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如何養成聽手抄報的習慣

如何養成聽手抄報的習慣

最近發現班裏的孩子特別浮躁,最外在的表現就是沒有安靜“聽”的好習慣。不管是聽老師講還是聽別人講,大家都喜歡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其余同學聽不清楚,造成課堂紀律混亂。我對這種現象感到焦慮。想了想,我更註重孩子上課“聽講”習慣的培養,在壹天的活動中設計了幾個“節目”,培養孩子安靜聽講的好習慣:

壹、早間談話“說新聞”

每天早上我們談話的時候,我都會留十分鐘給大家“講新聞”。我給孩子們定了壹個每天要完成的任務——晚上六點看東方衛視的《媒體搜索》,選擇壹個妳覺得第二天最有意思的新聞片段來聽。我告訴他們,“媒體搜索”匯集了世界各地最有趣的新聞,讓我們知道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孩子們很感興趣。每天他們都會認真看節目,為第二天的新聞做準備。

在這短短的十分鐘裏,我時刻提醒他們做壹個文明的觀眾,要尊重主持人,安靜的聽新聞,每天設立壹個“最佳新聞獎”,讓文明的觀眾做壹個小評委。過了幾個星期,發現效果還是很明顯。榮耀棒上的花壹點壹點增多,孩子們對“說”的興趣與日俱增,“聽”和“評”的能力也發展得不錯。

二、下午茶前的“悄悄話時間”

每天下午體育活動後,發現孩子都很浮躁。從活動開始到中午前的短短五分鐘,我設計了壹個“悄悄話”。這個小細節不僅可以調節他們活動後的興奮程度,讓他們安靜的吃飯,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聽講習慣。

我每天邀請五個孩子跟老師交頭接耳,然後老師或者孩子自己表演手語,讓大家用動作和嘴巴猜他說了什麽。別人表演的時候,教室裏很安靜,孩子們認真聽,認真看,生怕漏掉壹個字。孩子很喜歡這個小環節。他們認為這是壹個安靜的遊戲。在這個遊戲中,每個孩子都體驗到了分享和傾聽的樂趣。

每天十五分鐘,不僅讓大家學到了知識,還鍛煉了孩子的說和聽的能力。在課堂上,他們打斷別人的壞習慣有了很大的改善。我想也是感謝這短短的十五分鐘吧!

/article.php/4314

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

點擊:6192

本文標簽Tag:傾聽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明確指出:“註意對方的發言,可以理解日常用語”“培養幼兒註意傾聽的習慣,發展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重視兒童表達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而忽視兒童聽力習慣的培養,從而影響兒童語言的發展。那麽,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呢?

壹、精心設計教學語言,激發孩子傾聽他人的興趣。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老師給孩子們講故事的時候,所有的孩子都全神貫註,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究其原因,壹方面是故事的內容、角色、情節吸引了孩子,另壹方面是老師抑揚頓挫、生動傳神的敘述,加上動作、表情吸引了孩子的註意力。因此,為了培養孩子的聽力習慣,教師應該在精心設計教學語言上下功夫,讓教學語言簡潔、甜美、充滿童趣。

比如《搖籃》這首詩,是壹首短小精悍,富有想象力,充滿童趣的詩。教這首詩的時候,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第四段是帶起來教學的,老師手裏拿著壹個娃娃,壹邊輕輕拍著壹邊唱搖籃曲,然後問彈它的幼師。媽媽用什麽搖寶寶睡覺?這就引出了詩的內容:“母親的手是搖籃,搖著嬰兒,輕輕地唱著,嬰兒睡著了。”然後老師領著孩子們壹邊讀詩,壹邊學做爸爸媽媽。孩子們興奮不已,都成了優秀的小“媽媽”和“小爸爸”。讓孩子學會做星星、魚、花的媽媽,最後讓孩子學會編織。整個教室氣氛活躍。如果老師按照當時的詩歌順序,讓孩子從頭學第壹段,“藍天是搖籃,搖著嬰兒。白雲輕輕飄,小星星睡著了。”孩子無法理解藍天怎麽成了搖籃,第四節提出來學習。正是因為孩子非常熟悉,有親身經歷,孩子壹下子就理解了詩歌的內容。在此基礎上,讓孩子用遷移的方法學習第壹、二、三節,孩子會

第二,教師以身作則,用榜樣的力量影響孩子去傾聽。

身教重於言教,這是每個老師都心知肚明的壹個道理,但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老師很難真正做到這壹點。妳應該培養孩子有認真聽講的習慣。當然,妳首先要有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記得有壹次,我讓我班的東東小朋友上來給全班同學講故事。他講了壹個叫火箭龍的故事。那天因為某些原因,我沒有認真聽講。可能是因為東東講故事的時候聲音有點太輕了吧。東東講完故事後,坐在後排的陶傑小朋友站起來說:“老師,東東聲音太輕,我沒聽清楚。老師,妳把故事講清楚了。”別的孩子也附和,我當時就驚呆了。我沒有仔細聽東東剛才說的話。怎麽說呢?我臉紅了,只好說:“那個老師今天要講壹個小馬過河的故事。”孩子們當然沒註意到我臉紅了,只好壹個個認真聽我說。但是,我發現陶傑的孩子們臉上都不高興,還在嘟囔著:“講火箭龍的故事挺好的,但是壹會兒不說真的很無聊。我不想聽小馬過河的故事。”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如果我當時認真聽講的話,我就能非常抑揚頓挫、聲音洪亮地向全班小朋友復述東東的故事了。是我的錯誤導致了陶傑今天的表現。在孩子聽的時候要求孩子認真聽妳講故事,他們心不在焉,真的很不公平。

這件事讓我明白了,早上孩子們來公園的時候,我會給妳講昨天爸爸帶他去公園的那壹幕。午飯後,孩子們給妳講壹個他們夢見或自己編的故事...妳要認真聽,哪怕孩子的話很啰嗦,沒有條理;即使妳聽了很久,聽不出孩子在講什麽,妳也要微笑,裝出很認真很入迷的樣子,時不時為孩子加油,時不時做出妳豐富的表情,讓孩子覺得老師在認真聽他講,很認同他的故事,為他的故事加油。這樣他會逐漸建立起說話的自信心,他會說得越來越好。同時,老師和同伴講的時候,他會講得更好。

三、創造良好條件,運用各種方法引導孩子傾聽。

我們說孩子良好的聽講習慣不是壹朝壹夕能養成的,有時候會有壹個循環的過程,就是今天很認真地聽這個故事,明天不認真聽那首詩。所以作為老師,要堅持持之以恒,循序漸進的原則,采取多種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方法,引導孩子去聽,讓孩子慢慢養成認真聽講的好習慣。以下方法可用於指導:

(1)遊戲方法:玩“傳消息”遊戲,老師想到壹句話,在第壹個孩子耳邊嗅壹嗅,然後告訴他,讓孩子壹個壹個傳下去,傳給最後壹個孩子。讓他站起來說妳聽到了什麽。玩這個遊戲的時候,前壹個孩子告訴妳的時候,妳壹定不能心不在焉。仔細聽,記住這句話,再傳給下壹個孩子,從而訓練孩子的聽力。再比如玩壹個“請猜猜我是誰”的遊戲,讓孩子聽來分辨同齡人的語氣。這就需要孩子平時註意聽班裏孩子的語氣,玩遊戲時註意聽辨,才能猜得準。

(2)點評法:壹般孩子答完後,老師總會問:某某孩子答得好嗎?孩子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好,不好。有的孩子根本不聽,他也說:好,壞。於是我把我的問題改成了這個:“某某小朋友哪裏發錯音了?”“妳在哪裏學習特別好?”“哪個字讀錯了?”這樣,孩子壹定要認真聽。如果妳不認真聽講,妳就不能回答老師的問題。當然,老師壹定不要忘記在孩子答得好的時候表揚和鼓勵,這樣才能再次激發孩子的聽講興趣,養成良好的聽講習慣。

(3)設置懸念法:幼兒好奇,如學習兒歌《學樣》。老師問:孩子走路跟誰學,坐著跟誰學,唱歌跟誰學,妳聽完兒歌就知道了。孩子好奇心強,求知欲強,讓孩子帶著懸念和尋求答案有意識地去聽,激發了孩子聽的興趣,激起了他們聽和知道結果的欲望。

(4)求異法:如進行模仿活動,臨摹《我是三軍統帥》這首詩時,鼓勵幼兒使之與他人不同。抄寫時,要求孩子在別人編輯編者按時認真聽,編者按後妳不能再編輯。孩子在這種要求下自然會註意聽。

(5)故意念錯:孩子學過壹些東西,如詩歌、故事等,要經常復習,以免忘記,以達到學習新東西的目的。所以,在課余時間,我經常和孩子壹起背誦我學過的詩詞和故事。當我想背誦並告訴他們時,我故意背誦並出錯。當孩子們發現老師有錯誤時,他們都會改正。這種方法效果很好,因為如果妳不認真聽講,妳根本不會幫老師糾正。只有認真聽講,對正確答案了如指掌,才能有針對性的指出改正。這樣既鍛煉了孩子記憶的準確性,又培養了孩子與老師和同齡人交流的能力,還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就像蓋房子壹樣,聽是學習和說話的“基石”。實踐證明,孩子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後,說話的能力會得到提高。在教學活動中,孩子只有積極聽,積極說,語言表達能力才會提高。

/article.php/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