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發展早,所以沒有長篇史詩吧?
為什麽漢人沒有長篇史詩?1,政教合壹,儒家思想的影響,都帶有神話和宗教色彩。中國早期雖然有創世神話(如女媧、盤古),但沒有完整的神靈體系(道教神靈體系是後來發明的),只是和希臘神話比較壹下。此外,中國宗教走上了政教合壹的道路。他們看重政治道德而非宗教,崇尚“帝王”和“倫理”而非鬼神。儒家的參與加速了神話的政治化和道德化。儒家思想是壹種反神秘主義,《聖子》沒有談到怪力的困惑。比如儒家把重葬的含義從祭祀死者(神秘主義)改為悼念親人(道德)。對了,在《伊利亞特》裏,我總覺得戰神阿瑞斯要負責...有趣的...2.不尚武的中庸農業文化的傳統史詩也叫英雄史詩,要說英雄就忍不住要講打對方耳光的故事。古希臘是壹個戰爭頻繁的小國。希臘人是商業民族,對外交流頻繁,而漢人是農耕民族,必須安居樂業,所以漢人不尚武。我們來看《伊利亞特》中對阿喀琉斯的壹段描述:┌———————————————懷著殺死傑出的赫克托耳的強烈願望,阿喀琉斯右手揮舞著長矛,槍尖閃爍著星星般的光芒,穿行在繁星點點的夜空中。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是海茨帕。他用眼睛掃視著赫克托龐大的身軀,尋找著最佳的攻擊地點,但他看到的是他全身的鎧甲包裹,那鮮艷的青銅鎧甲,以及殺死強大的普特洛克勒斯後脫衣搶奪的戰鬥儀式————————————————————————我家的分割線沒那麽可愛。讓我們來看看後稷壹生的成就:┌草豐美,黃而繁茂。實方實苞,實種實種。真發實秀,紮實又好。真正的乖巧栗子,就是有家室。└——————我家的分割線不是那麽可愛————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藏族和蒙古族作為遊牧民族,有史詩。如果史詩中沒有戰爭和冒險,只有民生的管理和莊稼的種植,這就有些雞肋了...想象壹下沒有商業任務,大俠們壹起聊天吹牛:忘了壹個:我和我的機油是有記錄以來最早的怪物獵人。羅摩(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主角):我為了救我的妻子殺了魔鬼。格薩爾王:說到殺死惡魔,哼,別忘了我。阿喀琉斯:我是壹個戰爭英雄。我用壹支長矛刺死了特洛伊的將軍。貝奧武夫(英國史詩《貝奧武夫》的主角):我殺了龍。齊格弗裏德(德國史詩《尼伯龍根之歌》的主角):我也殺了龍!後稷:我會種大豆和水稻。.....妳是認真的,對嗎?!這只能歸咎於當時沒有植物對抗喪屍。當然,漢族的詩並不都是溫良恭儉讓的,周文王之戰是《易》裏寫的,相比之下就少了。3.奇怪的是,中國的文字發展得太早了。較早發展人物的民族不適合史詩的發展。史詩原本是壹種口頭歌唱文化,類似於評書,後來被文人記載為詩卷。中國文字出現的比較早,文字記錄和口頭唱法是相互排斥的(好的記憶不如不好的文字記錄)。用來記錄英雄和祖先功績的是“史書”而不是“史詩”。同時,在較早出現文字的民族中,理性思維和抽象思維的文化發展較早,這種思維方式是為散文而不是詩歌準備的。然而,我總覺得這不能說明楔形文字是很久以前的,也不能說明它是在哪棵樹上被遺忘的...= = = = = = = = =以下只是杜撰,只是開闊壹下思路。不信= = = = = = = = = = = = =詩歌的實用功能。《詩經》不是作為敘事詩傳唱的民間故事,而是民歌、祭祀歌、娛樂歌(如宴飲)的集合。其功能主要是表達情感,或者(被認為)具有某種神秘能力,敘事功能相對較弱。如果不是出於敘事目的(講故事或記錄歷史),不會太久。讓壹個巫師或音樂家在宴會上唱幾千行詩。這不是謀殺(不僅是歌手,還有觀眾)。= = = = = = = = = = =以上是編的。現在補不上了,拒絕跨省= = = = = = = = = = 4。中國詩歌的抒情傳統是短小、委婉、抒情。史詩需要詳細客觀的描述,這都是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