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關於中國水周的詩:28個詞

關於中國水周的詩:28個詞

今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天在國旗下演講的內容是“珍惜水資源,造福全人類”。

壹.世界水日的由來

雖然所有的社會和經濟活動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淡水的供應和質量,但人們普遍沒有認識到水資源開發在提高經濟生產力和社會福利方面的作用;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許多國家將很快陷入缺水的困境,經濟發展將受到限制;促進水的保護和可持續管理需要地方、國家、區域間和國際各級的公眾意識。

1993 65438+10月18、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21世紀議程》做出決議,將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各國根據本國國情,在這壹天開展壹些特定活動,保護和開發水資源,落實《21世紀議程》提出的建議,以提高公眾意識。聯合國秘書處將在現有條件下,在不影響當前活動的情況下,盡最大努力以任何方式和方法組織世界水日,提出建議,圍繞壹個與水資源保護有關的具體主題,作出必要安排,並確保活動取得成功。

二、“中國水周”的由來

水是所有生命和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環境因素。然而,現代社會人口增長、工農業生產活動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對有限的水資源和水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全球範圍內,水質的汙染、需水量的急劇增加以及部門間競相開發造成的不合理利用,進壹步縮短了水資源,惡化了水環境,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發展,威脅了人類福祉。因此,為了喚起公眾的水意識,應建立更全面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體系和相應的運行機制。198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頒布後,水利部將每年的7月1-7日定為“中國水周”。考慮到“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的主題和內容基本壹致,中國水周從1994開始。

三。中國水資源概況

中國是壹個嚴重幹旱缺水的國家。我們的淡水資源總量是2.8萬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居世界第四位,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居世界第1。

四、中國水資源汙染相當嚴重。

中國不僅是壹個水資源貧乏的國家,而且水汙染嚴重。

(1)新聞報道:

標題:中國缺水:60%城市缺水,壹半地下水被汙染2005.4438+02.438+0。文本:

目前,中國的水資源短缺越來越嚴重。全國400多個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缺水問題,其中136嚴重缺水。同時,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部分城市已經出現水危機。

綜合勘察設計院王30日在此間舉行的全國勘察設計表彰大會上介紹,中國城市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很多,如降水偏少、水源工程建設滯後、水資源配置不合理、水環境惡化、水資源管理體制不暢等。最後幾個原因與我國城市水文地質調查工作薄弱有關。

王說,地下水在中國城市供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有400多個城市開發利用地下水,占城市總用水量的30%,其中華北和西北城市分別占72%和66%。

王還說,城市化的加速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增加了當地水資源的負荷和城市地下水的汙染。很多城市的地下水存在富營養化、鐵錳超標等問題。因此,有必要大力加強我國城市水文地質勘探,做好地下水質量評價和環境影響評價,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水體汙染主要來源於:

自然汙染:人畜排泄物、腐爛植物、垃圾汙染;

工業汙染:三大汙染:工廠、礦山、汽車、船舶排放的汙水、廢氣、噪音;

農藥、化肥、激素在使用和其他化學生產過程中的損耗造成的汙染;

現代高科技汙染:家用電器、辦公通訊設備等電磁輻射的汙染;

水處理和輸水過程中的汙染,致癌物-氯仿等。水廠加氯後水中的汙染物嚴重超標;

自來水長管道輸送造成的二次汙染;居民區長期無人看管的高層建築水箱中汙染物的增加和倍增造成的第三次汙染;然後通過管道從高層建築的水箱流入千家萬戶,也會造成第四次汙染。

(三)水汙染報告

根據水利部的統計,2003年中國廢水排放總量為640億噸。海河、遼河、黃河、淮河汙染最重,地下水水質不斷惡化。然而,我國農村約有6300萬人飲用高氟水,200萬人飲用高砷水,3800萬人飲用苦鹹水,6543.8+0.9億人飲用有害物質超標的水。

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地表水水質報告顯示,珠江水系在七大水系中整體水質良好。廣東省環保局局長強調,雖然珠江幹流水質可達到國家二、三類水質標準,但水環境汙染問題不容忽視。“突出的汙染問題是在城市河段。由於工業發展迅速,廣州、深圳、佛山、東莞附近的珠江支流問題比較突出。”

新聞報道1:江蘇省疾控中心專家經過多年研究得出江蘇省癌癥死亡病毒。高發區在江蘇中部的何麗霞地區和太湖流域周圍——都在水源附近。目前,江蘇省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國前列。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也公布了最新的科研成果:除了農藥和重金屬汙染,作為世界糧倉的長三角地區土壤中還出現了壹些罕見的有機致癌物。多氯聯苯和多環芳烴毒性最大,鎘、鉛、汞嚴重超標。土壤汙染已經危及人體。

新聞報道二:太湖,中國第三大淡水湖,面積2400平方公裏,流域面積36895平方公裏,是上海、蘇州、無錫、常州、杭嘉湖地區最重要的水源地。如果把太湖流域看作壹個人體,無論從地理位置、輪廓還是戰略功能來看,它都是上海、蘇州、西昌、杭嘉湖的“心臟”。

“太湖按照現行的城鄉汙水排放和排放標準處理,太湖流域的水永遠達不到清潔地表水的要求。2015吃幹凈水,任重道遠。”原水利部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在發言中毫不客氣地指出。

新聞報道三:2003年公布的新壹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與戰略研究顯示,全國約壹半城市地下水汙染嚴重,地下水質量下降。評價表明,根據《地下水質量標準區域評價》,按分布面積統計,63%的地下水資源可直接利用,17%經適當處理後才能利用,12%不適宜飲用,但可作為工農業供水水源,約8%的地下水不能直接利用,需經特殊處理後才能利用。中國約有壹半的城市地下水汙染嚴重,地下水質量在下降。中國仍有約7000萬人飲用不符合飲用水質量標準的地下水。

新聞報道四:今年以來,淮河流域汙染反彈加劇。環保部門對重點排汙企業的監測結果顯示,安徽省淮河流域19個國控監測斷面中,有13個斷面處於超標狀態,淮河流域汙染物排放總量呈上升趨勢。淮海兩岸還流傳著壹句歌謠: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服灌溉,70年代水質惡化,80年代魚蝦死亡,90年代腹瀉致癌!(央視2004年8月10報道)

新聞報道五:從黃河水資源保護部門獲悉,2004年以來,黃河水汙染重新擡頭,水質劣於五類的河段占監測評價河段的38%。專家指出,劣五類水已基本失去水功能,而根據中國水功能區劃的規定,黃河幹流水質應達到三類水標準。

新聞報道6:水環境惡化已成為海河流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壹大隱憂。目前,整個海河流域1,000公裏中75%已被汙染,居全國七大河流之首。海河流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等地區。從1997開始,這個盆地已經連續7年幹旱,很多地區不得不依靠超采地下水來維持。目前全流域超采已達100多億立方米,地下開采漏鬥9萬多平方公裏。

五、水資源短缺和汙染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健康。長江、黃河、淮河的水資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汙染,給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中國水資源形勢十分嚴峻。與此同時,中國的城市用水量也不容樂觀。中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缺水,13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全球水資源短缺引發了各種環境和生態問題,甚至引發了水資源戰爭。

我們要強化水危機意識,營造“珍惜水、保護水、讓水造福人類”的氛圍,關愛生命、珍惜水資源,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