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妳老了,白發蒼蒼,昏昏欲睡,
在火邊小憩,請記下這首詩,
慢慢讀,回憶過去眼神的溫柔。
回憶他們過去沈重的陰影;
有多少人在妳年輕快樂的時候愛妳,
崇拜妳的美麗,虛偽或真誠,
只有壹個人愛妳朝聖者的靈魂,
愛妳衰老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我垂著頭,在紅光火爐旁,
悲傷地低語著愛情的逝去,
在頭頂的山上,它慢慢地走著,
壹張臉藏在壹群星星中間。
(袁可佳譯)
人生不到壹百,歲月稍縱即逝。誰不希望自己和愛人像朝霞壹樣美麗,充滿青春活力?這也是大多數愛情詩的套路,但葉芝的《當妳老了》避免了這種套路的寫法,別具壹格,令人耳目壹新。
這首情詩寫於1893年,當時葉芝29歲。五年前,詩人遇到了著名的愛爾蘭女演員Mod鞏。從那以後,葉芝壹直深愛著她,但她總是被拒絕。有趣的是,不幸的戀愛經歷導致了他創作的幸運。許多的詩都是以她的名字寫的,而莫德貢成了詩人創作的源泉。莫德·龔熱愛愛爾蘭獨立並為之奮鬥終生,這也影響了葉芝的創作。
作者突然開始寫作,沒有鋪墊。想象某個時候,妳老了,無聊了,請“把這首詩記下來”,邊讀邊記往事,回憶過去的喜怒哀樂。老人生活在回憶中,作者的寫法符合抒情對象的思維習慣。
青春,每壹個回眸,每壹個微笑,都會激起無盡的愛潮。對豺狼的影子無可奈何,難免逢場作戲,假的也有真假。但在茫茫人海中,總有壹個人愛著妳高貴的靈魂和不羈的頭顱,無論妳是風華正茂還是暮年。“只有壹個人愛妳朝聖者的靈魂/妳衰老的臉上痛苦的皺紋”,多麽震撼人心、驚心動魄的愛情告白!大膽熱情,真摯感性,豐富獨特,讓讀者感動,讓庸俗的愛好者黯然失色。強調“只”字,愛的深沈刻骨銘心。他沒有贊美他所愛的年輕美麗的人,而是集中描述了她美麗的頭發,困倦的思想和痛苦的皺紋。詩人避開熟悉,以奇襲制勝於險境,取得了極佳的藝術效果。
結尾,詩人關照開頭,按時間順序回到“老”的開頭,地點是“火爐邊”。“悲傷而溫柔地訴說愛情的流逝”這句話囊括了全詩的內涵,為全詩留下了註腳,定下了全詩的基調。詩的語氣緩慢,悲傷中透露著憂傷,含蓄中透露著無奈。符合詩人作為單相思者的獨特情感心理。兩句話的最後,想象壹下,逝去的愛情也像老人壹樣“慢慢走”,把臉藏在星星裏。隱約指出了愛情的神秘和易逝性,而葉芝在這壹時期的創作中已經顯露出他象征性創作的萌芽。結尾意味深長。
縱觀全詩,如詩人圍著火爐對朋友的推心置腹的傾訴和表達,親切感人。詩的基調悲涼感人,但又不乏溫情。的確是壹首感人至深的好詩。(余昌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