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怎麽寫兒童詩?急~ ~ ~ ~

怎麽寫兒童詩?急~ ~ ~ ~

兒童詩歌是指以兒童為題材,適合兒童聽、誦、讀的詩歌。要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審美特點,包括成年詩人為兒童所寫的詩,也包括兒童抒發感情的詩。兒童詩歌是詩歌的壹個分支,因為它受特定讀者心理特征的制約,所以它的生活內容、意境、聯想與想象、文學語言等都必須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受到兒童的喜愛。只有這樣,才能在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思想情操、激發和豐富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特別是培養孩子健康的審美意識和藝術鑒賞能力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

(壹)充滿兒童的情感

抒情是詩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兒童詩歌也不例外。但由於其讀者的特殊性,要求詩歌的情感必須發自兒童內心深處,生動地傳達出兒童的美好情感、善良願望和有趣感受,才能喚起青年讀者的情感* * *力。例如,葉盛的《夏哥》是壹首充滿童真激情的詩,描繪了夏天的綠色。詩人把夏天比作壹個愛爬桿子的綠孩子,由衷地贊美他帶給我們“多麽可愛的綠色啊!”詩人表面上是在贊美大自然的綠色生機,實際上是在贊美“為了/祖國的四化而勤於讀書的學生,……”這些學生才是夏日真正的綠色風景。這樣,孩子不僅能受到美的熏陶,還能增加對知識的渴求,對生活的熱愛,對社會的責任感。兒童詩中表達的兒童情感往往充滿兒童趣味,不僅能使兒童從中獲得關懷和愉悅,還能把成年讀者帶回童心萌動的場景,重溫童年的夢想。如獲得“陳伯吹兒童文學獎”的作品《十四歲,藍色港灣》(膝余旭),描寫了這個特殊年齡的孩子對愛情、煩惱與天真、性格差異、心中欲望的理解,以及他們的理想和冒險精神,情感表達自然、貼切、生動、有趣。其中有這樣壹句詩:“說男生勇敢就是勇敢,哪怕槍林彈雨飛也不眨眼;說女生膽小真的很膽小,遠遠的就看到豆蟲在跳。希望感嘆號多壹點,讓大人們刮目相看,但腦子裏的問號總是拉不直。奇怪的問題經常讓老師尷尬。“詩人在幽默的描寫中,宣泄了兒童獨特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活動,讓人覺得這就是活潑快樂的兒童所擁有的,充滿了兒童的趣味,溢於言表。需要註意的是,兒童對兒童詩的興趣是兒童生活中的壹種內在因素,只有兒童詩人才發現並生動地描繪出來,而不是生硬的、外在的成分。

(二)兒童豐富的想象力

兒童是最富想象力和聯想力的。他們總是用他們創造性的想象力去理解和解釋世界上的壹切。在他們想象的詩意世界裏,花會笑,鳥會唱,草會跳,魚會說。因此,兒童詩歌必須創造出符合兒童心理的、想象力豐富的優美意境,表現兒童的童真和童趣,讓兒童展開想象的翅膀,在精彩多彩的世界裏感受詩歌的主題。這就需要兒童詩歌在想象的世界裏與兒童心靈對話。比如邵燕祥的兒童詩《小童話》:“在雲的南邊,/在那遙遠的地方,/壹片樹葉說:我們要/像花壹樣盛開。/壹群花說:我們要像鳥壹樣飛翔。/壹群孔雀說:我們要像樹壹樣成長。..... "詩的開頭將青年讀者從現實引向想象中的“遠方”,在想象中完成對“葉子花”、“小蝴蝶”、“孔雀杉”等這些美好意象的再創造,展開豐富的遐想。但是,詩人的意圖不僅於此,還在於繼續和孩子們壹起展開想象的翅膀,從物與人中體會詩意的所在。《遙遠的地方》是“戴家村”,“花兒蝴蝶孔雀/都變成小姑娘了”,然後從想象的世界回到現實。在這個現實中,戴家小女孩的美好形象還需要進壹步的聯想和從中獲得審美享受。

(3)構思新穎巧妙

兒童詩歌表達的情感遠沒有成人詩歌表達的豐富深刻,這是由兒童的情感特點決定的。如何在不是很寬泛的情感層面上表達興趣,創造出獨特的表達效果?這主要看創意的新穎和別出心裁。這種依賴於生活積累和兒童想象力的構思,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兒童詩歌的藝術水平。比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師》,在同類題材的情感挖掘上,並不是很有創意,但依然是同類題材的典範之作。秘訣在於作者創造了新穎巧妙的構思模式,取得了獨特的表達效果。再比如舒蘭的《蟲鳥》:“我把媽媽洗好的襪子壹只壹只地放在繩子上,/繩子變成了壹只多足蟲,/在陽光下爬來爬去。/我把姐姐的手帕壹條壹條地放在繩子上,/繩子變成了壹群白鷺,/在微風中飛翔,飛翔。”在生活的基礎上大膽想象,依靠這種想象的巧妙構思,使平常的生活現象變成壹種兒童的神奇和無窮的美。

(四)樸素而精練的語言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深刻的思想,生動的形象,只有用簡練、生動、傳神的語言表達出來,才能成為詩。兒童詩歌要為兒童學習掌握語言提供優良的條件,讓兒童在優美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豐富詞匯,提高語言的掌握和欣賞能力,同時享受美。比如劉若敏的《海之歌》裏,海在沈睡:“風不鬧,/浪不笑。/深夜,/大海睡覺了。/她捧著明月,/她背著星星。/那輕柔的潮汐聲,/是它熟睡的鼾聲。”三言兩語,將寧靜安詳的大海呈現在讀者面前,用極其準確的“抱”、“抱”、“打”等詞語,用擬人化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大海“母親”的優美姿態。經常背誦這樣的詩詞,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孩子對語言的掌握和鑒賞能力。在兒童詩歌優美的語言中,除了詞語的準確、恰當的錘煉外,詩歌的聲音節奏還要有音樂性,即詩歌的押韻要有審美效果。美學專家朱光潛先生說:“表達情感最直接的是聲音的節奏,而文學意義是其次的。”文學意義無法表達的意境,往往可以用聲音節奏來表達。“兒童詩歌的音樂性主要表現在押韻和節奏上。通過用韻的變化和句式的錯落有致,兼顧了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同時使全詩具有強烈的音樂感和節奏感,形成全詩整齊的美感。年齡越小的孩子,讀的兒童詩的韻腳越工整。比如針對幼兒的《小熊過橋》(江),結尾用的是韻“奧”;王安的《嘀哩,嘀哩》和陸冰的《下巴上的洞》中鮮明的節奏感,都給人壹種像唱歌壹樣的讀詩的明快感覺,讓孩子在興奮的同時也覺得很美。

(五)童稚美的意境

情感與意象的結合構成了詩歌的意境。兒童詩歌也要刻意營造意境,要以營造壹種童稚美的意境為目標。人們常說“情景交融”,即詩歌的感情要依附於意象。只有把真實的兒童情感通過形象含蓄地表達出來,而不是抽象地喊出來,這種兒童詩歌才有童真美好的意境,才能打動兒童。比如劉若敏的《月亮》:“天上的月亮又圓又圓,/照得像海中的玉盤。/壹群魚遊過來,/玉盤斷成兩三塊。/魚害怕地跑開了,/壹直跑到巖石那裏。/回頭看,/月亮還是圓圓的。”在月亮照在海面上的靜態美中,通過魚的“逃”和“看”的動態添加,在精巧的構思中塑造了壹群小魚,既有童話色彩,又有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