到各種被迫“出賣形象”、侵犯人權的邪惡交易。因此,這類哲理詩往往觸及重大社會主題,其審美價值已經超越文學,進入社會學、人類學的範疇。當然,有些哲理詩既不表達驚心動魄的感受,也不表達深不可測的哲理,只是表達壹種生活情趣,給人壹種審美享受。如《竹子》:別以為我苗條/小鳥不會買我的賬/風總欺負我/吻我就跑。

無論如何,我要不厭其煩地強調,哲學詩首先必須是詩,具有詩的本質。所以形象要生動,主題要含蓄。雖然張先生的部分詩作至今仍被視為“生活筆記”,但總體來看已經寫得很老了,許多佳作堪稱“佳作”

劉勰,阿津人,在中國古代寫作學理論專著《文心雕沈龍絲二十六》中說:“古人雲,‘形在江海之上,心在魏闕之下。“這也叫思考。文學的思想是遙遠的。所以,我沈默憂慮,思考千年;悲而動人,見萬裏;誦經之間,呼吸著珍珠和玉石的聲音;迫在眉睫之前,風雲之色:其思之理!故不如思理,神與物遊。”(註1)這段話及其整篇文章描述了寫作過程中“思”的重要現象,但是,就像中國古代理論中的大部分理論認識壹樣,是模糊而神秘的,沒有科學的抽象確定性分析。但這是文章(包括科技文章和文學作品)寫作中的壹個重要問題,既有理論性又有實踐性,必須深入探討。再者,作者認為它和主題意蘊、各種體裁等基本概念壹樣,從來沒有被人們準確完整地理解過。本文是筆者經過多年探討後的總結認知:“思維”即構思,是壹種系統的、集中的、層次化的、物化的整體思維活動。

第壹,理論已經發展到系統分析“思維”的階段

文學創作和寫作理論在中國得到了迅速而豐富的發展。但仍然令人遺憾的是,基本的理論認識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討論,更談不上確定的統壹,其中有思想。古代也有同樣的問題,劉勰的“思”是模糊而神秘的。

“神思”就是所謂的立意、創意、思維等等。廣告活動中使用的創意習慣並不常見,創意有限且不完整,會讓人只理解為結構性思維。更何況,目前在文學理論和撰寫專著方面存在誤區和片面的問題。如《文學概論》,衛星電視教育、教育學院、函授自考通用教材,認為“意境是創作欲望的升華,是對藝術發現的梳理、綜合和加工,在觀念中形成藝術形象。”在意境中,主觀因素不斷滲透著客觀因素...這是創作中最緊張、最艱巨、最關鍵的階段。“(註2)這個概念極不規則,無法解釋其本質、中心和要素。再比如全國自學考試教材《寫作》:“思維是文章寫作過程中最具創造性的內容。它滲透在整個寫作過程中,但集中在審題起草後、起草前的壹個階段。”(註3)這種理解僅限於階段的劃分——也是模糊的,甚至是誤解的。

21世紀,文學創作和寫作理論應及時擺脫中國傳統的偏見和誤解,進行全面的、基礎性的規範建設。對於這些在理論認識上非常重要的思想,要重新認識。

第二,準確系統地分析思路

(壹)概念的性質

完整理解“立意”二字,有助於把握立意和寫作(包括文學創作)。結構,這裏不僅指結構,也指整體。思維是以抽象思維為主的心理活動,包括形象思維、潛意識思維(包括基因編碼程序和生命感知)、靈感思維。構思是作者在觀察和經驗的基礎上提煉文章的主題意蘊,選擇最佳表達方式指導寫作實踐的創造性整體思維過程。作者作為個體生命,必須從整體上思考文章,必須依靠觀察、經驗甚至壹定的策劃等基本條件。這壹構思最明顯的目的和成果是提煉主題意蘊及其表達。構思及其成果的作用在於指導起草、修改和整體寫作實踐。

構思是原創的,只有個體生命才能首先萌發創意(永遠不可能是大家異口同聲發出的)。可以說,生命的個體化及其在構思這種心理現象時的模糊性甚至神秘性,是產生偏見和誤解的根本原因。

此外,構思是文學創作和寫作的核心。文學創作和寫作應該是壹個系統的、開放的、循環的過程,包括壹系列環節:從觸發沖動或接受任務開始,作者從事調查或整理材料,然後構思,然後用文字表達,然後向社會發表,最後接受讀者反饋。最重要的核心環節是構思。只有思想是由純粹的個人產生的。在受孕前階段為其服務。收集材料往往取決於材料的性質,材料的客觀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材料應該為想法奠定基礎。受孕後的階段由此而來。無論是書面表達還是發表,都是對思想的表達和反映。沒有立意,寫作沒有中心,沒有靈魂,註定是低劣的重復或模仿。不應低估概念的核心作用。

事實上,人類的壹切活動都需要孕育這種生命的光輝。不過名字在其他方面略有不同。有些叫觀念,比較寬泛模糊。有些叫靈感,只是指出了想法的本質和機會。有些叫創意,僅限於廣告。有的叫創造性思維,準確率高,但識別度不高。其他的叫理念、想法、策略等。,這顯然是片面的。清晰的思路有利於理解意義相近的概念,從事創造性活動。

(2)構思特點

總之要把文章作為壹個整體來思考,創造抽象思維的結果——主題意蘊(主題是壹個外來詞,中國古代壹直稱之為“意”)及其表達。它具有以下特點:

1.客觀性。這是想法的前提,即收集素材,無論是從有目的有計劃的調查中,還是從生活經驗中的觀察和體會中。這壹概念是基於對客觀和全面材料的分析。

2.創造力。這是思想的靈魂,也是最顯著的特征。文章寫作有壹個基本要求:任何壹篇文章都是或大或小的創作,主導思想或主題意蘊不能與其他文章雷同。這壹構想的創造性體現在其主要成果的主題意蘊上。在我看來,創意的產生有三個層次:大、中、小。最偉大的創造是原創,是高度個性化的原創。壹般創作都是創新,是對已有主題意蘊的改造和創新。最簡單的創造就是新奇,形式上的不同或者壹些小方面的不同。要想受到思想的啟發,首先要著眼於根本的人生觀,有強烈的使命感,發展想象力,學習新的科學方法。

3.總體性。這就是這個想法的神韻。立意,壹是對整篇文章的思考,二是在中國和世界的宏觀背景下思考。以抽象思維為主導,逐步進入意識和潛意識的精神宇宙引爆靈感。

4.指導。這就是受孕的功效。構思的作用是指導和觀察整個文學創作和寫作活動。構思結果的主題寓意將成為整個活動的核心,並不斷出現。

四個特征的辯證統壹體現在觀念的運作中。

(三)受孕結果

1.立意的最終和最大的成就是得到“思”的結晶——主題意蘊。寫作四要素中,材料、語言、結構都是客觀存在的,只有主題是作者自己產生的,是最重要的。但是對主題的理解很模糊。在專著教材中,主題要麽被擱置在立意部分,要麽被含糊地稱為概念、觀念、中心思想、思想內容等。即使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國寫作理論研究,對主題的理解仍然不確切,不符合操作性要求。例如,在權威的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材《寫作》中,主題被定義為:“主題是作者通過文章中的各種材料所表達的中心意思。它貫穿文章的‘全部內容’,體現了作者寫作的主要意圖,包含了作者對文章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基本認識、理解和評價。”(註4)這種理解是籠統的,對把握主題沒有幫助。這就需要重新分析主題意蘊。

我們應該從本質上理解主題意蘊。主題認知應該基於它的本質屬性——抽象性:它是以文章為中心,對文章對象的壹種認知判斷。所有文章的主題都是這樣的。主位的抽象性更多的表現在具體表現為壹個判斷句:壹個有主語(可以省略)、謂語和賓語(也可以分別省略)的句子。意蘊是文學創作中確立的第壹個核心,它比壹個簡單的主題復雜得多。可以簡單說為“主位+次主位+審美意向”,經常以復句的形式出現。比如《紅樓夢》的主題是:壹個特定的個體的人生在混沌的人生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以及這種追求無法達到的悲傷與幻滅。《西遊記》的主題意蘊是:對超越、自由、自尊的追求以及沒有實現這種追求的困惑。

就像靈魂的層次決定了人的層次壹樣,主題意義的層次也決定了文章的層次,也就是說,主題句是有層次的。作者必須充分發揮主觀性,使主題句達到更高的境界。不談作者自身修養的提高,只談主題意蘊本身的提煉。

主題含義可以有五個層次。(1)客觀真實的層次。主題意蘊最基本的層面應該是客觀層面,即準確反映作品中心內容的本質真實和客觀特征,如形象、情節等。(2)時代特征。時代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新奇和超前。作者應努力站在時代的前沿,以新的思想認識作為寫作主導思想形成的基礎。人類社會的思想認識是不斷發展的,文學作品中體現的寫作的主導思想當然也是在變化和完善的。這壹點指的是寫作主導思維的* * *性基礎。比如中國古典文學中對愛情的理解是螺旋式發展的。在以《詩經》為代表的民謠中,對愛情的理解很簡單,兩情相悅。《西廂記》中,青年男女奮力沖破封建弟弟觀念的束縛,壹見鐘情終於抵擋不住世俗的壓力。《三國演義》中,男女之愛完全被封建政治理性埋沒了。《水滸傳》中,男女之愛走上了壹條曲折的道路,被正統封建理學有意識地排斥,無意識地扭曲。《金瓶梅》中,男女之愛沈浸在肉欲的無盡滿足中。《紅樓夢》中,男女之愛終於有了追求同壹人格的語言基礎,但偏於精神超脫。每個作者都要以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思想理論為指導,結合文章的對象,形成寫作的主導思維,最終提煉出自己的主題意蘊。(3)文化色彩層面。它需要作者的思想文化素養,尤其是民族文化素養的提高,使主題意蘊具有民族文化的色彩。(4)哲學就是等級制度。哲學僅僅是普遍的和永久的興趣。哲學主題是啟發和發人深省的。(5)審美生活層面。美實際上是具有自由創造性質的個體生命。主題意蘊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對生活的審美理解。

2.構思的結果包括主題意蘊的表現形式。大概有兩種。

1.結構模式。為了表達思想,我們往往需要壹個好的結構,更準確地說,是整個內容。然而,結構應該服務於主題。巧妙巧妙的結構屬於構思的責任和內容,往往是靈感的激發。

整個內容的結構,最突出的是社會生活的客體內容:人、事、境、景及其客觀邏輯聯系。構思的目的是使它們成為新藝術生活的壹部分。總的來說有幾個方面:壹是人物關系的建立。人物的命運和他們之間的關系決定了作品的規模、層次和結構。第二是事件和沖突的展開。第三是環境和環境的設定。三者在具體的創作過程中是融合壹體的。

2.表現手法。選擇組合最巧妙的表現手法,更好地表達主題意蘊。大的是方法體裁的選擇,小的是好的開頭,讓接受者更感興趣,比如文本中間巧妙精致的結構,比如修辭。

簡而言之,創意要創造主題意蘊及其表達。

第三,創意必須有高潮,達到高峰——產生靈感的本質。

構思之所以成為構思,是因為它必須有靈感這個核心。正是因為靈感,才獲得了觀念的模糊性和神秘性——觀念的個體生命特征。靈感是構思的精髓。有必要對不易被理性認知的靈感進行分析。

(壹)構思與靈感的區別。構思是壹個整體的思維過程,靈感只是壹個現象。首先是大與小,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構思,甚至幾年,所有的靈感都只是壹瞬間。構思是在抽象思維即意識的指導下進行的,而靈感是非理性的。構思更多的技術可操作性是人為的,靈感是偶然的,自然的。但是,靈感是可以在構思的過程中不斷產生的。

(2)對靈感本質的最接近的理解。

靈感,在英文中的意思是“靈感”(原意是“神的氣息”),但在中國古代它被稱為“相遇”、“機遇”、“感覺”、“靈感”、“與神相遇”、“頓悟”。靈感是高級生命活動的最高精神生命現象。如果壹定要分析的話,我們不得不明確但機械地說:它是在人類意識層面積累了大量信息和隱藏信息隨時噴湧而出的可能性(前提)後,往往在巨大的情感高漲的驅動下,或者在理性約束力(情境)大大降低的情況下,由於關鍵信息以不同的方式(機會)的加入,所有信息迅速溝通,形成創造性精神體的心理現象。美國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通過研究首次揭示了大腦中“頓悟”的獨特機制。他們得出結論,前顳上回區域可以促進大腦整合看似不相關的信息,使人們可以在其中找到以前未發現的聯系,從而“突然明白”答案。(2004年4月19中國新聞網)

靈感有明顯的特點。壹是突發性強,難以提前預測和控制。二是興奮,往往伴隨著激情。第三,獨創性,壹個人產生壹種新的精神生活,這種精神生活不可能是相似的,而是不同的。第四,轉瞬即逝。靈感是基於思維情境的偶然性和大量信息的必然性。連接力很神秘,空洞無力,就像壹場夢,難以重現。靈感來了,壹定要趕緊記錄下來。

(3)啟發信息法。必須有大量的構思活動作為產生靈感的前提。在壹個不確定的思考階段,突然會有壹個信息以不同的方式出現,於是很多被思考的相關信息會重新組合,產生壹個精神有機體。大致有四種信息。

1.外部信息。設計師去了外面的世界,但腦子裏還是有想法的,可能會偶然遇到符合自己思維問題的客觀情況,突然促成了整個想法。最常見的例子就是,經典物理學家牛頓在花園散步,僅僅因為壹個蘋果掉到地上,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列夫?托爾斯泰在路邊看到牛蒡這種頑強的植物,把它和壹個民族英雄聯系在壹起,於是寫下了中篇小說《哈吉?繆拉。唐代杜牧的詩“心中有暮影,我已駕上樂遊冢”。夕陽無限好,被將臨之夜埋沒”,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在看到夕陽的信息後,顫抖著聯想到唐朝帝國的衰落,用有力的意象寫出了這首詩。

2.思維信息。在莫名其妙中,壹條信息突然跳出了個人潛意識的海洋。在莫名其妙中,壹個信息突然從潛意識的海洋中跳出來,讓已有的信息壹下子溝通起來,形成壹個創造性的整體。大科學家阿基米德絞盡腦汁,苦苦哀求了半天,卻在洗澡的時候,突然靈機壹動,沖到街上,高興地大叫起來。柯巖壹直想寫壹首詩來紀念周總理。他的感情很真摯,但他苦於平庸。“突然,我想起來了,我們民族有壹個為死者招魂的習俗……”於是,“周總理,妳在哪裏?這首反映全國人民心聲的絕唱就這樣誕生了。這類信息經常出現在論文和哲理詩的寫作中,產生頓悟靈感。

3.啟發信息。其他廣告成為啟發信息的來源。郭沫若說,他的創作是為了“先看看大家的作品”,以便得到壹點暗示,促進“趣味”。他也坦言:“我有壹個秘訣,就是多讀作品,用別人的想法,定自己的人生。”對郭的詩歌進行多方面的賞析和比較,可以看出他對歌德、泰戈爾、惠特曼等人的模仿或借鑒,或從中提取啟發性的信息。許多作者也從其他藝術形象中尋找啟發性的信息。詩人白居易從音樂中獲得靈感,創作了《琵琶行》。杜甫和蘇軾寫了許多題畫詩。模仿文章和藝術形象可以成為啟發信息的來源。

4.免費信息。從潛意識來說,是在意識放松或者在麻的控制下出現的。例如,在使用酒精和麻醉劑後,詩人往往能言善辯,寫下數千字。睡眠中意識的制約幾乎為零,潛意識很自由,但仍能產生符合壹定理性的靈感。很多作者都有在夢中寫作的經歷。英國詩人柯勒律治在夢裏突然得到壹句好句子,醒來後馬上記錄下來。因為客人的打擾,他只寫了幾十行。然而,記錄下來的詩卻成了忽必烈汗的精華。西方現代派的超現實主義特別強調自由信息及其靈感。創作方法主張“自動寫作”,認為寫作應該是絕對無意識的,最好是描寫夢境和幻覺。

沒有靈感的時候,要深入思考或者反復寫作來汲取靈感。

第四,想法外化為大綱

寫符號表達的思路是壹個提綱。文學創作大綱是用文字和序列碼表達的藝術形象之間關系的心理圖表。提綱既重要又必要,但就筆者所見,並沒有看到壹個相對完整詳細的提綱寫作方法。

首先,我們需要談談如何看待大綱。文學創作要寫壹個簡要的提綱,但不壹定要嚴格按照提綱起草。這種大綱不是邏輯關系的展示,而是主題、情節、形象、重點的展示,是心理圖表,所以更模糊,更感性。正確的做法是構思後寫壹個簡明的提綱,然後拋棄提綱,自由發揮,隨意起草。其實這樣起草的時候,還是有壹個大綱起到了反思的作用。就在寫不完的時候,再參考壹下提綱繼續思考。托爾斯泰和司湯達都反對寫提綱,但他們做了筆記,寫出了要點。其實筆記和要點都是提綱。創作大綱不是邏輯關系的展示,而是主題、情節、重點的展示,所以更生動、模糊、感性。比較合適的做法是,立意深刻後寫壹個符合文學特點的提綱,然後,把提綱留在後面,自由發揮,隨意起草。事實上,在這樣起草的時候,潛意識裏還是有壹種對輪廓的理性觀察功能,只是這種理性已經融進了感性的操作中,變成了直覺,更適合於形象的創造。在起草的時候,不要去想大綱,讓親情、意識、感性去創造生活去發揮。只有在創作遇到很大障礙,實在寫不下去的時候,參考提綱提出想法。在文學史上,有壹個人們容易忽略的現象,那就是拘泥於理性引導的作家,尤其是寫細節提綱的作家,並沒有創作出不註重提綱的作家所能寫出的傳世作品。相比之下,前者略遜於後者。最明顯的就是老舍與茅盾、魯迅的比較。當然,兩者不同的原因相當復雜,但起草方法的不同不能不成為壹個因素。可以說,根據大綱寫出來的作品,往往有很多外在的觀察元素,有很強的合理性。茅盾對《子夜》創作中主導思想的反復闡釋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他寫了壹個鮮明的主題: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30年代的國內外形勢下,註定是行不通的。報告文學寫作就是這樣。那些不嚴格按照提綱甚至不寫提綱而創作出來的作品,有更多的內在經驗成分和更強的感性(包括深刻而理性的直覺)。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阿q正傳》就是這樣。《阿q正傳》的寫作不可能事先寫好提綱,因為是在編輯定期約稿、連載的壓力下起草的。魯迅說作者沒能訂到阿q的結局,恰恰說明了這壹點。但《阿q正傳》不僅寫出了作者對中國歷史和現實以及國人心態的觀察和分析,更重要的是自然寫出了他壹生中最深刻、最痛苦的內心體驗。有人認為,阿q的人格類似於作者祖父在考場作弊致死壹案中被命令向考官行賄的仆人。能否看到作者有意無意執著探索的因素和情結?創作需要大綱,起草需要擺脫大綱。賈平凹對創作大綱的態度值得我們借鑒。他說:“這本書寫的時間不長,才三個月,卻醞釀了很久。我寫了十幾個月的詳細提綱,沒日沒夜的坐立不安,但是壹落筆就徹底翻盤,放棄了。我壹坐到桌邊,書中的人物就自己動起來了,故事自動發展,情節、場景、對話壹個接壹個地出來,就像水的自然流動,雲的自然起伏。”壹般來說,文章應該寫壹個詳細的提綱。只要不斷充實,大綱就會成為初稿。

大綱編寫程序如下:

1.寫主題句。主題意蘊在文章中具有核心地位,提綱工作的第壹步就是確立主題意蘊。如果說文章是精神生命,那麽物質是血肉,結構是骨骼,語言是細胞,表情是皮膚,線索是脈絡,主題意蘊是核心。

2.擬壹個標題。標題服務於主題;標題可以改,但主題不能隨意改。文學作品的標題壹般包括:壹、形象概括意義。這種標題很常見,因為象征主義是傳統的,符合文學的本質。著名文學作品中的此類標題有《紅高粱》、《城堡》、《老井》等。第二是執行摘要。指出文章的內容,即主題範圍。第三是和主題有關的東西,或者說人物的語言。第四是名稱、地名、時間等等。這種標題要求:形象、含蓄、新穎。文學名篇,如《阿q正傳》,新穎獨特,融合了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有象形功能,像清末的阿q和中國人拖辮子。好的標題畫龍點睛,讓人壹見鐘情,體現作者的文學思想造詣。

3.簡單描述壹下內容。內容簡述,有些叫劇情梗概、梗概,包括“主題+層意+要點”,可以用來描述文學文章中的過程、部分、要點。這是30個字左右。

4.選擇結構。這是指中間部分的安排。世界上所有的結構都是宇宙和宇宙這兩個基本結構的演化。文學文章的結構:第壹,縱向發展。按照事物發展的時間順序或進程,這種結構是建立在這種表達的直接敘述和倒敘的敘述基礎上的。倒敘雖然把結尾或者最突出的片段提到開頭,但是主體還是屬於縱向發展型的,因為作者和讀者都有明確的時間感。線索層次清晰,但容易覺得枯燥。這個壹定要註意主次細節,突出重點。二是橫向發展。按照事情的先後順序展開,分成幾部分。結構選擇,通常只用幾個字。

5.指明層的含義。這壹部分稱為全文的提綱。這個提綱的主要部分有兩種寫法。壹、標題寫作,結尾無標點,最多幾個字,簡明扼要。這種寫法的優點是簡潔明了,容易掌握(字數少,提綱短)。缺點是別人不太好理解,壹段時間後也不壹定能理解。二是句子寫作,是完整的句子。這種寫法的優點是具體明了,缺點是容易冗長,不利於思考。兩種方法最好交替使用,簡單明了的地方用標題,復雜難懂的地方用句子,視具體情況而定。這樣,文章中就有兩種分層的意思,壹種是中間安排的小題目,壹種是項目。

6.寫下要點。在文學文章的提綱中,應該有更大的創作自由。在這裏,妳只需要寫出要點或關鍵點——可以是方法、技巧、警句、靈感等各種提示,也可以是形象的特點。

有點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