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詩壹般是八句,五言律詩是四十字,七言律詩是五十六字。八句以上是長法,大部分是五個字,也有七個字,但不要太多。壹般只有四行絕句,所以字數只有正詩的壹半。五言絕句20字,七言絕句28字。
2.不同的分類和要求
絕句又叫斷句、斷句、斷詩。每四句,格律要求沒有格律詩那麽嚴格,壹般都是五言七語。被稱為五大奇跡、七大奇跡,偶爾也有六大奇跡。
3.句子的數量不同
絕句規定每首詩四句,而通常的韻腳規定每首詩八句。如果只有六句,就叫小律或三韻詩;8句以上,即10句以上,稱為排他律或長律。
押韻要求全詩押韻,押韻有限;第二、四、六、八句押韻,第壹句可以放或關,押韻的每壹句的字都是平仄的。上下句中有“平漲”和“平漲”兩種。另外,格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只是絕句的層次和水平沒有格律詩那麽嚴格。
擴展數據
1,格律詩的體裁演變
韻腳是現代詩歌的基本形式之壹(唐代以韻腳作為現代詩歌的通稱,也包括現代絕句,後來有所劃分)。它萌芽於沈約註重節奏和對仗的新體詩,萌芽於南朝齊永明時期,成型於盛唐初年,成熟於中晚唐。
齊梁體格律詩有三種類型:對比法(指所有詩句不互相粘合的格律形式)、粘律(指所有詩句互相粘合的格律形式)和混合律(指所有詩句互相粘合的格律形式),但對比法是主要的,這遠非完美的現代詩。
其中,從梁中後期到陳,還有殷鏗、、庾信、徐陵等人的壹些作品。與唐代的律詩非常接近。隋代的蘇陽、陸思道、薛道衡等人,結合南朝華麗的詞作和北方地區清新蓬勃的風氣,創作了壹些清麗健康的詩歌,為轉型期詩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絕句的體裁演變。
絕句源於漢魏六朝的樂府短章,其名稱可能來源於六朝文人的“對聯”。據文獻記載,六朝文人宴飲中有寫詩的風氣,每人寫四句五字,合成壹首全詩。如果把大家都做過的事砍掉,單獨做壹篇,就叫“絕活”,絕句的名字也由此而立。
四句話絕對獨壹無二的概念自然形成。《詩經》以來,大多數詩歌都是以四句為壹段。《詩經》中的詩多為四言四句,古人稱之為“壹章”。漢魏時期,四句詩整體很少,所以沒有必要把四句詩定義為詩歌名詞,也就是說四句沒有成為標準。
但在壹首長詩中,四句壹絕的創作方法就自然形成了。晉宋以後,由於民歌的影響,詩人喜歡模仿四句山歌,出現了大量的五言四句小詩。
到了齊梁以後,四句壹絕成為詩歌的規範,被賦予了“絕”的名稱。南朝的“斷句”、“短句”、“絕句”都是用來指五言四句的詩。
百度百科-絕句
百度百科-法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