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畫面構圖的主體,它是影視畫面的主要對象,也是畫面構圖的結構重心和視覺中心,起著主導作用。我們要讓畫面的主體占據畫面的突出位置,用光和色彩產生鮮明的對比,再用虛實關系突出主體。
伴隨體與主體形成特定的關系,以輔助主體表達主體的思想。它是主體的陪襯,壹般表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關系。在電影《無間道》中,押運員黃為了說明“任”是黑幫臥底的來歷,也是“任”真實身份的見證者,與主角“任”秘密會面。
前景是指拍攝對象前方,靠近相機的人或場景。常用來說明情節,營造環境氛圍,增強畫面深度,增強視覺表現力,形成壹定的圖案美感和裝飾效果。
背景位於主體的後面,是環境的組成部分,是畫面中生活氛圍的主要組成部分。
背景的範圍往往大於或包括背景,用來渲染和襯托主體,營造場景的氣氛,表現空間縱深感。比如電影《鋼琴師》中,猶太人被德國人趕去生產軍需品,遭受饑餓和殺戮,鋼琴師在小閣樓避難的太空背景。起到襯托、渲染、襯托主體的作用,使畫面主體在視覺上得以清晰呈現。
空鏡頭也稱“風光鏡頭”,指的是那些只出現自然景物或場景而沒有人物的鏡頭。這種鏡頭常用來介紹環境背景,說明時空,渲染意境,烘托氣氛,喚起聯想,推動故事。它具有解釋、暗示、象征、隱喻等功能。,並且還具有轉換時空、調節影片節奏的獨特功能。
那我們就來說說影視畫面的第二部分——光。它是鏡頭畫面視覺信息和視覺造型的基礎,是電影語言中極其重要的元素,是揭示主題和刻畫人物、強調不同場景或形象、渲染情感和意境、引發聯想的有效手段。
光的作用範圍很廣,如厚而厚的光,表示重而強;輕薄,往往代表輕弱;直線代表剛性,弧線代表動態;斜線表示速度,曲線有節奏;亮代表光明、喜悅、幸福,暗代表平淡、艱難、悲傷;倒影代表美麗、寧靜、夢幻等。這對理解影視中的形象或者劇情會有很大的幫助。
接下來是影視畫面的第三部分——色彩。最能直接反映畫面的情感內容、主觀思想和藝術氛圍。顏色也是有象征意義的,比如白色象征著幸福、天真、幹凈;黑色象征悲傷、絕望、沈重等。
色彩傳達人的心情和心理狀態,是人的內心世界的外化。即使是同壹種顏色,在不同的作品中也有不同的含義。在電影中,不同角色的情緒往往通過各種顏色來傳達。比如蘇聯電影《這裏的黎明靜悄悄》,用簡單的黑白表現了戰爭的殘酷,用柔和的色彩表現了女兵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後說壹下文字,也就是影視畫面中的字幕,對畫面中的聽覺和視覺形象起到輔助解釋的作用。例如指示時間、地點和人物身份的字幕。文字加上視覺和聽覺元素,讓觀眾享受到真正的藝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