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抒發邊防戰士鄉愁的詩歌

抒發邊防戰士鄉愁的詩歌

李白《關山月》賞析

[原詩]

月亮從山上升起,在雲海的無限陰霾中。

浩蕩風吹萬裏,過玉門關。

當年,漢兵直指山路,吐蕃覬覦青海廣闊的領土。

這是歷代戰亂之地,很少有士兵能活下來。

士兵們轉過身,望向邊境,帶著渴望的眼神想起了家。

士兵的妻子望著高塔,哀嘆何時才能見到遠方的親人。

李白的《關山月》繼承了古代樂府的老題材,刻畫了壹幅蒼涼無邊的月夜畫卷,將關山邊塞風光和守邊將士的思鄉之情融入月夜高樓之中,表達了詩人對招賢納士的關懷和對和平的向往。

前四句就像影視文學的蒙太奇,將“詩意的話題”壹壹融化。“關”、“山”、“月”是三首既獨立又相互聯系的詩,奠定了全詩的蒼涼基調。“月”,出天山的雲,是壹片廣闊、壯闊、壯麗的雲景。“風”,漫天大漠的北風,如虎嘯狼嚎,吹遍玉門關,聲勢何等浩大,異鄉何等洶湧。詩人巧妙地用“長風”將“關”與“嶽”有機地聯系起來,使人想起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長征未歸”的詩句。月亮還在,關隘還在,歷代守護長征的將士們壹去不復返了。無休止的戰爭什麽時候會停止?因此,詩人生動地渲染了“長風、嶽明、天山、玉門關”的遼闊無邊的意象,創造了壹種壯美卻又蒼涼悲壯的意境。讀之使人想起名句“漢海枯冰寒,愁雲慘淡,萬裏凝”(的《白雪歌·送別田書記吳歸家》)。詩人通過對邊塞巨幅畫面的描寫,為下方期盼家鄉的戰士編織了壹個“鄉愁”情結。

中間四句在景物描寫的基礎上表達了“既然歷史上沒有壹次著名的戰役把它所有的戰士都送了回來”的主題。“中國人走鄧白路,韃靼人看碧波灣”,詩人引用典故,疊加在“關山”的自然邊塞風光上,印出了壹幅軍人上戰場的壯麗景象。據史書記載,漢高祖劉邦率兵出征匈奴,在鄧白山(今大同西)浴血奮戰,劉邦的士兵被匈奴圍困了七天七夜。而綠灣壹帶也是唐軍和吐蕃連年征戰的地方。這種歷朝歷代無休止的戰爭,使得參戰的士兵在家鄉幾乎無法生存。正如高適《涼州詞》中所描述的“酒醉沙場不笑,自古幾番戰”,是戍邊將士的最好寫照。那無奈的壹飲,或許會成為未來戰場戰鬥的最後告別。這種痛苦的心情只能通過喝醉來解決。而“韃靼軍隊凝視著海灣藍色的海水”是歷史的見證。

最後四句描述了士兵們“回首往事”的悲傷心情。“守客”“思鄉”滿懷心事,望著邊塞荒涼的景色,臉上的愁容難以言表。我想家裏高樓裏的老婆、白發媽媽、瘦子玩,也壹定是站在這冰冷的山下樓前或折柳吧。他們擡起頭,想到了“我”,壹個可能永遠活不下去的招聘人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似乎聽到了他們憂郁的嘆息。在這裏,詩人把軍人和家屬的思鄉之情融進了廣闊無垠的風景裏,讓風景因情而怨,又讓情因景而更傷。在這種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裏,我們感到蒼涼而深邃。

縱觀全詩,李白以廣闊深邃的畫面表達了保衛人們鄉愁的意境,這其實是詩人廣闊胸懷的自然流露。如果說李白的詩大多用“月”、“遊”、“酒”來泄私怨,那麽這首以“關”、“山”、“月”為詞的詩,則表現了他關註民生、體恤他人的另壹種情操。這首詩,氣勢磅礴,意境深遠,讀來悲壯悲壯,正如任華在《雜言寄李白》中所說的“逸之易,清高,明其誌,驚其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