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古詩詞中的勞動詩

古詩詞中的勞動詩

頭條作者/藝術家廣西青年詩歌聯合會魏代森

勞動節又稱“五壹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有的節日。雖然中國古人沒有明確規定勞動節,但“勞動最光榮”的思想由來已久。翻開中國古代的詩詞作品,記載了許多關於勞動者辛勤勞動的詩篇,歌頌了勞動的偉大和勞動創造生活的美好感受。

徐悲鴻的《九州無事可耕》

對這個“節日”最早的記載是《吳越春秋》中的“奏歌”,只有八個字。

播放這首歌

斷竹,續竹,

飛土吃肉。

《打歌》反映了我國古代漁獵時代人們的勞動生活,描寫了砍竹、接竹、制彈弓、射彈獵捕動物的全過程。語言簡單自然,具有很強的概括性。詩中透露出原始人學會制作狩獵工具的自豪和喜悅,也表現出狩獵勞動的緊張、活潑和歡樂,以及原始人獲取更多獵物的願望。

榆林石窟第25窟-彌勒靖邊農耕圖-中唐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記載了許多關於勞動的不朽詩篇。

國峰偉峰伐譚

侃侃砍檀香,河水幹涸。

河水清澈,碧波蕩漾。

沒有莊稼,沒有莊稼,沒有莊稼,沒有莊稼。

不獵不獵,胡占爾朝廷有郡縣嗎?

他是君子,他不是吃素的!

侃侃正在蔓延,它被放置在河邊。

這條河清澈筆直。

沒有莊稼,沒有莊稼,沒有莊稼,沒有莊稼,沒有莊稼。

不獵不獵,胡瞻的朝廷有專門的郡縣嗎?

他是個紳士,而且他不是吃素的!

侃侃切割輪子,河裏充滿了輪子。

這條河清澈而陡峭。

沒有莊稼,沒有莊稼,沒有莊稼,沒有莊稼。

不獵不獵,胡占爾庭有郡鶉嗎?

他是壹個紳士,但他不平凡!

《砍檀香》這首詩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描寫了奴隸砍檀香造汽車的勞動場景,揭示了農奴對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剝削者的不滿。

玉林石窟第三窟-牛耕-千手觀音變西夏。古代畫家根據佛經內容和現實生活的需要,在壁畫中描繪了耕田、播種、收割、搬運、脫粒、養田、儲糧等場景,十分生動,充滿了人文氣息。

《詩經》中有很多描寫勞動的詩詞。比如《七月》描繪了壹幅波瀾壯闊的農業地圖,描述了農民壹年四季的勞作生活,記錄了當時的農業知識和生產經驗。

《國風,馮祺,七月》(節選)

七月火滿,九月送衣。

第壹天就發,第二天就兇。

沒有衣服,沒有棕色,為什麽會死?

第三天,第四天踮起腳尖。

帶著媳婦,我很高興在南方見到妳!

還有的如《Grupo》描繪了農婦采摘車前子的歡樂場景;《西溪》反映了周初的農業生產和儀式,《十畝之間》描寫了幾個小夥子相約看姑娘采桑,高高興興回家的情景,等等。這些詩中描寫的勞動大多是輕松愉快的,是生活中很有趣的事。

莫高窟第61窟,彌勒——五代轉型後的農業測繪。如果暫且拋開宗教意義,我們會發現,古人間接呈現了他們對遙遠的佛國世界幸福生活的美好祝願和理解。?

陶淵明是我國山水田園詩的開山鼻祖,他的詩中也涉及許多勞動場景。

回歸田園居(三)

我在南山下種了豆子,田裏的雜草長滿了豌豆。

清晨早起鏟除雜草,夜幕降臨月光下扛鋤頭歸來。

植被覆蓋的羊腸小道,夜露沾濕了我的衣服。

弄濕衣服不可惜,但希望不要違心。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隱居後的艱苦勞動,表達了他對農村生活的熱愛和享受農村勞動快樂的舒適閑適的心情。全詩平實、質樸、自然、清新、凝練、真摯、感人。

莫高窟第296窟-慈善王子故事春耕-北周。據記載,在周朝,春耕之前,周天子會帶領諸侯親自耕田,並捧出“故土”作為禮物,意思是“敬天保民”。

唐朝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全盛時期,詩人輩出。他們寫了許多同情勞動人民苦難和歌頌生產勞動的著名詩篇。

割草

夏天的中午,太陽很熱,農民們還在勞作,珠子滴進泥土裏。

誰知道中餐每壹粒都是硬的。

在唐代,沈李的“漠河”是最家喻戶曉的名字,人人都知道。全詩只有20個字,生動地描繪了烈日炎炎的中午,農民們還在地裏勞作,滴滴汗水灑在灼熱的土地上的場景。

沈李的另壹首詩《仁為農》說:“春天種下壹粒谷子,秋天就會收獲壹萬粒種子。四海無閑田,農民還餓死。”它生動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辛苦苦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餓死的現實問題。

豐子愷:我賣了砍頭樓蘭的老劍,買了黃牛的後代。

李白壹生寫詩無數,傳世近千首。

秋之歌蒲

天空中火光閃閃,紫色煙霧中的紅星壹片混亂。

月亮之夜,煉銅工人壹邊唱歌,他們的歌聲響徹寒冷的山谷。

蒲秋歌描繪了壹幅壯麗的秋夜冶圖。在詩人的神來之筆下,光、熱、聲、色相互交織,明暗、冷熱、動靜相映,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火熱的勞動場面,形象地塑造了古代冶煉工人的形象。通過短短20個字,我們很容易感受到冶煉工人的艱辛和作者字裏行間的贊美。

豐子愷:楊柳岸曉風殘月

白居易寫了很多直接描寫勞動場景的詩。

看割麥子

田家在月子裏閑的少,人在五月裏忙了壹倍。

到了晚上,南風起,麥子黃了。

婆婆食物豐富,孩子滿嘴鍋漿。

跟田翔走,丁壯在南港。

充滿了鄉村的熱氣,後背被陽光炙烤著。

我不知道熱,但我後悔漫長的夏天。

這首詩描寫了麥收時的農忙景象。婦女帶著她們的孩子到田裏給正在割麥子的年輕人送食物和水的場景。勤勞的青壯年農民在南崗麥田裏低著頭割麥子,腳下被酷暑熏蒸,背上被烈日烘烤。他們疲憊不堪,也不覺得熱,只是珍惜漫長的夏日,可以多幹點農活。詩中洋溢著對工人的深切關懷和同情,真是壹首不可多得的現實主義詩歌。

豐子愷:努力珍惜春華

相比之下,宋代詩人範成大的《四季田園雜繁》,描寫的是另壹種勞動場景。農民通宵打稻,搶收成搶種子,和天氣賽跑,全家齊上陣,親戚朋友都來幫忙。

四季田園雜趣(節選)

新建田地泥鏡平,家家打飯,霜降清。

笑聲如雷,連枷響了壹夜。

這首詩描寫了農民豐收的喜悅和勞動的喜悅。而在另壹首同名的詩中,他寫道:“白天外出,晚上有好戲看,村裏的孩子互相照應。子子孫孫都不準備種田織布,還要學桑蔭種瓜。”他描述了幾個有趣的農場生產場景,比如男人耕地,女人織麻,孩子學種瓜。

勞動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勞動創造生活,勞動創造美。在古代,雖然沒有固定的節日,也沒有特定的儀式來慶祝勞動節,但這絲毫不影響人們對勞動和生活的熱愛。今天,我們仍能從千年古韻中讀出勤勞樸實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