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裏?
白居易的兩首唐代名貴牡丹花詩
-原創作品
兩首珍貴的牡丹花詩
白居易[唐朝]
翰林院北堂花夏座
惆悵臺前的紅牡丹,只剩兩枝遲暮。
我想,明天早上刮風的時候,所有的花都應該被吹走,晚上,我憐憫這些虛弱但紅色的花,拿著火把去看牡丹。
新昌豆瓣石寨南華庭夏座
寂寞紅低至雨,隨風而散。
恩尼格瑪蒂奇落地時還是很失望,更別說摔在泥裏了。
——作品翻譯。
憂郁地看著臺階前的紅牡丹,傍晚只剩下兩朵殘花。
預計明天早上刮大風時,所有的花都將被吹走。到了晚上,我同情這些弱小但紅色的花,拿著手電筒去看牡丹花。
暮春時節,冷雨蕭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隨風飄落散落,再也沒有人關心她孤獨淒涼的處境。
即使是在謎壹樣的天氣裏,殘花落地時依然會感到惆悵,更何況在風雨中,落在爛泥爛土裏更是可怕。
-相關說明。
失望:傷心、沮喪、沮喪。壹步:壹步。
殘:枯萎。
明朝:明天。
衰落:枯萎,枯萎。紅色:指牡丹花。點火:手持火炬。
竇給氏,即竇義之,於元和八年為所取代。他家住在長安朱雀門大街東五街新昌廣場。
枯萎的紅色:枯萎的花。
離開鬥篷:壹個接壹個。殘花:叫殘花。
謎:壹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秋天:枯萎;褪色。
——作品鑒賞。
盛開的花季,素有國色天香之稱的牡丹花總是開得晚。當牡丹占據了春色,春花事件也就告壹段落了。歷代多愁善感的詩人,對傷春惜花這壹主題,樂此不疲。而白居易的《牡丹花二首》在無數首牡丹花詩中獨樹壹幟。人到花落才懂得珍惜,但這組第壹首詩就變態了。但在鮮花盛開時,卻想起了紅花雕謝、香氣褪去的那壹天,以“點著了火”的清新理念表現出對牡丹的無限憐惜,表達了歲月流逝、青春難留的深情。
全詩雖只有短短四句,但文氣跌宕,寓意層層深入。第壹句話開門見山,點明了問題的含義:“憂郁臺前的紅牡丹”,淡淡的壹筆,詩人的憂郁,庭院的雅致,紅牡丹,都生動鮮明。“惆悵”二字突兀而起,造成牡丹花似乎失敗的錯覺,立刻將讀者引入愛花的憂郁氛圍。第二句話就把意思改了:“晚了只剩兩個枝子了。”強調只有兩個枝椏在晚上會失效,讀者才知道院子裏的牡丹花還在盛開。“只有”和“兩個枝杈”語氣肯定,數字確切,顯示了詩人對花的細致賞析。只有仔細數完所有的樹枝,他才能得出如此準確的結論,只有“只有”如此細致,才能看出詩人對花的深情。這兩句自然簡單,沒有雕琢,只用起伏來營造寫意的效果。通過惜花的心理描寫,詩人在黃昏花叢下的纏綿深情,意味深長。
既然院子裏只有兩枝牡丹,似乎也沒必要這麽失望。然而,在相當關鍵的時候,它仍然是兩個分支。詩人看到了春天將從兩朵殘花中歸來的消息,他的擔心並非多余。“明朝的風應該是吹出來的”,語氣壹變,進壹步寫出了想象中的愛花情懷。明朝未必風大,“應”字也說明這只是詩人的擔心。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已經盛開的花朵隨時會被風雨摧毀。壹旦風起,“寂寞雕紅雨低,留衣殘破隨風散”,那種蒼涼與寒冷,真的讓詩人覺得無比。但即使詩人百般愛花,也擋不住春天的回歸,更別說阻擋突如其來的風雨。古人雲:“晝短夜長。為什麽不在燭光下旅行?”(《古詩十九首》)那麽,趁著花還沒有被風吹走,晚上起來看花,就相當於延長了花的壽命。更重要的是,在搖曳的火光下,垂死的牡丹變得越來越紅,越來越迷人,那種美麗而憂傷的景象,自有壹種妳白天欣賞不到的味道。全詩幾經波折,詩人對花的迷戀得到了充分的表達。至於花破之後詩人的心情,讀者不難體會。
第二首自解,說是寫在新昌竇公館南閣下。兩首詩的主題壹模壹樣,都是“惜”牡丹花,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前面那首“只剩兩枝晚”碩果累累,而這首已經是殘花敗柳,看起來有點慘不忍睹。詩是這樣開頭的:“孤獨雕零紅,雨下小,留衣殘破隨風散。”牡丹盛開的時候,當然不會受到冷落,但是壹旦花期過了,花萼低垂,冷雨蕭瑟,花瓣飄落隨風飛舞的時候,就不會有人來贊嘆她曾經的富貴嫵媚,也不會有人來關註她現在的慘淡處境。白居易用了“孤獨”這個詞,真實地揭示了其間的不幸。前壹個從“憂郁”入手,講了白居易愛花的無奈之情。這壹首從“孤獨”入手,點出了落花的冷境。這是壹個真正的三陪才能擁有的境界,絕不是那些附庸風雅、趕時髦的人所能想象和體驗的。其實那首關於詠物的詩,就是以詠物為基礎的。也許世界上永遠不會缺少善行,但真正需要的,往往是無人喝彩的雪中送炭。
接下來的兩句詩,“謎壹樣的還在他落地的時候失望,更別說落土了。”它詳細地描繪了暴風雨後落得滿地都是紅色的場景,用了壹種欲擒故縱、欲說還休的表現手法,竭盡全力地強調和渲染。首先,即使是晴天,落下的牡丹也會讓人感到無比的惆悵,然後再強調能看到什麽。當初含苞待放或對人微笑的花瓣,不僅已經失敗,還在風雨過後“落”在了“土”裏。那種恐怖和淒涼,只要有壹點愛。詩歌也在這種讓人不忍閱讀的情緒中,戛然而止。
白居易的這組詩壹出,就引起了後人的模仿。李商隱《醉在花叢下》:“客人深夜醒來後,甚至會拿著紅燭賞殘花。”比白居易的詩更優美含蓄,寄托了人們在雕零的花叢中去赴宴的哀愁,情調更悲涼迷茫。在蘇軾的作品中,高燭對面的花,和濃妝的美人壹樣嫵媚慵懶:“我怕花夜裏睡著,所以燃高燭,照紅妝。”(海棠)惜花的惆悵,融進了詩人飄逸滑稽的情懷。這兩首詩壹直以來都是人們比較推崇的,但後世的藝術成功卻是因為捕捉到了前人構思的精華。所以,當讀者陶醉於李商隱和蘇軾創造的美好意境時,不要忘記白居易用燭光照亮後人思想的貢獻。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河南新鄭人,祖籍太原,樂天、象山居士、醉陰人。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元稹* * *倡導新樂府運動,與劉禹錫並稱世界“白元”、“白柳”。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樸實通俗,被譽為“詩人魔術”、“詩人之王”。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死於洛陽,葬於香山。流傳至今的有白的《長慶集》,代表作有《長恨歌》、《炭人》、《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