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精神遺產與日月同輝。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蔡景泉認為,屈原不僅是中國第壹位偉大的詩人,也是中國第壹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也是對中國歷史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歷史偉人,被公認為中國詩歌之父、中國詩魂、中國魂、民族魂。從端午節的起源來看,它並不是為屈原設計的,但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屈原逐漸成為我國端午節祭祀活動的主角。他感慨道:“端午節、元旦(解放後改稱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三大傳統節日,壹個國家、壹個民族的重大傳統節日,居然變成了紀念壹位詩人的節日。這種文化現象在世界歷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65438-0953年,屈原與哥白尼等文化巨人壹起,被世界和平理事會命名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壹。在汨羅江畔奉獻了兩千多年後,這位被中國人世世代代紀念的詩壇巨星、歷史偉人,引領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梁啟超曾說,如果生在中國,不讀不懂楚辭,就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蔡井泉說,幾千年來,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滋養了壹代又壹代中華兒女和壹批批民族精英、文化精英,創造了輝煌的歷史文化。作為我們民族龐大而珍貴的文化遺產,今天,我們仍然以這樣壹種傳統而隆重的方式紀念這位偉人,讓我們和我們的後代永遠繼承和發揚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創造更加燦爛的文化和歷史。
屈原人格範式的當代意義
長江大學文學院孟教授認為,屈原的人格精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極力倡導的理想範式,主要表現在政治理性、道德精神和詩性智慧三個方面。他是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偉人,孕育自楚文化的土壤,他的精神已經融入到我們民族的心理素質、審美意識、倫理觀念等各個方面,對後世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武漢大學教授李中華說:“今天,我們隆重紀念屈原,不是為了懷舊,而是以當代人的視角,重新認識和發掘屈原文化和精神中具有啟發性的東西。”他認為,兩千多年前,屈原的政治思想和崇高的政治抱負仍然值得我們重視和繼承。比如他對人民的關心和關懷,無論是作為統治階級的壹員還是流亡在外,他總是關註人民的生活狀況,再次同情人民的苦難;還有他的法律思想。在他的政治主張中,他迫切希望國家能夠按照法治向前發展。再比如他主張選賢任能,反對任人唯親,提出不論人的地位如何,任人唯賢不限。這些政治思想構成了屈原人文理性的核心,也是他的美國政治理想的體現。
“路漫漫其修遠兮,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李中華強調:“屈原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不是僵化的教條,而是他頑強的求索精神,表明他試圖在更廣闊的歷史空間和更大的文化視野中探索人類存在的社會形態,探索人類精神棲居的理想模式,探索他心目中的美國政治目標及其實現途徑。他雖然失敗了,但他的精神永遠不會被抹去,對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設和社會建設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愛國主義旗幟的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