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濟慈(1795—1821)是英國詩人。1795 10 10月29日出生於倫敦,父母相繼去世。他的保護人安排他學醫,做醫生的學徒和助手。1816開始發表詩歌,後放棄學醫,決定從事文學創作。他壹生貧窮,對英國的現狀不滿。他曾加入以亨特為首的激進民主團體。1821於2月23日在羅馬死於肺結核。
濟慈是英國最有才華的浪漫主義詩人之壹。他的詩大多贊美自然的和諧,向往古希臘的藝術美。他的《夜鶯頌》、《古希臘甕頌》、《秋頌》等精華,是英語詩歌中不朽的作品。
濟慈在創作中形成了許多獨特的藝術觀。這些消解可以在他的詩歌中找到,如《書信集》和《赫普裏翁》。其中,著名的觀點是“消極能力”(negative capacity,又譯“自然接受”)。濟慈藝術思想的主要傾向是強調直覺,輕視理性。他說:“我寧願過充滿感情的生活,也不願過充滿思考的生活。”所謂“消極能力”,是他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而提出的壹個具體概念。在他看來,壹個偉大的詩人,應該具有“壓倒壹切其他考慮”或“取消壹切考慮”,“能夠處於模糊神秘的懷疑之中”,而不急於“追求事實和真理”的審美能力。這種“消極能力”其實是壹種依靠直覺的審美想象。濟慈把這種能力視為文學成就的品質,認為莎士比亞具有這種品質。在他看來,純粹理性和道德感“只欣賞真理和美德”,而“想象力喜歡力量和強烈的興奮,也喜歡真理、美德和正義”,所以想象力“能夠創造本質的美”,“想象力捕捉到的美必須是真實的”,想象力就是“真理”。詩人依靠想象來實現對“永恒世界”之美的觀察,即創造真善美統壹的“純美”。就這樣,他提出了自己的詩歌創作原則:用奇妙的誇張來抓住人;詩意美的創造應該像日出日落、樹葉發芽壹樣自然;詩歌的創作“不能靠規律和公式,只能靠感覺和敏感本身”。人們認為,詩歌賦予的* * *與作品強烈的悲劇效果成正比,而與它所提出的美德或從道德角度看的好處無關。與這些思想相關,他還提出了壹個似乎與浪漫主義壹般命題相悖的獨特見解。他認為詩人沒有性格,沒有本性,應該“活得充實”,“對壹切都同樣感興趣”,這正是他給道德哲學家“喜歡”的。其含義是主張充分發揮詩人的直覺能力。
濟慈的詩歌理論獨樹壹幟,旨在以“純美”和“純詩”對抗貴族資產階級社會的庸俗和醜惡,將自己對未來世界的理想寄托在充滿美感的夢幻生活中。但其中蘊含著唯美主義傾向,對後來的唯美主義思潮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