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誰能給我解釋壹下廢名的《林之林》?

誰能給我解釋壹下廢名的《林之林》?

第壹次讀廢名的詩,真的覺得很難懂,有很多困惑。但是,如果妳細細品味,妳會發現它很有意義,很獨特。

首先,看標題,把它寄到支林。顯然,這首詩是為詩人卞寫的,有著明確的目的。看了標題,我們對第壹句“我要給江南詩人寫封信”就沒有疑問了。江南詩人指卞。這句話看似普通,卻很有詩意。說白了,就是江南的詩人把江南的意象引入了詩歌。提到江南,人們難免會想到溝渠縱橫、烏篷船大、青石板窄、霧氣氤氳、白墻黑瓦的亭臺樓閣、晨曦中在溪中翩翩起舞的村姑,甚至會想到明代江南四才子的風流韻事。而這些本身就是詩意的。這首詩平淡而奇特,既寫出了廢名寫作的目的,又隱藏了他的心情。江南這麽美,江南詩人這麽有才華,那麽我該為江南詩人寫些什麽呢?這句話其實暗示了作者當時的心情,他有點壓力。

那麽“是院子裏壹片樹葉的細細影子的壹瞥”這句話就顯得有點突兀了。為什麽妳在寫壹封信的時候突然看到院子裏壹片樹葉的細細的影子?但是,仔細想想,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對。當妳寫作不流暢的時候,妳往往會把註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來尋找靈感。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廢名想給卞寫封信,又不知從何說起,看見院子裏壹片樹葉的細細的影子,又補了壹句:“他們下午寫了壹封信。”寫的是廢名的觀察結果。他們在星期天下午寫了壹封信。現在,他們在星期天下午寫了壹封信。文似看山,不喜太平。廢名的安排意在營造曲折感,增加詩意效果。中午,指出時間。我指的是樹葉。微風吹動著院子裏的樹葉,樹葉隨風飄動,影子斜斜的,光影營造出壹種動態,就像在舞蹈中寫信。此時作者的心思全在寫信上,於是院子裏的樹葉也沈浸在作者感情的陰影裏,它們稀疏的影子在作者眼裏變成了字母。作者觀察了它們壹個中午,樹葉不停地抖動。在作者眼裏,樹葉是如此的燦爛。他們寫了壹個中午,靈感就像源源不斷的水。所有這壹切都是如此富有詩意。所以作者也是從中受到了感染,於是有了下面這句話:“我想寫壹首詩。”看似突兀的轉變,其實每壹句都在呈現。作者在這裏其實想說的是,要像葉子壹樣不斷地寫詩,他的靈感也要像葉子壹樣。

接下來的幾句是全詩最有詩意的地方,也是全詩最難的地方。“像太陽,像月亮,像正午的太陽,像樹葉像瀑布的水花壹樣滴落”,太陽,月亮,午後的太陽,午後的太陽,樹林,仿佛天馬行空,無章可循。事實上,正是他們非常恰當地表達了作者寫詩時的心情。日意為激情高漲,洶湧澎湃,即寫詩處於亢奮狀態。起初,作者的詩歌像太陽壹樣爆發出來。月,代表沈默,意味著寫詩處於被淹沒的狀態。也就是說,當詩歌像太陽壹樣,不是壹帆風順地壹直寫下去,而是需要冷靜的思考。下午陰天,給人清爽涼爽的感覺,但很短暫。也似乎作者寫詩時偶爾也有幾首好詩,可惜詩稍縱即逝。當這首鼓舞人心的詩歌漸漸消失時,詩人覺得他在江郎已經耗盡了才華,“就像樹葉像瀑布的浪花壹樣落下來。”想起杜甫的壹句話,“樹葉像瀑布的浪花壹樣落下,而我看著長河總是滾滾向前。”這是壹幅淒涼的畫面,給人壹種無望和蒼涼的感覺。而這也符合詩人的感覺不好。此時,詩人已感到絕望。他想寫詩,但是他的詩意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好。在經歷了寫詩的激情和痛苦的構思後,在抓住了馳騁的靈感後,他不再相信自己。於是,他寫道:“我的詩沒有兩片葉子”。這首詩以作者深深的遺憾結束。這裏作者用破折號表示這首詩是對之前心境的總結。兩片葉子,毫無疑問就是我剛才看到的普通的兩種葉子。那棵樹上的每壹片葉子都在動,似乎有著無窮的才華。作者在這裏把他的詩意與它相提並論,顯然,他是在感嘆自己的才華已盡。如果妳在閱讀開始時不能理解“像太陽,像月亮,像中午,像樹葉像瀑布的浪花壹樣落下來”這幾個字,那麽妳在這裏閱讀後應該對前面的詩有壹個清晰的概念。看似突兀的結局,其實在前面已經解釋過了。如果在“我想寫壹首詩。”之後,加上“我的詩。”那麽這首詩壹眼就能看懂,但是如果加上這樣壹句話,全詩就感覺太直觀了,但是因為略顯突兀,所以試圖探究詩的玄機和妙處並沒有什麽難度。

廢名的這首詩寫的是他為卞寫文章時的心情變化。不加思考就給它起個晦澀的名字真的不合適。全詩充滿詩情畫意,在理解全文主旨的基礎上再讀壹遍,有著獨特的魅力。詩歌是現代詩的形式,但也不難看到古典詩歌的影子。可以說這首詩是在古典主義的溫床中成長起來的。古漢語中的詞在這首詩中屢見不鮮,如“乃”“似”等,“似”字連續出現四次,可見其對文言文的重視。除了文言文單詞,還有文言文句型,比如:“他們下午寫了壹封信。”這是典型的文言文句式。除了這些,文章還直接引用了古典詩詞,比如:“樹葉像瀑布的水花壹樣往下掉。”在這樣壹首短詩中,大量使用文言詞語、文言句式和古典詩詞,不能不說明廢名對古典文化的重視。這其實反映了當時詩歌的壹大特點。它只是掙脫了古典詩歌的牢籠,但還沒有完全擺脫它的影響。思維習慣和語言習慣還是古典主義範圍內的。有趣的是,這些中西合璧的時代特征,增加了更多的詩意,更好地表達了作者當時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