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為什麽中國古典詩詞具有持久的藝術魅力?舉例說明古典詩詞對當代文藝的影響。

為什麽中國古典詩詞具有持久的藝術魅力?舉例說明古典詩詞對當代文藝的影響。

在中國古代文學思想和文學理論的發展史上,意境作為佛道思想的典型表現,成為壹個重要的美學範疇,在西方文論中很難找到與之對等的概念或術語。

所謂意境,傳統的理解是指作者(有時也包括讀者)的主觀感受與作品所反映的客觀物理環境相結合而形成的藝術境界。情感和景物是構成意境的兩個最基本的因素。“景物是詩的媒材,情感是詩的胚胎”(謝榛《詩的四種風格卷三),“景名二,不可分”(王夫之《永遠的晚堂序》?內編”),他們相互作用,相互滲透,觸景生情。王國維認為,真景與真情融合形成的意境,是中國古典詩歌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因此,在詩歌(尤其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教學中,不深入領略詩歌的意境,是絕對難以理解其內涵和領略其藝術魅力的。

但遺憾的是,目前的詩歌教學往往流於形式,片面化,只註重詞句的解讀和詩歌的簡單翻譯或膚淺理解,而恰恰忽略了詩人所創造的藝術境界的品味,使得課堂教學單調乏味,難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和審美情趣。

那麽,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教學生欣賞詩歌的意境,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呢?我認為,把握詩歌獨特的語言,是深化詩歌意境,領略深層內涵的前提。

壹,學習語言,把握跳躍

眾所周知,詩歌是詩人形象思維的產物。無論是景物描寫,還是敘事抒情,詩人總是借助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在詩詞的字裏行間傾註自己深厚的感情和激昂的情感。同時,好的詩歌需要在較短的篇幅內對社會生活和時代變遷進行高度集中和高度概括的反映。因此,它特別註重遣詞造句的精煉,講究簡潔、含蓄、形象、生動,使詩歌在意象、詩句、篇章上呈現出明顯的跳躍現象,其間有意省略的轉折、關聯詞成為讀者想象、思考、補充的“空白”。

這種語言的飛躍是詩歌語言的壹大特點。所謂跳躍,是指超越時空限制的不同意象的組合:或利用文字的模糊性和含蓄性特點,有意識地隱藏文字背後的內涵和意境,讓讀者透過字裏行間的空隙去發現和欣賞。這種在其他文體中難以想象的飛躍,是實現詩歌語言精煉含蓄、形象生動、意境優美的重要藝術手法。

從語言跳躍的角度來看,現行的中師讀寫教材所選的詩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情感跳躍。詩人在他的詩中沒有給出任何解釋,但字裏行間,他清楚地反映了情緒和思想的起伏。例如,徐誌摩的《告別劍橋》(師範學校閱讀與寫作第壹冊)第五、六節說:“...壹艘載滿輝煌的船,在輝煌中歌唱。但我不會唱歌,悄悄地是蕭聲的分離……”。詩人為了追求“彩虹般的夢想”,拄著長竿走到更綠的草地,“滿載繁星的小船”,沈浸在對過去的美好回味中,仿佛又找回了過去的夢想,壹時忘記了自己即將離開劍橋的現實,情不自禁地放聲歌唱。詩人內心的快樂達到了頂峰,詩歌的旋律和意境都異常熱烈奔放。但是後來,“但是我不會放歌”,為什麽?詩中沒有什麽,但我們可以理解為詩人在幻想和回味的喜悅中突然醒來,想到了自己即將離開劍橋的現實。說到底,他以為失去的夢想再也找不回來了。孤獨憂郁的情緒頓時湧上心頭,最後他只能“靜靜地”彈奏著送別的蕭聲,在沈默中咀嚼著離別的哀怨,詩歌的旋律意境化為深深的哀愁。這期間的感情跳躍很大。

2.時空跳躍。或從古代到今天,或從現在到未來,或從壹個地方到另壹個地方,其中省略了過渡和連續性。詩人突破時空的束縛,打亂生活嚴謹的邏輯程序,在非常自由的世界裏創造新的意象。如王昌齡的《從軍》(師範學校讀寫第四冊)“青海有長雲暗雪山,孤城俯瞰玉門關”,詩意空間的戲劇性躍進,用14個極其精煉的字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綿延千裏的面貌,呈現出空寂、朦朧、偏僻、孤獨、悲涼的深邃意境。同時與後兩句歌詞(“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永不還”)緊密相連,生動刻畫了將士保家衛國的遠大誌向和堅定決心。

3.邏輯的飛躍。這種跳躍更多的是以平行或者遞進的方式完成。通過具有壹定邏輯聯系的意象組合,展示詩歌的主題,挖掘詩歌的內涵,而情感的變化是紐帶,所以其本質也可以說是情感的跳躍。比如流沙河的《那只蟋蟀》(師範學校讀寫教程第二冊):“想到雕竹做籠/想到喚燈樹籬/想到月餅/…………/想到歲月偷偷溜走”,通過回憶純真浪漫的美好童年,以“蟋蟀”為引,用壹系列充滿童趣的意象,表現了同樣的母愛,揭示了。

第二,充分發揮想象力,填補“空白”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於詩歌獨特的語言組合,詩歌中存在著情感、時間和邏輯上的障礙,形成了壹片廣闊的“空白”。那麽,在詩歌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克服這些障礙,激發合理的聯想和想象,補充詩歌的“空白”,連接跳躍的起點和終點,從而領略詩歌獨特的藝術形象、生動的抒情畫面、豐富的生活內容和深刻的思想意義呢?

1,抓住詩人思想情感發展的線索,啟發學生沿線聯想、想象、補充,把跳躍的部分連接起來。表面上看,詩歌語言的飛躍令人費解,難以預料,但實際上是有規律可循的。無論詩歌的飛躍有多大,在那些大幅度轉移和交叉的字裏行間,總有壹種詩人的凝練、深沈、完整、有序的情感。這就像田徑的三級跳,幾個立足點之間,有壹個微弱的有線連接。反映在詩歌中,是詩人的情感、思想和詩歌內容的線索。這條線雖然是隱藏的,但卻是連續的、有序的、可感知的。比如流沙河寫的《那只蟋蟀》,詩以“蟋蟀”作為全詩內容和情感發展的線索,從追溯蟋蟀鳴唱的歷史淵源,到在時間和空間上呈現客觀現實,以壹系列密集蒼涼的意象展現中華民族的苦難、孤獨和寂寞,挖掘這個民族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歷史背景。抓住這條線索,學生不僅能理解詩節的結構順序,還能從詩歌所揭示的生活圖景中,深刻理解兩岸人民“血濃於水”的真實依戀。所以,只要緊扣詩人情感發展的線索,在教學中發展合理的聯想和想象,即使詩歌跳躍的跨度較大,也不會妨礙學生的理解。

2.緊盯詩歌。詩人的眼睛是詩歌意義的焦點,是詩歌的靈魂和統帥,是詩人感情的燃點。跨度再大,也是緊緊圍繞在詩的眼前。因此,抓住詩的眼,就能窺其中心,統領全詩,使詩的外部結構交織縫合,內部意義銜接良好。比如《山之墓》(師範課外閱讀文選第二冊)這首詩,徐靜雅就把生死與“墳草青青”這壹普遍現象統壹起來,把心中的塊塊傾訴出來。“死亡”是壹種邪惡的力量,它奪走人的青春、理想和生命;但是十年動亂,自由被踐踏,民主被踐踏,生活被摧毀,黑暗的歲月讓人窒息。為了不屈服於黑暗的邪惡力量,正直純潔的人寧願戰鬥到死;然而,“山墓”可以埋葬屍體,卻埋葬不了“死者”不屈的靈魂。青青墳草就是這種追求的體現。在生與死的轉換中,詩人從沈重的挫敗感轉變為飽滿的激情,表達了生命終將戰勝死亡,光明必將驅走黑暗的堅定信念。在教學中,教師若能緊扣“綠墳草”的詩意之眼,啟發學生擴大聯想,充分發揮想象力,開辟與學生情感交流的渠道,激發感情,就能展開詩中蘊含的“空白”畫面,深入詩的意境,獲得美的具體感受。

3.抓住詩人這個表達感情的符號。要把握詩人用什麽樣的意象和意境來抒發感情,找出這種意象或意境所包含的典型意義,並以此為媒介,引起學生的聯想和想象。例如,教師在組織郭沫若《鳳凰涅槃之歌》(師範讀寫第三冊)的教學時,壹定要引導學生把握鳳凰的意象和鳳凰涅槃的典型意義,從而真正體會到詩歌是以鳳凰的傳說為基礎的,鳳凰“集香自焚,浴火重生”的故事象征著舊中國的毀滅和詩人的舊自我,新中國和詩人的新自我。

4.必要時,可以適當運用掛圖、插圖等輔助材料,以及幻燈圖片、相關視頻、朗讀錄音等現代視聽教學手段,通過圖片、音響等手段,塑造直觀、具體的事物形象。詩歌的飛躍使詩歌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內容,單靠語言是很難表達清楚的。及時恰當地運用上述手段,既能展現詩歌具體可感的形象,又能啟發學生對形象的形、色、聲進行直觀合理的聯想,從而補充詩歌飛躍留下的“空白”。

總之,在詩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有利因素,把握詩歌語言的特點,幫助學生消除情感、時空、邏輯的障礙,努力拓展濃縮的詩歌含義,補充減少的成分,焊接省略的過程,連接跳躍的情感,彌補詩歌中的行與節之間的內心感受,再現詩歌的形象和畫面,讓學生自然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