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收集了我國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詩歌,從政治諷喻、生產勞動、家庭生活、愛情婚姻、戰爭服役、祭祀宴飲、英雄業績、民族歷史等多方面描繪了壹幅博大精深的社會生活畫卷。,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3500年前漫長歷史時期的社會面貌。愛情是人類特有的感情,是壹種自發的、不由自主的情感沖動,也是個體的自我表達和選擇。人之所以稱自己為人,是因為他們有愛,知道如何去愛!歌頌愛情也是永不褪色的主題。“無郎無姐無宋”古今無異。愛情詩在《詩經》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約占《十五國》160首詩的三分之壹。
朱在《詩集序》中說:“所謂詩風,多出自弄堂歌謠之作。所謂男女對歌,各有各的感受。”鄭風和馮偉是15國風中最著名的愛情詩。朱認為它是壹首“放蕩的詩”,這是從封建理學的角度說的。從人性的角度來看,這些詩都是非常純粹的愛情詩。這些詩反映了我們祖先的愛情生活。它們溫暖而浪漫,清新而純凈。他們是心與心的交流,是感情的碰撞。雖然同屬愛情題材,但內容很少重復。愛情生活中所有的煩惱、歡樂、失落、離合變化都在這些詩裏表達出來了。
—————————————————————————————————
以下是壹些引人註目的人收集的我們祖先的愛情作品-
周南管局
關關隋鳩,在河洲。美麗賢惠的女人是紳士的好配偶。
混合荇菜,從左到右打撈吧。美麗賢惠的女子醒來追求她。
追求得不到,白天黑夜總會想念她。龍小姐喲,叫人翻來覆去睡不著。
參差不齊的薺菜,左右采,窈窕淑女,琴瑟之友。
荇菜,從左往右拉吧。美麗賢惠的女人敲鐘取悅她。
第壹章是四句話的總結,寫的是“在河州”的小夥子被關羽的聲音吸引到了美麗苗條的姑娘身上。“哀鴿”預示著男女愛情的和諧與專壹。第二章包含八句關於求愛和戀愛的過程。“君子”想追求壹個“淑女”,卻得不到,陷入了親人的境地,在那裏焦慮不安,坐立不安。第三章第八句主要講的是抒情主人公的幻覺,好像和那個姑娘結成了情侶,享受著和諧幸福的婚姻生活。
這首詩的藝術特色是精辟、典雅。第壹章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兩個字,直來直去,坦誠大膽。從第二章開始,詳細描述增加了。小夥子整夜翻來覆去,睡不安穩,真的是真情流露,是生命欲望和人的本能的自然流露。越是睡不安穩,越是心情起伏;人在戀愛的時候,總是樂觀的想,所以他就想著以後結婚的時候場面會有多熱鬧,婚後感情會有多和諧,生活會有多幸福。所有這些遐想,都是從“悠閑、輾轉反側”的失眠中幻化出來的。雖然是主觀的壹廂情願,但也不是我們力所不及的。《關雎》作者以豐富完整的想象填補了單相思,“樂而不淫,悲而不傷”。全詩主題是追求和思念,表現了壹個男人的癡情。和平中間有壹種不可抗拒的激情,代表了《詩經》的整體風格。
詩中用比喻來抒情,用景物來抒情,生動的描寫生動傳神,感情真摯動人。以反復篇章、反復吟唱的藝術形式,充分表達了人們對美滿婚姻、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渴望,不愧為《詩經》第壹傑作。
————————————————————————————
馮偉木瓜
給我木瓜,給瓊,給土匪,永遠好。
投我桃報李,報答瓊瑤,報答土匪,總覺得不錯。
用木梅投我,用瓊九還我,用土匪還我,壹直覺得不錯。
這是壹篇描寫男女之間相互愛慕的篇章,充滿了和諧、光明、美好、優雅、甜蜜的感情。扔:扔,給。青年男女之間交換信物是古代人的壹種求愛方式。壹些民族至今仍有這壹習俗。木瓜:植物名稱,橢圓形果實。瓊:赤羽也是梅雨的總稱。居:於佩的名字。接下來兩章中的“瓊劇”、“瓊瑤”、“瓊酒”泛指於佩。好:愛。木濤:是桃子,下壹章的“李牧”也是李子。為了和上壹章的“木瓜”壹樣,加了“木”字。姚:美石,即二等玉。
無論是女人還是男人,平凡的壹草壹木在戀人眼裏都會變成無價之寶,是愛情的象征,那種無與倫比的濃濃愛意也會表露無遺。妳送我木瓜,我送妳玉,這不是簡單的回報,而是永遠相愛的標誌!有人說《木瓜》的作者是個大木瓜。人家只給了木瓜,他(她)就來回拿玉。《紅樓夢》裏遲鈍的邢夫人也知道:“黃金必須換黃金。”但是,人不是要物物交換,而是要壹顆心——“報答土匪總是好的。”不求回報,說明我真心愛妳,願意和妳白頭偕老。我相信《詩經》時代的男女都是很無辜的,但是我們在現實社會中看到的太多的功利和自私,是應該反思的。
現代人說“給我壹個木瓜,以瓊報恩”,不僅僅指愛情,還引申為“人敬我壹尺,我敬別人壹丈”的意思。
————————————————————————
趙南卓美優
奧比有李子,但實際上是七個!求我做學問,我就走運了!
有梅子,其實是三個!求我做學問,我就今天!
有李子,還有壹籃子呢!求我做學問叫!
這是壹首委婉大膽的求愛詩。在梅子還多的時候,女方年紀太小,又不著急結婚,就希望小夥子挑個黃道吉日向她求愛。梅子不多的時候,也就是女方年紀大的時候,希望小夥子當天就向她求愛。梅子快吃完了,青春即將消失。別耽誤了,有心要的小夥子。馬上說。“求我庶人”可以讀作“我求庶人”。奇妙的是,女人的感情在變,越來越焦慮——這裏描述的女孩子,到了壹定年紀,就會肆無忌憚地大膽和男人做愛:“請我做學問,隨我便!”這是壹個怎樣的女人!她渴望愛情,所以坦白表白,積極大膽追求。需要指出的是,這種主動追求來源於內心愛的萌發。他們把自己比作成熟的李子,並號召男孩們趕快摘下來。這種對愛情的熱烈追求,自然是符合人性發展的,不受任何禮儀的束縛,也沒有必要掩飾。《叫南子:捧梅》正是大齡少女渴望的愛情。
《毛詩序》說:“梅花”對男女來說都是適時的。稱南國為文王改造,使男女能合時宜。“時間中的男人和女人”這個詞已經說明了這首詩的目的;最後幾個字是老師附的,應該省略。”李周的石梅說:“仲春的月亮會讓男人和女人相遇。所以有時候,跑者也沒辦法。如果妳無故不使用訂單,妳將受到懲罰。沒有老公的男女都會遇到。“知道了我們祖先的這種婚俗,就不難理解這首絕望而大膽的求愛詩了。陳歡對這篇文章的巧妙含義作了簡明扼要的解釋:“梅子盛衰,至今還是男女之年。“梅與傳媒同聲,所以詩人見梅而激動”(《詩論》)。龔誠的詩本義說:“有梅花。”“急”字抓住了這篇文章的情感基調,揭示了全詩的旋律節奏。從抒情主人公的主觀心態來看,“急”在於青春的流逝和丈夫的缺席。
從詩的藝術結構來看,“急”是急分三章、循序漸進地重復。連章唱和是《詩經》的基本結構。但從詩性表達的角度來看,又有兩種不同的形式,即篇章的再強調和篇章的逐漸再強調。第壹章“木瓜”,第二章“賞我以瓊瑤”,最後壹章“賞我以瓊酒”,都是表達意思的輕松詞匯。《梅花》屬於循序漸進的復章。三章是二重奏,但壹層壹層壓著,生動有力地表現了主角絕望的心理過程。第壹章“我是幸運的”,依然是心平氣和地對待對方;第二章《今日Xi》,已經看到了催促的焦灼之情;章末“就叫”,可以說真情流露,迫不及待。
珍惜青春和渴望愛情是中國詩歌的主題之壹。作為春天求偶詩的始祖,梅花的原型意義在於構建了壹個抒情模式:花木沈浮多於青春流逝,追求適時的婚戀是基於感覺青春易逝。出自北朝民歌《折楊柳枝歌》“門前有棗,不知幾歲。奶奶不嫁女,還得孫兒抱。”至中唐杜秋娘《金鹿曲》“花須折直,莫待無花折”;從《牡丹亭》中,杜麗娘感嘆“其美日何日”,到《紅樓夢》中,林黛玉感嘆“花謝花滿天飛”;甚至於文傑的《頭路番情歌》中的兩部代表作《蘋果樹下》和《葡萄熟了》,都是這壹原型模式的藝術變異。但《有梅子》作為我們祖先的第壹首歌,更為質樸清新,清澈深情。
————————————————————————
正豐姬子
綠色的野豌豆長在我的心裏。如果我沒有去見妳,妳沒有收到我的信嗎?
青青紫佩。我想很久了。如果我從來不去看妳,妳就不能主動壹點嗎?
來吧,常張的眼睛,在這高城樓上。壹天看不到妳的臉,仿佛有三月那麽長!
這首詩是關於壹個女人在塔上等待她的愛人。全詩共三章,運用倒敘手法。前兩章把自己說成“我”。《清記》和《清佩》是以情侶服裝為原型的。對方的衣服給她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讓她無法忘記。我能想象她對愛情的渴望。現在因為受阻不能去赴約,只能等愛人來接我。我能看透秋水,卻看不到壹個影子。我深深的愛情不禁化作惆悵和苦澀:就算我沒去看妳,妳為什麽不能發個信息?就算我沒來找妳,妳為什麽不能主動來?第三章點明了地點,寫她因等愛人來而心煩意亂,來回走著,感覺雖然只有壹天沒見面,卻仿佛有三個月那麽長。
吳闿生說:“老評論:前兩章精彩感人。最後壹章是連讀變調。”全詩不到50個字,但女主角等待愛人時的焦慮如現在。這種藝術效果的取得是因為詩人在創作中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詩中只用了“挑”和“達”兩個字來表現女子的動作,用主要的筆墨來描寫她的心理活動,如前兩章抱怨沒有愛人的消息或影子,最後壹章獨白“壹日不見,似三月”。兩段牢騷,以“縱我”和“紫凝”為對仗,在焦灼的情懷中不無保留,生出無限遐想。可以說是話少意思多。結尾時,內心的孤獨通過誇張的修辭手法營造出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生動地展現了女性纏綿悱惻的愛情。心理描寫手法在後來的文壇上發展得淋漓盡致,這首詩更是開了追根溯源之先河。所以錢鐘書指出:“姬子說:‘就算我不去,紫凝也不會傳音?’“紫凝不會來了嗎,”責怪自己,期待別人。在後世的小說中有過描述。"("管道錐度")
——————————————————————
鄭峰淘氣的男孩
他狡猾又孩子氣,還不和我說話!因為維多利亞我吃不下飯!
他太狡猾了,不會和我壹起吃飯!因為維多利亞我不能休息!
這首詩寫的是壹個女人愛上了壹個年輕人。不知什麽原因,兩個男人誤會了她,小夥子對她很冷淡,於是姑娘就唱了這首歌。那個帥哥不跟我說話。因為他,我想吃米飯,我充滿了氣。那個帥哥不和我壹起吃飯。因為他,我感到不安。戀愛的過程,是男女不同的思想、性格、感情,通過逐漸了解,得到和諧壹致的過程。所以即使沒有環境的阻礙,中間也難免會有矛盾。也許偶爾會因為壹句話鬧點小別扭,氣得不再搭理對方。畢竟這是很不愉快的。內心的真實感受和口頭表達的態度並不協調,所以往往是在對方不在面前的時候,才表達出真實的感受。這種情況可能很可笑,但確實存在。淘氣的男孩生動地表現了這種情況。談戀愛是壹件很困擾的事情。當妳談吐得體時,妳為春風而驕傲,甜蜜而快樂。當我們不能好好說話的時候,我們吃不下飯,感到不安,感到非常痛苦。這首詩是此時此刻女性強烈感情的內心真實,既有愛又有怨,真實可信。
——————————————————
“汪鋒菜哥”
他挑的是葛Xi,他壹天不見妳,比如三月Xi。
他帶著小,但他壹天沒見他,就像的壹樣。
壹天不見,就三歲了。
《金梓》講述了壹個女人等待壹個男人的故事,表現了她對等待壹個男人的焦慮。《采葛》講的是男人等女人,表現了男人期待遇見女人的焦慮。女的挑的,“挑戈”“挑蕭”“挑艾”。男的渴望見到女的,壹天沒見,感覺好久沒見了。“我壹天不見妳,像三秋壹樣。”人們通常認為這意味著壹天不見面,比如每三年壹次。但在原詩中,“三秋”並不意味著“三年”。全詩有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壹日不見如三月...如果妳壹天見不到我,這就像三秋...壹天不見,就像老了三歲。”這裏有壹個循序漸進的感情過程:三個月…三個季度…三年。“三秋”指的是四分之三。
《詩經》中所謂的國風,在今天充滿了古意和余香。也是俗得不能再俗的民間流行曲調,是原生態。千百年後,都是類似的事實:只要愛人不在身邊,就覺得時間特別長,仿佛所有的季節都在從他身邊流走,沒有任何快感,直到花全沒了。“我壹天不見妳,像三秋壹樣。”
——————————————————————
《周南·姚濤》
桃花盛開,五顏六色,火紅火紅。這姑娘要出嫁了,幸福到婆家去了。
桃花盛開,果實多得數不清。姑娘要出嫁了,早生孩子的繼承人要發跡了。
桃花盛開怒放,綠葉茂盛永不落。姑娘要出嫁了,Comix和諧了。
這是壹首祝賀新婚的詩,主要描寫了新娘的美麗,祝願她好運和家庭幸福。全詩內容雖然簡單,但循序漸進。先寫桃花的花,描寫新娘的美,再寫桃花的果,描寫新娘婚後的兒女,最後寫桃花的葉,描寫新娘有福的後代。這首詩的藝術特色是描寫生動,充滿節日氣氛。恰當的比喻也是這首詩的特色。後人形容女人“艷若桃花”,應該出自這裏。
——————————————————————
《鄭風初起東門》
漫步城東大門,美若天雲。
雖然雲很多,但我想到的是人。
我愛綠圍巾,所以我愛它。
漫步在城門外,美女是卡亞。
雖然它不是我的,但它不是我的。
只有這種元素的圍巾,才能有趣的去愛。
這首詩也是關於愛情的。壹個年輕人,在眾多如雲的姑娘中,不愛艷麗高貴的姑娘,也不羨慕衣著奢華的姑娘。只有那個“衣服毛巾”和簡單裝修的女孩,壹直占據著他的心。這個男人對愛情很專壹。所謂“弱水三千,只壹瓢水”,表現了他真摯、忠貞、忠貞的愛情觀。這和那些“花花公子”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的人吃碗裏的,看碗外的,到處做愛,到處摘花。
如果妳問我是否相信人可以同時愛兩個人,我當然相信。但我相信,有壹種“采花第壹回頭”的感覺。愛情是關於單身的。《情史》中記載,壹個兒子遇到了壹個壹只眼睛失明的藝妓,兩人墜入愛河。其他人表示不理解。他說壹只漂亮的眼睛就夠了。自從遇見她,我覺得天下女人都像多了壹只眼睛。多麽令人心動——“這世上有百媚千紅,唯獨我愛妳”。
——————————————————————————————
“馮偉·博·Xi”
渤西Xi,解Xi之國。博也是先王。
自博之東,頭似飛天蓬。沒有藥膏嗎?誰適合它!
下著雨,下著雨,陽光燦爛。我願意講,我願意帶第壹個病。
我怎樣才能得到草?樹的背面。我願意去想,這讓我心裏很難受。
這首詩是關於壹個女人想念她參加軍隊遠征的丈夫。她想象著丈夫英勇無畏,有幾分自豪感,但也足以深深懷念他。在她孤獨無聊的生活中,那份相思不僅留不住,甚至成了她寧願不留下的東西。家庭是社會的小單位,社會動蕩直接影響家庭。壹旦發生戰爭,首先會被破壞的是美好祥和的家庭生活。有時是為了抵抗入侵的外星人,有時是為了鎮壓各地的叛亂。無論如何,男人要被帶去當兵,留在家裏的妻子日夜思念服役的丈夫。他們的記憶不是壹般的記憶,它總是充滿焦慮和不安。等待丈夫從戰爭中回來,幾乎成了他們生活中唯壹有意義的內容。《詩經》中有很多反映這種情感的優秀作品。馮偉·珀西就是其中之壹,它生動地描繪了壹個女人對丈夫深深的思念。
在詩的開頭,我們看到壹個女人自豪地描述她的丈夫。“伯”原是兄弟中的第壹位,即大哥,在這裏用作妻子對丈夫的稱呼(所以我們翻譯為“大哥”),語氣中帶有親切感。——現代民謠經常這樣。這個老公為什麽驕傲?壹種是因為他的英姿而成為壹個國家的英雄,同時因為他非常勇敢而充當國王的先鋒(由此,他被視為貴族階層中的勇士)。驕傲的來源,恐怕主要在後壹點。如果說“博”高大勇猛,但在戰爭發生時畏縮不前,他的妻子就沒有什麽可公開誇耀的了。——其實普通人所知的榮耀,也就是社會認可的榮耀,個人在這方面並沒有太多獨立判斷的能力。
轉到第二章,我寫道,自從她的丈夫去了戰場,她的妻子就不再在家裏打扮自己,讓她的頭發——女人身體上最具裝飾性的部分——像草壹樣淩亂。這後來成了中國古代愛情詩最典型的表達方式,如“自君出,鏡暗不治”(徐幹《房思》),“終日梳頭纏累”(柳永《丁奉》),“起來梳頭”(李清照《鳳凰臺憶簫》),等等。這是對女性美麗的暫時破壞,說明她對異性封閉,也就是對丈夫忠誠。然而,作為壹名軍人的妻子,這壹舉動有著更進壹步的含義。古代是不允許女性上戰場的,所以妻子對參軍的丈夫的忠誠實際上也間接表明了她對國家的忠誠——這不僅是個人行為,也是群體——國家的要求。試想壹個士兵冒著生命危險在前方作戰,而他的妻子卻在後方整日盛裝打扮,即使沒有任何不妥,他能心安理得嗎?這不僅對家庭危險,對國家也極為不利。因此,社會尤其需要鼓勵軍嫂對丈夫表現出完全的忠誠。不管這首詩是誰寫的(可能是女子自述,也可能是別人擬寫),都符合上述要求。後來杜甫的《離婚記》寫道,壹位新娘對參軍的丈夫說,她“再也不做什麽了”,她要“洗紅妝為君”,好讓他安心出征,與本文壹脈相承。
然而,盡管詩中的女主角可以算是“深明大義”,也為自己的丈夫能成為“先王”而感到非常自豪,但期待已久的失敗還是給她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對於古代女性來說,生活的全部內容和幸福的唯壹源泉就是家庭;當他們的家庭被摧毀時,他們的生活也就完全被摧毀了。等待參軍的丈夫不同於壹般的相思病——背後是深深的恐懼。潘嶽《寡婦賦》以此詩為典故,有雲:“詩人嘆息,卻肯傾訴,心疼...榮華葉始盛,情郎忽指背。”透露出對丈夫最終不歸的恐懼,這不是從正面寫出來的,而是真的藏在字面之下。知道了這壹點,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第三、四章所描述的女主人公的期待、失望和難以承受的痛苦。她甚至希望自己能“忘記煩惱”,因為這種“煩惱”已經讓她無法忍受。
詩歌壹定要有真情實感,否則打動不了人;但詩人的感情不是自由表達的,往往受到社會觀念的制約。以“博Xi”為例。如果壹味地寫妻子以丈夫為國家服務為榮,會讓人覺得不自然——至少是不人道的;另壹方面,如果壹味地寫妻子對丈夫的渴望,甚至產生對戰爭的厭惡(事實上絕非不可能),也不符合當時社會的要求。所以最後就成了我們讀到的:對親人的強烈感情,經過責任感的梳理後變得溫柔,帶著深深的痛苦和悲傷,卻沒有激烈的怨恨。由於這首詩所涉及的社會背景在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其情感表達成為後世同類詩歌的典範。
至於這篇文章的主題,《毛詩序》解釋為:“也是壹根刺。講君子服務為王之先導,過時不反(同《歸來》)。”意思是:理想的政治不應該讓中國人工作太辛苦,毀了家庭生活。其實,詩中所謂的“刺”是沒有根據的,但作者所表達的儒家政治理想,正符合了詩中女主人公的心願。
————————————————————————————
這裏有10多首歌,我覺得夠了。!
被天真的想法所轉移
/福克斯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