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散文的分類是具體的

散文的分類是具體的

散文可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議論散文。

1.敘事散文

以敘述人、事、景為主的散文,稱為敘事散文。

就敘事而言,散文所描述的事件並不要求情節完整,更不要求曲折變化,小說對敘事的要求遠高於散文;另外,散文在敘事時需要充滿情感,而小說的情感主要是通過人物來體現的,不需要作者表達清楚。就作者而言,小說需要努力塑造典型人物,這些人物都是作者虛構的。另壹方面,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實的人和事的基礎上進行切割加工的,註重人物的寫意描寫。

散文可分為筆記散文和作家散文。

以筆記為主的散文,以事件的發展為線索,強調事件的敘事性。可以是有始有終的故事,比如許地山的《花生》,也可以是幾個片段,比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潭印月》。作者真摯的感情傾註在敘事中,這是與小說敘事最顯著的區別。

以記人為主的散文,全篇以人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粗略的勾勒,強調人物的基本氣質、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人物真實與否是他們和小說的區別。

4.抒情散文

主要用來表達作者主觀感情的散文稱為抒情散文。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與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更富情感、想象力和詩意。

抒情散文主要運用象征、比喻、擬人的方法,通過外在的形象描寫來傳達作者的感情,所以借景抒情、表誌是這類散文中最常用的方法。

3.議論文

以表達觀點為主的散文叫議論散文。它不同於壹般的議論文,以事實和邏輯為依據,而以文學形象為主。這是壹篇文學議論文。

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嚴密的邏輯;既要以情動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於壹爐,融政治理論與文藝於壹體。魯迅的雜文和陶鑄的《松樹的風格》都是典型的雜文。

擴展數據:

散文特色

形散而神聚:“形散”不僅指題材廣泛、寫法多樣,還指自由不拘壹格的結構;“靈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貫穿全文的線索。散文作家和作家只是表面現象,從根本上說,他們寫的是情感體驗。情感體驗是“不可分割的神”,而人和事是可有可無的,或多或少是“分散”的“形”。

“形散”主要指散文取材廣泛、自由,不受時空限制;表現手法不拘壹格:可以描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可以以物傳情,可以發表評論,作者可以根據內容的需要自由調整和變化。“走神”主要來自散文的立意,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麽廣泛,表達方式多麽靈活,都是為更好地表達主題服務的。

意境深:註重作者生活感受的表達,抒情性強,感情真摯。

作者借助想象和聯想,由淺入深,由實入虛,依次書寫,可以將感情融入景物,寄情相助,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合壹,表現出更深刻的思想,使讀者理解更深刻的道理。

美麗的語言:所謂美麗,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也是美麗的),生動活潑,富有音樂感,文筆如涓涓細流,叮叮當當,娓娓道來,真摯真摯。所謂簡潔,就是散文的語言簡潔、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能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人物的場景,表現出深遠的意境。散文力求把風景寫得仿佛就在眼前,把感受寫得令人耳目壹新。

散文被譽為“美麗的散文”,它不僅有靈性的觀點和優美的意境,而且有清新雋永、樸實無華的文采。經常閱讀壹些好的散文,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開闊視野,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還可以學習選材、策劃版面、遣詞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