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爆發後,幫助葉挺組建新四軍,任秘書長。皖南事變後,於1941年夏回到蘇北新四軍司令部。
1942年2月,中心局決定任淮海地區行政公署主任、淮海區委副書記。從此,他與淮陰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上任後,與金明、劉震壹起,認真分析當時的形勢,積極開展淮海區黨政軍各項工作。他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抗日根據地的建立,主要是為了鞏固和發展這個根據地,發展這個抗日隊伍。鞏固根據地主要是發展農業生產,保證軍隊吃上人民的飯。”“因此,有必要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具體問題是做好‘十二五降租’。”他緊緊牽著這個“牛鼻子”,以高昂的革命熱情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全力以赴做好這項工作。在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土地問題的文件中,先後制定了《淮海區公糧救亡草征條例》和《淮海區分田細則》,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保證了淮海區減租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根據地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鑒於這壹地區有些地方幹部來自許多地主家庭,有些同誌對減租減息有抵觸情緒,李壹氓還發表了《淮海黨壹個班的教育第二十五次減租》壹文,使黨內同誌迅速統壹了認識。
為了保證軍糧供應,使我前線部隊在對日頑強鬥爭中避免回望過去,李壹氓針對過去軍糧供應的薄弱環節,提出在該地區每隔40英裏設立壹個秘密軍糧供應點,部隊後勤人員憑行署發放的憑證就近取糧。這樣,不僅方便部隊輕裝快速移動,而且密切了軍民關系。
在金融方面,李壹氓主持了淮海幣的設計和發行。投資前後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達到2000萬元之多。同時還安排用部分糧食換取布匹和藥品,供應軍需。為了保證春耕秋種和小手工業的投入,淮海行政公署每年拿出幾千萬元的貨幣發放貸款,並頒發獎勵大生產的辦法。李壹氓還親自給漣水王鳳山、思慕王維德等勞動模範寫信,鼓勵他們開展勞動競賽,推動了大生產運動,促進了淮海區的經濟發展。淮海區公糧征收1942年約13萬斤,1944年達到3000多萬斤。大生產運動的豐碩成果,為淮海地區抗日部隊的服裝、食品、彈藥供應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淮海區工作期間,李壹氓采取措施促進淮海區的經濟發展,壹方面要求艱苦樸素,絕不允許各級黨政部門隨便請客吃飯,甚至嚴厲批評浪費紙張。他認真貫徹“精兵簡政”的精神,從不使用冗員。
李壹氓在擔任淮海地區行政公署主任期間,致力於淮海根據地的政權建設、法制建設和經濟建設,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幹。在此期間,淮海行政公署先後頒布了《政策大綱》、《淮海區法院條例》、《治安條例》等壹系列經濟法規和制度。李壹氓還親自擔任淮海區法院院長,加強了法治。
在李壹氓的密切配合下,金明、劉震等人的各項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績,特別是在反“掃蕩”和頑強鬥爭中,有力地促進了淮海根據地的發展壯大。李壹氓在淮海地區工作期間也留下了許多詩作。他為劉、朱啟勛、等英勇犧牲的部下寫下了真摯的挽聯和悼亡詩。1942年在《新知》雜誌上發表詩歌《七七》:
引人註目的是郊區有很多老根據地,遊擊戰爭已經打了半年了。
舒勤冷落了老詩人,慷慨地付出了壹生的馬蹄鐵。
七月,雲依舊黑,六塘堤綠。
新亭風光不用哭,蜂上有兵。
北戰三年多,南有鬼。
徐揚在淮海沒有子嗣,歷史上很難殲滅新四軍。
字裏行間,不僅抗敵的英雄氣概躍然紙上,還有他對淮陰的深厚感情。
1945年冬,泗陽縣令夏若愛請李壹氓題詞,紀念抗日陣亡將士。李壹氓將墓地命名為“愛情花園”,並以駢文題寫了四叔抗日烈士陵園的碑文。其結論是“鬼亦英雄,魂忠誌強,事可哀。”如果蓋早點反擊,早就勝利了。今天動蕩的敵後不是壹個和平的村莊。今天的烈士不是建設幹部嗎?“那種唏噓感嘆的感覺就像哭壹樣,讓人看了之後感觸更深。
1944年3月,毛澤東在延安號召全體幹部學習郭沫若的《沈嘉三百年祭》。基於此,李壹氓創作了話劇《九宮山》,表現李自成從逐漸成功到最終失敗的悲劇,並組織淮海實驗京劇團排練演出。在文藝活動極其稀少的根據地,九宮山的演出受到熱烈歡迎,產生了相當轟動的效果。該劇團多次應邀到軍部和鹽阜根據地演出。受其影響,淮海區各縣也紛紛成立文化藝術團。
1943 165438+10月,李壹氓牽頭成立了湖海文藝學會淮海分會,與陳毅等人在鹽阜成立的湖海文藝學會遙相呼應。淮海區敵後文藝空前活躍。
1945春暖花開的季節,李壹氓同誌在觀看了淮海區文藝演出後,寫下了壹首《觀展》詩:
桃柳綠菜花黃,農村壹片繁忙。
柔兒柴和唱,陌上花場。
描寫了根據地群眾文藝活動的盛況。
1945年7月,鹽阜、淮海合並為蘇北行政區,李壹氓任主席。後來他愛園,感覺抗日戰爭勝利在即,抗日將士長眠地下,情景感人,於是寫了壹首詩《愛園》:
《愛情》的書名是什麽意思?
覆草強詞奪理留石墻,還追胡歌自淮河。
萬花會使國闊,有誌之士更有勇。
風雨六塘上下,八年常與全國銷售磨。
八年抗戰,壹次勝利,其間槍林彈雨槍林彈雨,南北奔波,生死未蔔。從這個眾所周知的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出李瑟娥當時的胸懷和抱負。9月6日,1945,新四軍第三師主力與蘇北地方武裝完成淮陰城之圍。盤踞在城內的前偽軍潘幹臣拒絕向我軍投降。當天下午2時,我軍所有部隊在統壹指揮下發起圍攻。僅在90分鐘內,我們就消滅了城中8000名敵人。蘇北行政公署主任李壹氓、淮海公署專員吳玨隨部隊行動。圍城期間,李壹氓和吳玨站在閘口中華樓賓館的三樓,看著28個團的士兵強行入侵東門。進城後,李壹氓住在城裏安樂巷的壹所房子裏。
淮河解放是蘇北抗日戰爭史上的壹次重要勝利。蘇北行政公署入城後,政權立即進入高效運轉。發出保民通知,調撥1.2萬斤糧食幫助受災難民。蘇北銀行向市內外貧困商販發放“反幣”無息貸款65438+萬元。華中銀行派員收兌假幣。蘇北公安局日夜辦理各類案件,辦理偽組織、偽人員登記。蘇北行政公署在恢復交通和整頓社會秩序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期間,李壹氓也很努力。
1945 10 10月8日,黃克誠率領的第三師35000余名官兵奉命向東北急進。臨行前,李壹氓以蘇北行政區黨政領導的名義,宴請了三師以上幹部6543.8萬多人。* * *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四年生活戰鬥的戰友壹旦分手,他們的告別之情可想而知。酒席用的是蘇北當地的高溝大曲。李壹氓經常向飲酒者發出呼籲,杯盞相互交錯。40年後,李壹氓寫回憶錄,提起自己的豪情壯誌,依然激動不已。
重慶談判後,雙方簽訂了《十月十日協定》。新形勢下,華中局於6月22日在延安電告中共中央1945,建議成立華中分局、華中軍區和統壹政權。1945 10 10月24日,曾在華中工作過的劉少奇,經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同誌修改草案,並經中央常委會全體宣讀,同意華中局的方案,同意李壹氓為行政主要負責人。
1945 10 10月29日,蘇中、蘇北、淮南、淮北四個解放區負責人在清江市召開聯席會議,討論決定統壹四個解放區的行政機構,成立蘇皖邊區政府。* * *選舉蘇北行政公署主任李壹氓為主席,蘇北行政公署主任劉瑞龍、教育家季芳為主席。華中黨政軍主要領導人和壹批民主人士當選為政府成員。李壹氓還被任命為黨內華中支部的宣傳部長,主管文化教育工作。
從1945年6月6日駐守清江,到1946年6月9日撤離,李壹氓在淮陰(今淮安市)度過了整整壹年。他擔任邊區政府主席時,42歲,正是人生精力、閱歷、智慧的黃金時期。李壹氓高效運轉政權機器,在較短的時間內設立了13個政府部門及相關機構,如廳、局、高院、邊行等,承擔著組織蘇皖三千萬人生活、工作、建設的各種使命。邊區政府成立不到壹年,就頒布了多達53項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法規和法律。興修水利,修公路,發展生產,繁榮工商業,救災扶貧,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在李壹氓的倡導和組織下,邊區先後成立了華中文聯、記者協會、詩詞協會、美術協會、社會科學協會、自然科學協會、教育協會等10多個群眾文化學術團體,相繼成立了華中建大、蘇皖教育學院、蘇北工程學院、華中醫學院、華中新聞學院、財經幹部學校等專科學校。
為了發展邊區的文化教育事業,李壹氓同誌團結了上世紀30年代中國文壇聘請的阿英、黃源、樓世壹、範長江、雲逸群等壹大批知名知識分子,使彈丸之地清江壹時人才薈萃。當時,在邊區政府財政困難的情況下,李壹氓親自決定給予文教人員更優厚的待遇,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工作條件,從而有力地促進了邊區文化教育和新聞出版事業的蓬勃發展。
李壹氓還經常親自為邊區政府的機關報《新華日報》華中版撰寫文章。在由中央文聯主辦的江淮文化上,李壹氓在刊物上發表了《論文化》壹文。
1946 3月18日,在劉老莊82烈士犧牲4周年之際,李壹氓親筆為抗擊日寇英勇犧牲的忠魂寫下挽歌:
從陜西,到蘇北,英名傳過敵後;
從黎明到黃昏,全連都在為劉莊而努力。
李壹氓同誌題寫的挽聯,壹直是劉老莊82烈士陵園的門聯,永遠鐫刻在蘇北抗戰史上。1946年4月23日,邊區政府在南方公園舉行萬人集會,紀念慘死的葉挺、鄧發、秦邦憲、王若飛。李壹氓在哀悼中發表了即席講話。有挽歌雲:
為國家存亡而奮鬥,取義成仁,天下當福;
為民族殉難,報身死,山川滿悲。
為了悼念被國民黨特務殺害的著名記者楊早,李壹氓還於1946年2月13日在《新華日報》第二版發表了壹首詩《悼念楊早》,表達了他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痛恨和對文化人物的深情厚意。1945年6月,國民黨軍悍然撕毀協議,用全部美式裝備向蘇皖解放區發起重點進攻。在這個關鍵時刻,李壹氓親自擔任自衛準備動員局局長,動員和組織了許多前部隊,並大力支援前線部隊。
為了更好地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我軍決定從淮北進行戰略撤離。1946 9月19日,李壹氓、譚震林依依不舍地乘坐吉普車繞淮陰城壹圈,最後壹批告別了蘇皖邊區政府所在地清江城(今淮安市)。直到1947年3月,李壹氓仍率領少數政府官員和蘇皖邊區政府公安局的部分人員堅持在淮陰作戰。在此期間,李壹氓還奉命與邊區政府機關和有關單位的2000多名幹部組成黃河大隊,由季玉亭任大隊長,徐平玉任副大隊長,劉季平任政委,高丹任副政委。有10中隊,都配備了強有力的領導。1947年3月黃河大隊組建後,奉命北撤山東。這些人大多是知識分子。這為新中國保存了壹批重要的建設人才。新中國成立後,李壹氓壹直沒有忘記淮陰和淮陰人民。淮陰各級領導,特別是他的老同事、老幹部來訪,他總是非常關心地詢問淮陰人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情況。
1958年,任中國駐緬甸大使時,還送了壹塊瑞士表給前保安王,詢問王居住的沭陽人民的生活情況,鼓勵他努力工作,不斷學習。
1979年深秋,時任中聯部副部長的李壹氓帶著和他壹起戰鬥、住在淮陰的妻子王毅,來到了他念念不忘的故鄉。在蘇皖邊區政府舊址,壹座白雪皚皚的李壹氓佇立在秋風中,面對著殘垣斷壁和凝固的歷史,佇立著,沈默著,感慨著。他對隨行的清江(後改為淮陰,今淮安)市委領導說:“在這裏,妳們可以立壹塊石碑作為紀念,我來題詞。”那天晚上,李壹氓夫婦被安排在人民劇院觀看了壹場中國傳統戲劇表演。在戲劇結束時,對中國傳統戲劇感興趣的李壹氓突然離開,回到他住的賓館。他面對玄關窗戶久久無語,隨行的領導都有些不解。不壹會兒,李壹氓同誌集思廣益,壹口氣在蘇皖邊區政府舊址上題詞;“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解放淮北、淮南、蘇中、蘇北四區為蘇皖邊區,建立政權機關。現在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需要拆了建。這個舊址由清江市的特立紀念碑紀念。1979 65438+二月李壹氓”。此後不久,淮陰市政府將恢復舊址,列為革命傳統教育紀念地。
重遊淮陰期間,還遊覽了南園、若飛橋(清江門)、閘口、花街等地,並為當年結識的畫家李題詩《憶淮陰》:
淮海之夢三十年後,清河被炮火轟擊。
在煙霧中飛翔,看著春天的風城邊緣。
穆聯新貌,油、糧、米、麥比江南好。
會比原客重要,提水醉園。
他的詩寫於1979的國慶節。那時,李壹氓剛剛從“四人幫”的監獄裏釋放出來。他念念不忘的是淮陰,他要表達的是他與淮陰人民共同戰鬥的感情。
李壹氓夫婦還參觀了泗陽的愛情花園和泗洪的雪峰公墓。1945年5月1日為雪峰陵園寫的對聯,改了壹個字,重新寫得工整,贈送給陵園。這個聯合句子是:
半壁河山留記,淮河風雨慰忠魂。
把當年的忠魂“吊死”,改成今天的忠魂“告慰”,特別合適。
李壹氓和他的妻子王毅參觀了淮海區所在的張偉的老地方,並與老話說。在含淚的笑聲中,他們聊起了艱苦歲月裏的舊事,重溫了懷店的親情。
1987年初,我和顧樹清館長壹起參觀了李壹氓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壹位老人拒絕接受我們帶給他的土特產以示敬意。他嚴於律己、遵守黨紀、對社會不正之風強烈不滿的態度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隨後的參觀中,李壹氓對紀念館的同誌們說:“妳們不要宣傳我個人,要宣傳黨的領導和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每次說起淮陰,那個他曾經工作戰鬥過的鬼地方,壹個老人的聲音就變得柔和。他說:“淮陰人的溫飽問題解決了,就要從工農業方面發展。”說到淮陰的抗戰歷史,以及淮陰的地形地貌、風土人情,這位八旬老人如數家珍,激動不已。
在晚年,李壹氓的墨寶越來越好。淮陰人經常請他給報社、雜誌社、電影院等地方寫稿,但壹位老人總是想盡辦法滿足他。還為《淮海日報》創刊45周年撰寫了《回憶與希望》壹文,為《長風掃淮陰抗日戰爭頑敵》壹書作序,為淮陰市團委組織的“恩來讀書活動”撰寫了“讀有用之書,讀立誌上進之書,讀爭強好勝之書”的橫幅,為淮陰文藝界拍照。
1986年冬,淮陰黨史工作委員會的同誌在市委副書記李洪敏的帶領下拜訪了李壹氓,邀請他參加曾在淮海區工作過的老同誌座談會。壹位自保老人欣然同意。會上合影時,老同誌們不肯坐下。被大家尊稱為“護公”的李壹氓幽默而現實地說:“金明和楊春是開辟淮海區的功臣,是他們打開了局面。應該讓他們先坐下。我去晚了,還是坐旁邊吧。”
在北京的晚年,李壹氓仍然身兼數職,需要壹名公務員。經組織同意,他委托淮陰市領導辦理。這也從壹個側面反映了他對淮陰人的信任和感情。
1990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喬石參觀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時,看到李壹氓主席的照片,問陪同參觀的同誌:“紀念館很獨特。妳跟李老匯報過沒有?”陪同參觀的同誌回答:“我們向李老匯報了,他說不要宣傳個人,要宣傳黨和群眾的領導。”喬石笑著說:“等妳到了北京,再向李老匯報。”
1990 165438+10月底,筆者和在李壹氓身邊當了三年多公務員的許仲寧壹起去看望李老,準備向他匯報紀念館下壹步工作的設想。誰知道李老住進首都醫院治療了?王毅勸我們暫時不要去醫院。她說:“下次來北京再來玩吧!”誰會想到,就在我們回家的路上,李壹氓於65438年2月4日去世了!恨也來不及,其痛之重也。
李壹氓不僅追求書本,也追求現實主義。最後的話只叫“壹個老* * *制作人”,要他“把骨灰撒在淮陰平原的土地上”。李壹氓迷戀淮陰,他熟悉並熱愛這片土地上的河流和村莊。
1991 4月27日,壹架米格-8軍用飛機載著的親屬、中共中央副秘書長李宏、中聯部副部長蔣光華、江蘇省委副書記孫等,將的骨灰護送到淮陰上空。散落在漣水、泗陽、淮安(今楚州區)壹帶。當日1: 20,降落在城南體育場。淮陰市黨政領導和先期到達的夫人王怡,將蓋著黨旗的骨灰盒,產地中國,放在蘇皖邊區政府舊址後院太湖石假山腳下。在太湖石上,如筆如劍,有壹行醒目的楷書“李壹氓同誌骨灰撒處”。從此,藝謀同誌回到了熱土,他與淮陰人民朝夕相依。
1991 9月,江蘇省委宣傳部同意淮陰市委宣傳部關於在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增設李壹氓陳列室的申請報告。淮陰人民將在這個革命紀念地更好地接受革命傳統的教育,了解和學習李壹氓同誌徹底的唯物主義思想,* * *生產主義的高尚情操和壹個老* * *生產者的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