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幼兒園中秋主題活動教案

幼兒園中秋主題活動教案

作為壹名教學工作者,通常要求他寫壹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計劃。應該怎麽寫教案?以下是我收集到的幼兒園中秋主題活動教案(選7份)。歡迎分享。

幼兒園中秋主題活動教案1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知道中秋節的由來,知道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事老師共度假期的快樂。

3.探索和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和特點。

4.體驗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的美好感覺。

5.了解節日的時間、由來和習俗,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孩子自帶月餅,PPT

活動流程:

壹、兒歌引出中秋節

1,《小船》月亮是彎曲的,像壹只小船,搖啊搖,越搖越圓。

月亮是彎曲的,像壹個銀盤,轉啊轉,轉啊彎。

2.了解童謠的內容(1)童謠裏的船真的是船嗎?(不)(2)這是什麽意思?(月亮)(3)展示圖片(月亮)。孩子們什麽時候能看到月亮?他們都看過了嗎?(晚上看到的)月亮是什麽樣的?月亮什麽時候是圓的?

二、向孩子介紹節日關於中秋節的由來,讓孩子知道中秋節是在農歷八月15。

在古代,人們把壹年分為四季。八月恰好是秋季的壹個月,稱為“中秋節”,八月十五日是這個月中間的壹天,所以它被稱為中秋節。這壹夜,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水果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壹樣圓圓滿滿。

3.欣賞故事,聽“月亮姑娘做衣服”的故事,明白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麽月亮姑娘的衣服穿不下?

月亮女孩做衣服

到了晚上,月亮姑娘出來了,又細又彎,像小女孩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就撕了壹片雲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個裁縫做件衣服吧。

裁縫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後來取。五天後,月亮老師的體重增加了壹點,像壹把彎曲的鐮刀。她來拿衣服。這些衣服真的很漂亮,但是太小了,扣不上扣子。

裁縫決定給她做壹個新的,又量了壹遍,讓她五天後來取。五天過去了,月亮老師增加了壹點體重,像船壹樣彎曲。她來拿衣服,衣服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女連壹套都穿不上。

裁縫臉紅了,說:“我得重做。”五天後,月亮老師來拿她的衣服。當裁縫看到月亮老師變圓了,像壹個圓盤時,她吃了壹驚:“啊,妳又胖了!”裁縫嘆了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妳的身材不準,我沒法給妳做衣服。”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所以還是穿不合身的衣服。妳,白天太陽出來了,她都不好意思出來。她只在晚上悄悄出現。

第四,談話味道:

1,中秋節吃什麽?

2.分享:

* * *享用自己的月餅和水果。

(1)老師:妳知道人們怎樣慶祝中秋節嗎?我也知道小孩子愛吃月餅。今天大家都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請大家介紹壹下妳們的月餅。

(2)老師簡單總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給我打月餅》和音樂《春江花月夜》,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共度佳節的快樂。

幼兒園中秋主題活動教案2活動目標:

1,享受精美月餅盒,體驗中秋快樂。

2,玩月餅盒,有發現探索的欲望。

3.願意積極參與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簡單了解節日的由來,知道它的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各種月餅盒

活動流程:

1,展示月餅盒

(1)請告訴孩子們我的月餅盒是什麽樣的。它從哪裏來的?

(2)我的月餅盒和別人的有什麽區別?

2.說說月餅盒

(1)我的月餅盒是什麽樣的?

(2)我應該把我的月餅盒做成什麽樣子?

(3)我和誰玩,和誰的月餅盒交朋友?變成什麽?

3.玩月餅盒

引導孩子用各種月餅盒進行搭建。

幼兒園中秋主題活動教案3設計意圖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代表著團圓和吉祥。中秋節有許多精彩的傳說、故事、兒歌和詩歌。對於剛入園的小孩子來說,他們對中秋節的意義和傳統習俗了解不多。但是,孩子每年都有吃月餅的經歷。因此,我們可以以孩子能觸摸到的月餅為出發點,以“快樂”為中心點,讓孩子願意和老師、同伴、家人壹起體驗節日的快樂,這樣就可以設計“月餅真的很多”這個主題活動。

主體目標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習俗,知道中秋節是中國人的節日。

2.能夠大膽地和同伴交流中秋節的快樂感受。

3.試著用各種方式表達中秋節時的熱鬧場景。

主題墻環境

老師們制作生動可愛的動物坐在火車上看月亮的圖片。孩子們會貼上中秋節和家人在壹起的照片(比如壹起吃月餅,壹起賞月等。)在火車車廂上。

交互式墻壁環境

(1)“月餅餡料全”:展示月餅的餡料(如水果、蛋黃、瘦肉等。)有圖有物。同時開辟“妳吃過哪些其他口味的月餅”專欄,讓孩子和父母壹起尋找。

(2)以漫畫月亮畫的形式表現月亮的變化。

相關區域融合

(1)圖書館區:制作中秋節起源的故事圖片,裝訂成冊。

(2)美術設計區:放入月餅、燈籠等制作中秋食品的材料。

(3)表演區:提供壹些布條、紙棒給小朋友表演舞龍;提供壹些關於中秋節的兒歌和音樂。

幼兒園中秋主題活動教案4活動目標:

1,我知道月餅是中秋節的食品,有各種口味。

2,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3.和同伴壹起體驗分享月餅的快樂。

要準備的活動

孩子每人帶壹塊月餅(品種不同);老師準備壹塊蘇式和廣式月餅和壹把水果刀。

重要和困難的活動

重點:了解月餅的各種風格。

難點:用語言表達。

活動過程

1,自由觀察盤中月餅,與同伴交流。

老師:盤子裏有什麽?我們通常什麽時候吃飯?他們是什麽樣的?聞起來怎麽樣?

2.觀察蘇式月餅和廣式月餅的餡料,我們知道月餅有各種口味。

(1)老師:妳猜,這兩個月餅裏面的餡料是壹樣的嗎?(進壹步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引導孩子觀察切好的月餅,知道月餅裏有各種餡料。

(2)老師:仔細看看月餅裏面有什麽?妳吃過這些口味的月餅嗎?告訴我它們是什麽味道。

3.擴大閱歷,介紹妳見過或吃過的月餅。

老師:妳吃過什麽樣的月餅?給我們講講他們吧。

4.品嘗月餅,體驗與同齡人分享的快樂。

引導孩子明白月餅是中秋節最喜歡的食物。

幼兒園中秋主題活動教案5活動目標:

1.嘗試用團圓、展平的方式制作“月餅”,用輔助材料印制圖案。

2.快樂地參與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體驗準備:孩子認識月餅。

材料準備:汙泥、泥板、塑料娃娃;小盤;供孩子玩超市遊戲的貨架;制作月餅的視頻。

年輕的生活很重要也很困難

重點:了解月餅的制作流程。

難點:掌握團圓和壓扁的技巧。

活動過程

1.營造超市環境,激發孩子制作“月餅”的興趣。

老師用和“娃娃”的對話介紹:班裏的“超市”要賣月餅,需要小朋友幫忙制作。

2.轉移孩子已有的經驗,引導孩子交流討論。

老師:我們都見過月餅。誰能告訴我們他們長什麽樣?它是如何制作的?

3.觀看視頻並了解如何操作。

先讓孩子認識材料和工具,知道怎麽用;然後,看視頻了解月餅的制作過程。

4.引導孩子嘗試自由制作“月餅”。

老師巡回指導孩子掌握團圓和展平的方法,提醒孩子按壓時不要用力過猛,圖案要清晰。

5.請孩子們享用他們自己的“月餅”

老師引導孩子觀察形狀好、圖案清晰的“月餅”,讓孩子送到“超市”,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擴展

打造“月餅”展示平臺,將孩子做的“月餅”進行分類。

幼兒園中秋主題活動教案6活動目標:

1,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孩子大膽,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

了解制作月餅的流程,練習組、壓、揉、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節的歡樂氣氛,體驗自己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實物月餅和音樂(爺爺給我打月餅)請食堂師傅準備月餅的面團、餡料等材料,各種形狀的月餅卡。

活動流程:

唱歌(爺爺給我彈月餅的歌)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1.師生對話:剛才,我們唱了壹首歌(爺爺給我做了月餅)。孩子們,妳們吃過月餅嗎?(是)妳吃的月餅是什麽形狀的?是什麽味道的?裏面有什麽?(冰糖、紅綠絲、花生)等。

2、展示不同形狀的月餅給小朋友看,問:小朋友,妳願意為妳喜歡的人做壹個甜甜的月餅嗎?現在老師會教妳怎麽做月餅。

3、老師壹邊演示月餅的做法壹邊解釋:

←1 \8592;先揉面團,再揉面團並用手壓,然後包餡,壹手托住皮,另壹只手沿著皮的邊緣包捏。

< 2 >將包好的面團放入模具中,壓壹下,敲出來。

< 3 >將準備好的月餅放入廚房的蒸籠中蒸熟。

4.孩子們自己做老師巡回指導,教孩子們團、壓、揉、刻、印等技能,指導孩子們制作各種形狀、圖案各異的月餅。

5.帶領孩子唱歌:壹邊放月餅的歌,壹邊把自己做的月餅放進廚房的蒸籠裏。

6.師生壹起玩遊戲,等著欣賞自己的作品,體會成功的喜悅。

老師的解釋:這個班的老師給妳帶了很多月餅卡。妳想知道這些卡片是什麽形狀嗎?那是什麽顏色?給每個孩子壹份,讓孩子觀察並大膽說出什麽形狀和顏色。

7.做遊戲:(用圖片進行二次分類)老師拿兩個紙箱當汽車,讓孩子先把大小不壹的圓形月餅放進壹輛汽車,再把大小不壹的方形月餅放進另壹輛汽車,然後讓孩子把大小不壹的圓形月餅分別給兩只小動物(小貓和兔子),再把大小不壹的方形月餅給(小熊和小鴨)。

8、小朋友做操:迅速把豬店的月餅放在車上,老師給小朋友解釋清楚:月餅的形狀要和車身上的標識壹致,然後把月餅送到小動物的家裏。

9.把妳做的月餅帶回家。

總結與反思:

月餅是孩子們喜歡的壹種食物,所以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孩子們的興趣很高,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得到發揮。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創造的過程中,老師大膽放手,讓孩子自由發揮,自己解決問題,鍛煉孩子遇事思考的習慣。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孩子大膽動作。

幼兒園中秋主題活動教案7壹、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是每年農歷八月十五,體會民族節日的快樂。

2.了解簡單的節日習俗和相關民俗。

3.吃月餅,體驗分享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月亮變化的圖片;

2.嫦娥奔月的民間故事視頻;

3.給每個孩子準備半個月餅。

三、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通過童謠《月亮姐姐》),讓孩子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是我國的壹個民間節日。

2.中秋節也被稱為團圓節。告訴我關於中秋節人們的活動。問:妳是如何度過中秋節的?答:比如中秋節晚上,壹家人壹邊賞月,壹邊吃月餅,放煙花,玩燈,壹家人團團圓圓。妳喜歡中秋節嗎?為什麽?

3.觀看民間故事“嫦娥奔月”的視頻,讓孩子了解關於中秋節的民間傳說,師生討論故事。

4.觀察月餅,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分享快樂。

活動反映:

這項活動讓孩子們通過民俗、民間傳說“嫦娥奔月”以及觀察和分享月餅來了解中秋節。這項活動有兩個缺點:

1,配合童謠《月亮姐姐》,月亮變化的圖片由單張圖片改為電子圖片在幻燈片上呈現,更加科學生動。

2.中秋節的意義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在第二和第三部分的過程中,要註意理解中秋節也叫團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