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發現事實
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但有些事實需要壹雙敏銳的眼睛去發現和把握。正如法國美學家羅丹所說,生活中不缺少美。缺的可能是發現美的眼光。
著名記者、新華社社長郭曾說:“什麽樣的人不能當記者?什麽樣的人可以當記者?什麽樣的人能成為好記者?大多數人都能想到自己能做的事,但妳做不到就當不了記者。大多數人都能想到做到,妳也能想到做到。妳可以當記者,但不壹定是好記者。只有大多數人想不到,妳能想到,那妳才能成為壹個好記者。”
我國老壹輩著名記者蕭乾也說過,記者“和坐在沙發上的政治家、歷史學家不壹樣,畢竟是哨兵,甚至是偵察兵”。
敏銳的眼睛背後,是勤奮而有思想的大腦。外國新聞著作曾引用過這樣壹個例子:
壹位來到報社的年輕記者,被主編要求采訪某先生和某女士的婚禮。他提前為這次面試做了各種假設和更充分的準備。然而,當他當天去新郎家門口準備進去面試時,門衛告訴他,婚禮不會舉行了,因為新郎已經跑了。於是這位年輕的記者沮喪地回到報社,向總編輯報告了他采訪失敗的消息。主編聽後大呼:新郎跑了不是比原定婚禮更大的新聞嗎?為什麽不馬上面試?年輕的記者突然明白了這句話。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出妳不善於思考,缺乏敏銳的眼光。即使消息從妳身邊經過,妳也發現不了,更別說抓住了。
敏銳地發現事實也應該包括比別人更了解事實透過現象看本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優秀記者胡占凡在采訪中了解到壹些事實:在杭城,為了爭財炫富,兩個富豪在眾人面前比賽燒人民幣,每人燒了2000多元,只是笑笑而已。
有個“大人物”扔下30萬買了條哈巴狗,眼都不眨就走了。
還有壹個“有錢人”。看到有人用6萬元壹桌的酒席招待他,他就猛地打開密碼箱,扔出30萬元壹桌。
某校調查顯示,53.9%的學生把“多賺錢”作為擇業觀的頭條標準,北京部分中學生唱到“世上只有錢好,富家子弟如珍寶……”
胡占凡意識到這些現象的背後是拜金主義在作祟,應該引起警惕,於是寫了《拜金主義不允許》、《再談拜金主義》等文章,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對人們觸動很大。
所以,敏銳地發現事實,透過現象捕捉事物的本質,才是記者職責和任務的應有之義。
[如實報道事實]
記者最重要的職責和任務是收集和撰寫報道。記者是讀者和事實之間的橋梁。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阿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 toffler)在其代表作《第三次浪潮》中將人類文明史分為三個時期:第壹次浪潮的農業階段,第二次浪潮的工業階段,以及我們今天所處的信息革命階段。
我們每個人都會深深的感受到,我們每天都被新聞媒體包圍著。我們習慣了“秀才不出門,天下皆知”的生活方式;對於新聞媒體,我們非常依賴它們為我們提供信息。想象壹下,壹個記者如果給人們提供壹條假消息,會給社會造成多麽惡劣的影響。因此,忠實地報道事實應該是壹個記者神聖的職責和義不容辭的任務。
忠實報道事實是由新聞工作的性質決定的。李大釗曾說:“現在的新聞就是未來的歷史。”著名學者吳晗也說過:“歷史學家記錄昨天的歷史,記者記錄今天的歷史。”
我們知道歷史不能容忍任何欺詐。尊重事實,開門見山,是中國歷史學家的優良傳統。比如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右卿崔堯殺了齊莊王和廣,崔堯命太史公以死於傳染病來記錄的死訊。太師不服,寫了壹本關於崔堯被殺的直書,激怒了崔堯,被殺。崔堯還命太師弟弟改寫,違令而殺;然後讓他二哥重寫,不服從,殺了。最後輪到三哥了,他還是直截了當。他認為這是歷史學家的職責。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歷史學家對事實的忠實對記者有很大的影響。中國著名記者任在《應用新聞學》中曾說過:“筆可以燒,但良心不能帶走,人可以殺,但事實不能改變。”
如實報道事實的意義是雙重的。淺義是指記者要盡力準確地核實事實的基本要素和數據;更深層次的含義是,記者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去探究事實的本質。
80年代末,中國某地農民買桑塔納轎車,某地農民買飛機修跑道。這些事實本身是準確的,但當時農村還是壹個雞毛秤角。有記者就此大做文章,得出“中國農民現在都在為錢發愁,無處消費”的結論。顯然,這不是壹個事實報告。從全國農村幾億農民的情況來看,壹些偏遠地區的農民還沒有真正解決溫飽問題,很多地方還要扶貧。記者容易以偏概全,不僅導致讀者對新聞報道產生懷疑,還會誘發讀者產生逆反心理。
由此可見,記者只有把忠實報道事實作為神聖的職責和任務,讀者才能真正做到“壹個學者足不出戶,天下無不曉”。
[做黨和人民的耳目]
馬克思認為,“根據其使命,報刊是社會的捍衛者,是反對當權者的不知疲倦的揭露者,是無處不在的耳目,是人民熱情維護自由的精神的期待已久的傳聲筒。”顯然,成為人民的喉舌,也是馬克思對新聞工作者的期望。在馬克思的時代,統治階級和人民的利益是分離的。所以,報刊應該成為“掌權者不知疲倦的揭露者”,而在當今社會,黨和人民的利益是壹致的,新聞工作者應該是黨和人民的耳目。正如劉少奇在《同華北記者的談話》中所說:“妳們的筆是人民的筆,妳們是黨和人民的耳目。”
在這壹點上,中國老壹輩新聞工作者、新華社記者馮森嶺的故事值得我們學習。1978馮森嶺被任命為新華社陜西分社社長,上任不久就去延安采訪。他壹進延安,就看到許多農民在街上乞討,心裏極不舒服。曾經用小米和牛奶養育革命戰士的延安鄉親們,至今沒有解決溫飽問題。這些都極大地觸動了老記者,他決心為之鼓與呼。馮森嶺曾經因為堅持說真話,而不考慮個人得失,吃了不少苦頭。他寫了《延安許多農民上街乞討》、《延安許多農民去年糧食不足200斤,大家深深懷念毛主席在延安的日子》等文章,引起了政府的重視。省委書記王非常感動,許多中央領導同誌看完這些文章都流著淚。1978年底,國務院給延安撥款2000萬元,從1979起,每年撥款5000萬元援助。陜西省成立“陜北建設委員會”。1984,馮森嶺還被評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馮森嶺這種不計個人得失,做黨和人民“代言人”的做法,是每個新聞工作者應有的職責和任務。
作為黨和人民的耳目,新聞工作者有責任向有關部門如實反映他們在第壹線所了解到的情況。在我國,壹些不適合公開發表或暫時不能公開,但對黨政部門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情況,可以用“內參”的形式反映出來。“內部參考”是指內部報告和內部參考。在實際工作和社會生活中,“內參”起著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內參”的意義在於,它能直接反映各種重要情況,為領導機關了解“民情”和社會動態,調整或制定政策,采取相關措施提供有益參考;壹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通過“內參”的方式盡快解決或妥善處理;能為民發聲,解決問題,鞭撻邪惡,主持正義;對於壹些暫時不確定的新做法、新經驗,可以先寫內參,等領導批準後再發表,以此類推。可見,內參的確是了解輿情的重要途徑。新聞工作者應該充當黨和人民的眼睛、耳朵和喉舌。他們除了要寫好報道,還要充分掌握這種形式,見機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