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月5日,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並提議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5438年6月+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接受該提案。世界環境日的建立反映了全世界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我們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
世界環境日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重視並采取行動的主要媒體之壹。
聯合國系統和世界各國政府每年6月5日都會開展各種活動,宣傳和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每年6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選擇壹個成員國舉行“世界環境日”紀念活動,發布環境狀況年度報告並表彰“世界500強”,並根據當年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和環境熱點制定“世界環境日”年度主題。
世界環境日的意義在於提醒全世界地球的狀況以及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要求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在這壹天開展各種活動,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年年初發布世界環境日主題,每年發布世界環境日環境狀況年度報告。在此期間,中國國家環保總局發布了中國環境狀況公報。
世界環境日的起源
1972年6月5日至16年6月6日,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大會。這是人類歷史上第壹次在世界範圍內研究和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出席會議的有113個國家,代表***1300多人。除了政府代表團,還有民間的科學家學者。會議討論了當代世界的環境問題,並制定了對策和措施。會前,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秘書長莫裏斯·斯特朗(Maurice F. Strong)委托來自58個國家的152位知名人士組成了壹個大型委員會,由雷內·杜博斯博士擔任專家顧問組組長,並為會議起草了壹份非正式報告——《只有壹個地球》。這次會議提出了響徹全球的環保口號:只有壹個地球!經過12天的討論和交流,形成並發表了著名的《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宣言》(以下簡稱《人類環境宣言》)和包含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行動計劃》,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造福子孫後代。
《人類環境宣言》提出了7個相同的觀點和26條相同的原則,以指導和鼓勵全世界人民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人類環境宣言》規定了人權和對環境的義務。呼籲“為這壹代和子孫後代保護和改善環境已成為人類迫切的目標”;“這壹目標的實現將與在全世界爭取和平和經濟及社會發展這兩個既定的基本目標相協調”;各國政府和人民都在努力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和子孫後代。會議建議將這次會議的開幕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1972 10 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的建議,規定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讓全世界人民永遠記住它。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應在每年的這壹天開展各種活動,提醒世界全球環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許多國家、組織和人民在“世界環境日”這壹天開展各種活動,宣傳和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與此同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表了壹份關於世界環境狀況的年度報告,並采取切實步驟協調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世界環境日,象征著世界人類環境發展到壹個更好的階段,標誌著世界各國政府對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積極貢獻。它正確地反映了全世界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1973 65438+10月,聯合國大會根據人類環境大會決議,成立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環境規劃理事會(GCEP)和環境基金。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是常設機構,負責處理聯合國在環境領域的日常事務,並作為國際環境活動的中心,促進和協調國內外的環境保護。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每年6月5日舉行世界環境日紀念活動,發布“環境狀況年度報告”,表彰“世界500強”,並制定年度世界環境日的主題。這些主題的提法基本反映了當年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其環境熱點,很有針對性。
世界環境日主題
環境署多年來確定的世界環境日主題:
1974:地球只有壹個。
1975:人類住區
1976:水:生命的重要資源。
1977:關註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森林砍伐(臭氧層環境關註;土地流失和土壤退化;柴火)
1978:沒有破壞的發展
1979:我們的孩子只有壹個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0:新十年的新挑戰:沒有毀滅的發展。
1981年:地下水和人類食物鏈保護、有毒化學汙染防治(地下水;人類食物鏈中的有毒化學品和環境經濟學)
1982: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周年----斯德哥爾摩會議十年之後(重新關註環境問題)。
1983:管理和處置危險廢物,防止酸雨損害,提高能源利用率(酸雨和能源)。
1984:荒漠化
1985:青年:人口與環境。
1986:和平之樹
1987:環境和住所:不僅僅是壹個屋頂。
1988:當人們把環境放在第壹位時,發展才會持久。
1989:警惕全球變暖(全球變暖;全球警告)
1990:兒童與環境。
1991年: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夥伴關系。
1992:地球只有壹個,關愛與分享。
1993:貧困與環境-打破惡性循環。
1994:壹個地球壹個家庭
1995:我們人民:團結起來保護全球環境。
1996:我們的地球,我們的棲息地,我們的家。
1997: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1999: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我們的地球——我們的未來——拯救就好!)
2000年:2000年環境千年,采取行動(2000年環境千年-行動的時候到了)。
2001:連接生活的萬維網。
2002年:給地球壹個機會。
2003年:水——20億人正為之而死!)
2004年:每個男人都對海洋的生存負責(通緝!海洋——死的或活的)
2005:建設綠色城市,關愛地球家園!(綠色城市-規劃中的規劃)
2006年:不要把旱地變成沙漠(沙漠和沙漠化——不要把旱地變成沙漠!)
2007年:融冰——壹個熱門話題。
2008年:促進低碳經濟。
過去接待過世界環境日的城市和國家:
2007年–挪威特羅索
2006年–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
2005年——美國舊金山
2004年,西班牙巴塞羅那
2003年,黎巴嫩貝魯特
2002年,中國深圳
2001–意大利都靈和古巴哈瓦那
2000年——澳大利亞阿德萊德
1999-日本東京
1998–俄羅斯莫斯科
1997–韓國首爾
1996–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1995–南非比勒陀利亞
1994–英國倫敦
1993–中國北京
1992–巴西裏約熱內盧
1991–瑞典斯德哥爾摩
1990-墨西哥墨西哥城
1989–比利時布魯塞爾
1988–泰國曼谷
1987–肯尼亞內羅畢
世界環境日相關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環境署)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環境署)成立,總部設在肯尼亞內羅畢。根據1997年2月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理事會第19屆會議通過的《關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作用和任務的內羅畢宣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主要任務是:
1.利用現有的最佳科學和技術能力,分析全球環境狀況,評估全球和區域環境趨勢,提供政策咨詢,提供各種環境威脅的預警,並促進和推動國際合作和行動;
2.促進和制定旨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國際環境法,包括在現有國際公約之間建立協調的聯系;
3.促進采取商定的行動來應對新出現的環境挑戰;
4.利用環境署的相對優勢和科技專長,加強聯合國系統內環境活動的協調,並加強其作為全球環境基金執行機構的作用;
5.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促進參與執行國際環境議程的各級行動者之間的有效合作,並在國家和國際科學決策者之間發揮有效的聯絡作用;
6.在環境機構建設的重要領域向各國政府和其他相關機構提供政策和咨詢服務。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理事會成員由聯合國大會選出的58個國家組成,任期三年。其中,非洲16席,亞洲13席,東歐6席,拉美和加勒比地區10席,西歐和其他國家13席。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理事會成立以來,中國壹直是其成員。
世界環境日:冰川融化的後果令人擔憂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2007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定為“冰川融化,後果堪憂”。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為了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聯合國於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了第壹次人類環境會議,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和《保護全球環境行動計劃》。同年5438年6月+10月,第27屆聯大根據斯德哥爾摩會議的建議,決定成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並正式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自1974以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年都為世界環境日確立壹個主題,並開展相關宣傳活動。
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大量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地球溫度不斷升高。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供的數據,自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75攝氏度。
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冰蓋縮小,冰架斷裂。德國研究人員指出,全球仍有約6.5438+0.6億條冰川,且正在快速融化。比如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冰川面積比19世紀中葉減少三分之壹,體積減少壹半;自1912以來,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馬紮羅山上的冰川已經萎縮了80%。冰川融化使上述地區的凍土失去了“粘合劑”的功能,導致山體滑坡和泥石流頻發。
此外,氣象觀測發現,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北極的永久性海冰壹直在減少,冰川和凍土正在融化。根據對衛星圖像的分析,歐洲航天局的專家發現,在2006年夏天,從北歐到北冰洋大約有5%到10%的永久凍土開始松動和融化。此外,近十幾年來,南極三大冰架崩塌,沒有冰架支撐的冰川活動明顯加速,冰層也變薄。
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低窪島嶼和沿海城市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壹份氣候評估報告,指出如果全球平均氣溫按照目前的情況上升數千年,最終將導致格陵蘭冰蓋完全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上升約7米。更可怕的是,如果南極冰蓋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60米,給地球造成的災難將是毀滅性的。
全球變暖是導致冰川融化的壹個重要因素。世界各國都有同樣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義務,但發達國家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率先承諾減排義務,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從根本上扭轉全球變暖的趨勢,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
針對這壹主題,結合中國環境保護的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展示了中國政府和人民減少汙染物排放、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決心和行動。
中國市政府在經濟社會發展“十壹五”規劃中提出了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削減10%的目標,並將這壹約束性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級政府和相關行業。目前,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力度明顯加大,約束性指標的導向作用開始顯現。推進汙染減排,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全社會的責任,不僅需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還需要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持,動員最廣泛的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將“減少汙染,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確定為今年中國世界環境日主題,旨在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公眾參與,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減少汙染物排放、與環境友好相處成為每個單位、企業和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
世界環境日:什麽能拯救妳,我的地球?
2007年4月2日,為了在墨西哥城推廣自行車的使用,墨西哥城市長馬塞洛·埃夫拉斯(Marcelo Evras)帶頭騎自行車上班。汽車的廣泛使用是溫室氣體大量排放的重要原因。
2007年3月31日晚,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主燈熄滅。當晚19: 30,悉尼數萬商家和居民集體斷電壹小時,以引起人們對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變暖的關註。
2007年2月27日,澳大利亞悉尼的電氣銷售員戴夫·埃雷特舉起壹個舊白熾燈泡和壹個新節能燈泡。因為新的節能燈可以節省更多的資源,政府提倡用它們取代舊的白熾燈泡。
65438年6月+10月65438+2006年2月,壹排風力渦輪機矗立在葡萄牙首都裏斯本東北407公裏的山谷中。風能是壹種可再生、無汙染的清潔能源。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已將其作為壹種成熟的清潔能源商業化,被譽為“綠色電力”。
2006年6月15日,在西班牙巴利阿裏群島附近海域,兩名綠色和平組織成員舉著壹面橫幅,上面寫著“金槍魚都去哪了?”並潛入水中呼籲人們關註和保護日益稀少的金槍魚。
2007年2月14日,菲律賓普林塞薩港,剛剛參加完集體婚禮的新婚夫婦從他們種在沙灘上的樹苗旁走過。那天是情人節,這裏舉行了壹場數百對新人參加的環保集體婚禮。新人們在海灘上種植紅樹林。
2007年5月30日,由誌願者建造的新“諾亞方舟”矗立在土耳其阿拉拉特山上。它讓人深思:如果我們繼續毀滅地球,當終極災難來臨的時候,誰能拯救人類?
環境惡化、氣候突變、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這些不僅僅是少數人應該擔心的問題,地球家園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的今天,我們是否應該靜下心來想想我們還能做些什麽來拯救地球和我們自己?
中國的世界環境日主題
2005中國主題:人人參與創建綠色家園。
2006中國主題: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2007中國主題:減少汙染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2008中國主題:綠色奧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