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詩內容其實很簡單,被“催我壹個接壹個回家”自然分成了兩部分。其實前壹部分是對唐詩《牧童指杏花村》的現代翻譯和潤色補充。說明時間,地點,人物,動作,故事。作者此時所想象的江南水鄉的朦朧模樣,將讀者帶入了壹個無人居住的靜謐世界,壹切都是那麽的舒適和隨和。後半部分是詩的主題“不如回家”的表達和抱怨。小時候家鄉的景象還在眼前浮現,催著漂泊了半輩子的老人回老家看看,讓他想家。但真正的故鄉,已經是“鄉音未改,笑問遊人從何處來”的感覺。杏花村裏,俗不可耐的大眾啤酒賣了,牧童不見了,水墨畫的朦朧詩意層不見了,詩人想到的故鄉也不見了。然而,正如詩人所說,即便如此,細雨背後隱藏的鄉愁依然無限。事實上,除了對故鄉的思念,詩人也毫不掩飾對商業化和開放後中國大陸鄉村景觀庸俗化的擔憂和心痛。無論是啤酒,還是肆意破壞鄉村寧靜生活的挖掘機,都是詩人心碎的原因。從詩人的角度來看,壹個充滿鄉愁的地方,不應該成為社會化大生產或庸俗商業的入侵陣地,是對大陸盲目發展、喪失原有風貌的壹種無形的不滿和反抗。
這首詩的風格清新淡雅,壹個字接壹個字順理成章,而不是像現在很多現代詩那樣把生僻字或者不相幹的字堆砌起來。詩人仿佛在和讀者聊天,躺在杏樹下的藤椅上,品著醇香的茶或把美味的杏花村陳釀倒進嘴裏,慢慢地給讀者講故事...陰雨綿綿的清明節,陰天倒騎在牛上彈奏疊句悲歌的風笛手,憧憬著看不見的江南,想象著清明時節江南的田園風光:老黃歷、山脊、牧童、杏花村、水墨畫...江南的水墨畫之美歷歷在目,立刻在戴望舒的《雨巷》中呈現出壹絲辛酸、無奈、悲傷和思鄉之情,但並不像《雨巷》中描寫的那樣無望、絕望,因為回鄉還有各種阻礙或困難。因為故鄉過去的美好形象在詩人心中仍然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對詩人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與單純表達對大陸、故鄉、舊日生活的向往和感受的鄉愁相比,在《布谷》中,詩人不僅以直接的、近乎諷刺的方式,通過對現代商業社會和庸俗文化正常安寧的生活的侵擾,表現了自己的悲傷、不滿、不可思議和無奈,而且表現了自己的故鄉。對簡單平凡生活的向往,可望不可及的希望,以及希望落空的無奈。短小的詩歌結構充分體現了詩歌的建築特色,也顯示了余光中詩歌的壹貫風格。快速的節奏和自然的分段,讓讀者在閱讀時充分感受到強烈的跳躍感。但是,詩有點太長了,太拖沓冗長。似乎是有意用壹首短小緊湊的詩來表現江南清明時節的壹些常見風景。詩的最後幾句既要表現詩人對家鄉的向往,又要插入壹些對當今生活的不滿。也許有人會覺得這些簡單的文字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但在我看來,把這兩件事像狗尾巴和貂皮壹樣連在壹起的江郎,已經筋疲力盡,寫不出更好的鄉愁了。
不過總的來說,我還是比較喜歡這首詩的:節奏輕快,用詞清新,辭藻脫俗不做作,深藏不露,若隱若現的“人物”。就像詩人寫的那樣,真的有壹個風笛手,在陰天用近乎苦澀的聲音彈奏出憂郁的詠嘆調,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和無限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