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3月1958日《人民日報》的壹個頭條:
馬蕭蕭對雲的勝利(引用題目)
最可愛的人回來了(主題)
看完這個問題,壹種自豪感從心底升起!人們不得不佩服《人民日報》的編輯為報道中國人民誌願軍從朝鮮凱旋而歸的消息做了多麽出色的標題啊!她引用了杜甫名作《車店》中的第壹句話:“汽車踉蹌,馬蕭蕭……”短短六個字烘托出中國人民誌願軍雄壯凱旋的場景,讓人如臨其境,讀完之後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和贊嘆!
例如:
知不知道,知不知道,綠消紅瘦(主題)
持續的陰雨損害了杭州著名花展上的壹些花卉(字幕)
(1999 3月11潛江鮑曉)
這篇報道主標題的高明之處在於它模仿了“妳知道嗎?”出自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的夢?妳知道嗎?應該是綠色的,胖瘦相間。“這種惡搞不僅符合新聞的內容,也展現了美麗的花朵在雨中淋濕後的可憐狀態。這樣標題更靈活,既符合文意,又頗具新意。這就是巧妙地運用戲仿這種修辭方法,模仿古詩名句,運用古典文學中情景交融的方法,為標題營造意境之美。
例如:
長江滾滾東流,河水渾濁,令人擔憂。
(《楚天都市報》,2002年2月4日)
顯然,這是壹條關於生態環境破壞的環保新聞。作者通過引用詩詞,慢慢勾勒出壹幅關於長江的畫卷,氣勢磅礴,壹望無際。可惜長江的水已經變得渾濁發黃,給讀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反差。《滾滾長江》氣勢磅礴;濁浪決堤,心中滿是憂慮!另壹部《東去之死》,不禁感慨古今巨變,反差何等強烈,引起了讀者強烈的心理* * *。
例如:
垃圾山,垃圾山,給居民造成了極大的痛苦。我想知道什麽時候搬家?
臭水,臭水,流到大街小巷,行人無不擔心!
(2001 2月21長江日報)
題目仿照白居易的《長相思》詩“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孤獨頭。吳山有點難過。思長恨長,恨到該還的時候。月明人倚樓。”戲仿的運用,讓讀者生動地感受到垃圾無人化處理對當地居民的嚴重危害,讓這個標題更加生動。同時,重復和押韻的運用使人讀起來很流暢,給標題增添了活潑的氣氛。
問渠何處清,故有錢塘流水(主題)
如今西湖壹天能獲得10萬噸活水(小標題)
(1981光明日報5月9日)
這個主標題是對宋代賈珠《讀書隨想》中“半畝方塘開,天有雲* * *的戲仿。問渠何處如此清,因有活水之源。”這個標題貼切生動地展現了西湖註入自來水後的情景,波光粼粼、天水壹色的奇妙景象仿佛浮現在讀者眼前。標題與前人的詩句貼切自然,給人以形式和意境上的美好感受。
例如:
蘭佩,子菊,黃丹,錢進,尋找壹件紅色的禮服,誰將是這對夫婦的婚紗?
(1995年6月2日中國青年報)
這個標題反映的消息是,今天的新娘子趕上了好日子,漂亮的紅玉衣不再是自己做的,而是幾千塊錢買的。詩詞的靈活運用使標題韻味十足,含蓄寫意,色彩對比強烈,音韻美豐富。他謳歌社會進步發展和層出不窮的新事物的昂揚心情不是不言而喻的。其間,提出壹個問題,富有想象力,詩情畫意、詩情畫意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回味無窮。
另壹個例子是:
即將到來的廣州花市(引題)情況如何
為君報春訊今年花比去年紅(主題)
(1982 65438+10月22日羊城晚報)
題目中引用的壹首詩,讓人感覺春意盎然,情意綿綿。可以說因為這壹筆,繡的精彩,題的豐滿。
例如:
春風讓遠方的顧客沈醉,把商店當成自己的家(主題)
鎮江餐廳的待客之道果然名不虛傳(小標題)
(文匯報,1982,12,10)
這裏的主題是從宋代詩人林升的詩《臨安府》演變而來的,“暖風使人醉,把杭州當作汴州”。語調抑揚頓挫,朗朗上口。新聞配這個標題,新意十足,趣味陡增。
從這個角度來看,通過運用戲仿句,將古典詩詞巧妙地融入新聞標題中,生動地闡述了新聞事實,突出了新聞主題。那些融合了詩歌,借鑒了繪畫的藝術技巧和詩歌的情境意蘊的新聞標題,給讀者帶來了美好的美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新聞標題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