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曲《二泉映月》是我國民族音樂家華·的代表作。50年代初,根據的演奏,他的作品被音樂家楊錄音錄像,然後制成唱片,很快風靡全國。
自始至終,這首樂曲都揭示了壹個飽受人類苦難和痛苦的盲人藝術家的思想和感情。作品展現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和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展現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榮獲“20世紀中國音樂經典獎”。
2.高山流水
《山流水》,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壹。傳說先秦時期的鋼琴家博雅曾在壹片貧瘠的土地上彈琴,但樵夫鐘子期卻能理解,這是壹種“巍峨如泰山”、“滔滔如河”的描繪。博雅驚呆了:“好,孩子的心和我的心是壹樣的。”鐘子期死後,博雅失去了知音,斷了琴,終身不彈,於是有了高山流水之歌。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和音樂。後世分為《山》和《流水》兩首。還有阿正同名歌曲《山流水》,與古琴曲沒有傳承關系。
3.活水
流水,中國古琴曲。最早見於朱權的《魔秘譜》。但目前玩《流水》的人都是用張空山的《流水》。
張空山的流水只有天問閣秦譜(1867)的印本才有,而四川華陽顧玉成傳的張空山流水的鈔本(1808-1876)卻大相徑庭。1850左右,張空山在武漢的譜展不壹樣。
4.廣靈散
那就是,在古代,聶政刺傷了漢朝。魏家嵇康就是因為彈得好這首曲子而出名的。在處罰之前,他還很悠閑。索琴奏此曲,嘆曰:“廣陵散今絕!”
今天看到的廣陵散重要樂譜有三部,《魔秘譜》廣陵散是最早的,也是比較完整的版本,今天經常演奏。整首歌***45段。整首歌洋溢著壹種不屈的悲憤精神,是“滿滿的光彩和長矛”。
廣陵散的由來:據《晉書》記載,這首歌是嵇康訪洛溪時,壹位古人所贈。《太平廣記》裏甚至還有壹個鬼神傳說,講的就是嵇康的好琴。有壹次,嵇康在月華閣過夜,晚上卻睡不著。他坐起來拉小提琴,琴聲優雅,感動了壹個鬼。鬼於是把廣陵散傳到嵇康那裏,和嵇康約定不準唱這首歌。
公元263年,嵇康被司馬昭所害。臨終前,嵇康並不悲傷,而是感嘆:“袁小妮努力學這篇散文,卻不認同金谷,廣陵散文今天絕對失傳!”。
5.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又名《平沙落雁》,是中國著名的古琴曲,有多種流派的音樂,其本意是借大雁的眼光,寫出壹個文人的心路歷程。最早發表於明代(1634)《正宗古音》。
自出版以來,已出版了50多種音樂集,音樂流派眾多。只有1962出版的《古琴音樂第壹輯》收錄了六位音樂家的演奏譜。這首曲子的作者據說是唐代的陳子昂、宋代的毛民忠、田知翁,還有人說是明代的朱權所作。因為沒有可靠的史料,所以很難證明是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