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李道元的《水經註》壹書說:“自七百裏三峽起,三峽兩岸連山,無隙,山勢疊疊,遮天蔽日......有時朝拜白帝,黃昏到江陵,其間壹千二百裏,雖逆風而騎,未帶病。”
也就是說,朱認為白帝城到江陵的距離是1200裏。據唐代交通圖第四卷記載,夔州到江陵的距離,是從夔州“東行貴州三百三十裏,東行周霞二百裏,東行荊州江陵府三百三十裏”
根據這裏的記載,白帝城到江陵的距離是864裏。由於古代測量技術的限制,各種文獻記載的距離會有所不同。為此,筆者在地圖上測量了兩地的水路距離。據筆者測量,奉節白帝城景區到荊州濱江公園的水路距離約為345.4公裏,約為691裏。
戰國時期出土的文物都有船帆的圖案,說明中國很早就出現了帆船。在李白的詩詞歌賦中,有“孤帆遠航,青天竭”和“且立我陰帆直,橋深海深”等詩句,說明帆船在唐代應該是壹種非常普遍的水上交通工具。據文獻記載,唐代中國的帆船能夠逆風航行,耐波性好,速度快。唐朝貞觀年間,從溫州到日本只需六天。
筆者測量了溫州到日本九州島最南端的距離,約為1000公裏。粗略計算,帆船在海上的航行速度約為每小時7公裏。由於海上風浪大,在風平浪靜的江面上航行,時速10 km到20 km應該是合理的。有了順風的幫助,船的速度可以更快。
李白被赦免後,心情很好。他在黎明時分乘船出發,哼著小曲唱著歌,喝酒娛樂,欣賞長江三峽的壯麗景色,聽著兩岸猿猴的叫聲,然後在午夜時分抵達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