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中間的池塘裏滿是雨水,大水蟾在池塘邊的柳蔭裏拼命地爭奪著夏天。村巷、院落、石板路、井臺,都擠滿了水蟾的叫聲。
有壹次我問我爺爺:“到了小滿,水蟾蜍像荷葉壹樣把池塘灌滿了。小曼之前他們在哪裏?”
祖父說:“根據節日,在蟄人之前,他們蹲在地下。蟄過後,它們從土裏鉆出來,生了許多小蟾蜍。根據村裏的古老諺語,泥巴生蟾蜍。雨已落下,塵土為泥。泥巴生癩蛤蟆,在泥塘裏叫了壹個夏天。”
泥生蟾蜍,大概是弱小動物的創世。正如村裏的神話所說,女媧用泥巴捏人。在《東方創世紀》中,更多的是相信萬物是由土壤創造的。人都這樣,何況蛤蟆!
村外的小溪,去年秋天以後,不全是小溪,下了壹點雨,小溪就滿了。許多長著紅色翅膀的小魚在小溪裏遊泳。溪水漫過堤岸,紅翅魚也漫過堤岸,在柳樹的草叢裏搖著紅色的翅膀和尾巴。
小溪淺的時候沒有那麽多小魚。我問爺爺:“這麽多紅翅魚是哪裏來的?”
祖父說:“是草籽。小溪壹滿,兩邊的草籽就掉進小溪裏,變成了小魚。泥蛙生魚,村裏說了幾百年,幾千年。”
我說:“草籽不能變成魚。”
祖父說:“是的。秋冬少雨,山頂的春坑幹涸,裏面的小魚也幹涸。春夏雨水多的時候,山尖上的春坑就滿了,小魚就回到山尖上的春坑。這些魚是哪裏來的?春坑旁的草籽,落在泉中,變成小魚。”
時間很長,但是泥蛙生魚是年年的事。所以村裏的滄桑都是泥生蛙和魚。村裏的時間很短,短得像壹只青蛙和壹條魚的壹生。
小曼早上下雨的時候,淺黃的麥田被晚上的雨水染成了深黃色。我和爺爺踩著麥田的田埂,就能走出鵪鶉的草窩。在草窩裏摸壹下能找到五六個鵪鶉蛋。祖父說:“麥子熟了,鵪鶉就會從窩裏出來。把鵪鶉蛋放在窩裏。那是六只鵪鶉嗎?”
我把鵪鶉蛋放在草窩裏。祖父說:“吃了鵪鶉蛋,鵪鶉就不能再飛了。不會飛的鵪鶉是地球上最可憐的鵪鶉。”
大地暗黃,爺爺說:“蠶老了,麥子壹天就熟了。壹場小雨使蠶變老了,小麥成熟了。小雨催老桑上蠶,催地裏麥。他們壹年比壹年老,壹年比壹年熟。也讓人變老變成熟。人如蠶,人如麥。人不如蠶不如麥。蠶絲能給人織絲,小麥能給人蒸饅頭,人能給蠶做什麽?人類能為小麥做什麽?”
踩著田埂,雨後到處都是老婆婆、仙人球、大白草。南風吹落麥穗上的雨滴,麥芒不經意間被烤焦了。麥穗在不經意間成熟。祖父用雙手拉著山脊,坐了下來。他的身體和骨骼移動的聲音,非常沈重和沈悶,慢慢越過山脊,消失在麥田裏。
祖父此時不僅是壹個人,也是壹片麥田的壹部分,是田地的壹部分,是土地的壹部分。祖父拽下壹顆麥穗,輕輕揉了揉,攤開手掌吹了吹。麥芒和麥殼飛走了,鼓鼓囊囊的麥粒攤在他的手掌上。
爺爺珍惜麥粒的樣子,簡直就是珍惜壹掌金豆。壹個農民的鄉情,滲透在爺爺手掌上的麥粒裏。
爺爺又揉了揉麥子吹去灰塵,擠了幾粒麥粒到嘴裏,兩排牙齒搓來搓去,麥粒變得香醇。祖父說:“嚼新麥,壹個人多活壹年。嚼新麥,嚼的是夏天的味道。”
爺爺把剩下的麥子放在我手裏,說:“嚼吧,壹粒麥子就是天下。長大後妳會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本身都是壹個完整的世界。像這樣的壹片葉子,像這樣的壹滴雨水,像這樣的壹朵花,像這樣的壹個果實。”
我嚼著新鮮的小麥,泥土的芬芳在我嘴裏飛舞。
嘗麥,即嘗夏,即嘗飽
每年麥浪碰到田埂後,爺爺都會說:誰也不知道誰吃的新麥比誰多。誰也不知道誰會比誰活得長。
回憶爺爺的語言,就是回憶農村的哲學。
我和爺爺坐在田埂上,用手指數著。村子裏活得最長的人只有96歲。到現在,村裏已經壹百年沒有人吃過新麥了。從神農教人種小麥到現在已經幾千年了。與漫長的農業文明相比,壹個人是很短暫的。剛看到黎明,天就黑了。就在我看到星星的時候,天亮了。
從我爺爺嚼新麥的饞嘴貪婪,可以看出我爺爺對小滿和麥粒的珍惜。我也能看出來,爺爺在珍惜新麥的同時,也在珍惜自己的每壹天,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再次吃到新麥的機會。
祖父扯下另壹顆麥穗,揉了揉,把芒和殼吹得更遠了。祖父在他的手掌裏數出了52粒小麥。他傻傻地笑著,臉上反映出這個季節的喜悅。祖父說:“三千粒,六十麥,是絕好的年份。小米2000,小麥50,是個豐收年。壹個麥穗上有52粒,這是上帝的賜福。村裏的男人除了贊美上帝,什麽也做不了。”
我說:“上帝不吃小麥。他為什麽數麥穗上的谷粒?”
祖父說:“地球上的壹切在上帝眼裏都是算數的。汪汪狗的壹穗草有小粒和多粒。我們不知道有多少,上帝知道。”
農民對上帝的崇拜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這些村落的崇拜,類似於壹個物件,從我爺爺把它交給我開始,我就壹直珍藏著。很多鄉村哲學都來源於這個對象。妳可以拆解這些物件,但不可能完全理解它們的深刻奧秘。
小滿是麥粒飽滿最快的季節。中午站在田埂上,能聽到麥芒和麥殼裏長出麥粒的聲音。雖然小,但是很美。小麥生長在壹起的聲音形成了壹個巨大的合唱團。從麥田潮濕的土壤中拱起的蒸汽滲透到麥田的頂部。伸出手去觸摸那些縷縷氣體,奧熱就會穿透妳的全身。那時候是中午,太陽壹爆,就能聽到幾顆早熟的麥粒破殼而出的聲音——這是農民的自然聲。
祖父說:“從長夏的早晨開始,每天都有壹根小麥死去,小麥的葉子隨著根的死去而變黃。小滿那壹天,小麥壹天死兩根,小麥隨著根死亡的加速而成熟。小滿那天,沒有死的麥根只有20根。十天後,所有的小麥根都死了,收割開始了。地球上的壹切都不新鮮,都是上帝很久以前編造的。妳怎麽播種,怎麽收獲,都是在重復上帝的模子。每天都是壹個土坯,從上帝的模子裏生出來的。每個人的命運都是壹個土坯,從上帝的模子裏流出來的。人生就是這樣,生與死,死與生,在妳覺得沒完沒了的時候戛然而止。”
當太陽卷到我和爺爺身上的時候,我們的影子很小。我們的腳步走在我們的圓影裏,山脊在壹瞬間又長又遠。祖父踩著自己的影子對我說:“妳自己的影子,妳不讓他長,他就會長;妳讓他矮,他也會矮。是太陽讓他長他長,太陽讓他矮他矮。我們的影子,早上是竹竿,早上是鐵圈。太陽在山脊上推著我們,我們只是太陽的壹個玩具。"
爺爺總覺得我們比灰塵小很多倍。我壹年級的時候,學校有顯微鏡,老師讓我們看小麥葉子的細胞。我回家對爺爺說:“小就是大。在顯微鏡下,小麥葉片的細胞非常大。”
祖父說:“顯微鏡是自吹自擂的,它把渺小放大了。壹個人,不能對自己吹牛。自爆就是騙自己。”
我說:“妳為什麽要騙自己?”
爺爺說:“我是我最大的騙子。”就像妳是自己的顯微鏡,妳總是把自己放大幾十倍,幾百倍,幾千倍。如果妳擴大自己,妳就會成為自己的大騙子。"
麥田的盡頭是壹座長滿桑樹的小山。桑林的石頭上有魚的圖案。多少千年前,這裏是海洋?多少千年後,這是桑田?別人可能不知道,吃桑葉的蠶可能知道。
桑樹是柔軟的,桑葉是壹張紙。它們從海洋中出現,記錄了壹個村莊經歷的時間。桑樹是村子裏不可缺少的。村裏有個姓楊的老人。桑樹很小的時候,他就把它們捏成桑枝。長大了,砍倒壹棵桑樹,剝了皮就是桑叉。10小滿後的那壹天,麥地上開始堆麥堆,用石梗碾麥的那壹天,桑枝派上了用場。
捏桑枝的老人對時間的流逝壹無所知。他以為桑樹是自己種的,桑枝是自己掐的。壹棵桑樹和海洋的關系貂毛,大海變桑田了,漁民上哪抓魚?大海覆蓋著桑樹。桑葚不是魚變的嗎?
很多次,我和爺爺在桑園附近撿有魚圖案的石頭,總是告訴那個捏桑枝的老人,事情已經變了。老人說:“人不識字,讀多了就成傻蛋了。他們總說大海變成了桑田。”
小滿來的時候,桑樹上掛滿了桑葚,都是黑黑的,亮晶晶的。許多綠色翅膀的鳥聚集在桑樹林裏,站在樹枝上吃桑葚。我和我爺爺也是季節性鳥類。每年滿月的時候,我們都會去桑林摘桑葚。鳥兒認為桑葚是它們的,不是我們的。當我們走進桑樹林時,他們視而不見。我撿起石頭扔向他們,他們還是照常吃。
爺爺說:“到了季節給我們壹顆桑葚,給鳥兒吃。”我們吃我們的,他們吃他們的。上帝把所有的水果分成幾份。我們不能抓住屬於鳥兒的那部分,鳥兒也不能吃掉屬於我們的那部分。這就是教條。誰打破了教條,上帝就會譴責妳,這就是所謂的天譴。"
我們摘桑葚,桑樹為我們撐起了壹把小傘。捏桑枝的老頭看到我和爺爺,說:“妳們是來吃魚籽的還是吃桑葚的?”
爺爺說:“吃桑葚。”
老人說:“那是魚籽。”
桑葚濃濃的甜汁順著我們的嘴角往下滴,把我和爺爺都染成了黑嘴。村裏的男人很容易滿足,食物簡單的味道會讓他們很容易忘記生活中的艱辛。祖父被桑葚的香甜所激動,突然開始背誦歐陽修關於小滿的詩:
南風吹百草,草木深,茅屋小。
麥穗初,子嬌,桑葉肥。
老人喜歡老熟,老婆知道季節好。
野生李唐鴉晚鶯,海石榴紅山鳥。
田家,誰高興知道?我知道壹個人回家不早了。
乞求身體強壯的時候,照顧我到老。
祖父說:“歐陽修只知田園之樂,不知田園之苦。只知田園之樂,留下清淡筆墨的,是詩人。只知道農村苦的,留下來耕田耙桑鋤桑的,就是我們農民。娃子,村裏出生的人,零零碎碎做泥巴餵莊稼,餵蠶,反過來餵村裏的人。多壹個煙囪,多壹個家庭;沒有煙囪和家庭,就沒有對地球的記憶。年復壹年,我們變成壹片爛泥,留在麥田裏,留在桑園裏。這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夏天,村莊很容易變得困倦。黃昏時分,老榆樹昏昏欲睡,老水牛昏昏欲睡,連廚房的炊煙也昏昏欲睡,慢慢地糊在村子上空,瓦藍裏有壹縷淺藍。我和爺爺洗掉了河灣裏桑葚的痕跡,卻印下了夕陽的痕跡。我爺爺在河裏撿了壹個牛蒡花塔,對我說:“上遊下雨了,池塘滿了,堰滿了。節日是不速之客,說來就來。
村子真的是昏昏欲睡。在暮色和煙霧中,只剩下壹個輪廓。
我和爺爺是暮色和煙霧中的兩個黑點,就像兩個成熟的桑葚。
多年以後,我壹直把困倦當成無聊。
我突然想起了亞洲最好的詩人谷川俊太郎。他的《我累了》很像我此時的心情:
我厭倦了
我厭倦了我的身體。
我厭倦了
茶碗、旗幟、人行道和鴿子
我厭倦了
柔軟的長發
我厭倦了
早晨和夜晚的幻覺
我厭倦了我的心。
我厭倦了
我厭倦了
無數損壞的橋梁
我厭倦了
藍天皮膚的嬌嫩
我厭倦了
槍聲,馬蹄聲和劣質酒
我厭倦了
白襯衫和臟襯衫
我厭倦了
可憐的詩和美妙的詩。
我厭倦了
壹只倒下的小狗
我厭倦了
每日太陽報
我厭倦了
壹個直立的紅色郵箱。
我厭倦了
恐嚇者的黑胡子。
我厭倦了
初夏陰涼處的田間小路
我厭倦了
太陽變了,星星也變了。
我厭倦了
我家鄉的茅草屋
我厭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