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有人知道怎麽寫關於詩歌的序言嗎?

有人知道怎麽寫關於詩歌的序言嗎?

可以直接去看案例。比如下面這個案例。靈遁者詩集《我在變老》序言。

前言:

《我正在變老》是我的第三部詩集和歌曲集。從2006年到13年底,我寫了《觸摸世界》,從14到15,我寫了壹千個死亡,現在我老了。計劃是寫100多首歌,就算結束了。原因是我覺得100多首就夠了,主要是從我自己的角度。

其實我寫完《筆有壹千死》後就覺得暫時不寫了。但我還是寫了。復習前兩本詩集。感動世界很幼稚很浮誇,但表達出來的感情應該還是真實的。因為我從高中開始就意識到,寫壹張照片很有意思。

但是,追求技術和形式主義是顯而易見的。其實主要是受意識流小說和荒唐事的影響。尤其是高中的時候,看了壹本勒克萊齊奧的《戰爭》,對我影響很大。現在想來,這不是壹本好書,盡管這本書的作者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這就是我買這本書的原因。

都說《戰爭》不是好書,主要是因為它的內容。內容不適合高中生,至少我現在是這麽認為的。而且卡夫卡和伍爾夫的意識流對我的影響也很大。

再加上我當時比較叛逆,對學習和未來都很迷茫。然而,這種困惑並不是得過且過。我讀了很多書來消磨時間。看了很多武俠小說之類的,上學期間只被父母邀請過壹次。我當時並不感到羞恥。還在老師辦公室笑。

《觸摸世界》的文筆也壹般,至少我覺得不夠自然。但她是我曾經認為非常好的東西。因此,我們經常回顧自己仍然是好的和必要的。

2015是我創作的壹年詩歌。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完成了《筆有千鈞》全文。最刺激的壹個晚上,壹晚上開燈七八次,想到就寫。有壹天,當我寫完的時候,天已經亮了。所以紙筆總是放在床邊。

其實我給自己寫那麽快,主要是因為我說我以前寫詩,但是斷斷續續,忙著世俗的事情。尤其是大學,畢業工作期間寫作更是荒唐。我想我會在壹個月內寫壹兩首歌。

這幾年,我可能從忙碌中學會了懶惰。或者少了很多功利。我也是這樣告訴我的父母、姐姐和哥哥的。

昨天還看了壹段馬雲的視頻。他說:“人生不在於得到多少,而在於經歷多少!”“我覺得這就是馬雲的偉大之處。壹個商人,用這樣的態度看待自己的事業和財富,壹定能承受這些。

小時候家裏很窮。夏天,我最渴望擁有壹臺冰箱。直到現在,我仍然認為冰箱是最重要的家電。大概是小時候掉的根吧。我當時就覺得,冰箱簡直就是美的。幸福已死。現在我的夢想實現了,我壹個夏天都不會去吃凍冰棍和凍綠豆湯了。時間過去了,我也老了。這東西的價值變了。說起來,這其實和房子和車子是壹樣的。

我想說的不是有和沒有是壹樣的,也不是主張外面什麽都沒有,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顯然那太假了。至少我的境界遠非如此。估計只有“濟公”這樣的大師或者純粹的哲學家才能做到。

但是豁達是可以承受其重量的,豁達需要過程的本質。也許正是因為以上原因,我才能靜下心來寫點東西。甚至在我埋頭寫作的時候,有人找我請教業務,我也很禮貌地推給了父親。用這樣的心態回憶過去,就更好寫了。這就是千鈞壹發之筆的誕生過程。我希望這是我人生中壹個好的過程。

我喜歡古代詩人李賀,所以我稱自己為天才。我不覺得我的詩比誰差。言辭也引來了部分網友的謾罵。大概就像傲慢壹樣,什麽都可以是詩人。如果以前,我可能會覺得不舒服。現在我挺開心的。我被罵混了。這是壹種昵稱。好像我自己都沒見過那個成功的人,壹點批評都沒有。感覺離鬼很遠,但是我敢戴這頂帽子。

這本詩集的名字叫《我在變老》。其實更多的是壹種豁達的態度,壹種輕松的態度。感動世界是迷茫中的探索,筆有千種命運是體驗後的興奮。“我老了”要放松。

其實我是這麽認為的。壹個是李賀的經歷,我有很多感觸。另壹個是維特根斯坦的經歷,我也是,李賀的才華,無法抗拒世俗,27歲就去世了,留下了壹代詩壇。他的話真的很自然,是個天才。

維特根斯坦家境顯赫,本該不缺船票,但他憤世嫉俗,逃離了家人的庇護,開始了自己的思想探索。他死後,他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壹。

我從小體格壹般。我壹歲才會爬,兩歲才會學走路。即便如此,我估計也比李賀的身材強多了。但是長壽,對我來說,還是比較難的。我自己學了幾天中醫。

我記得有個作家說過,“寫作要趁早,但是晚了,就不行了。”現在想想,還是有道理的。寫作是腦力活動,還是需要體力的。

而且我不認為思想的深度和經歷百分百相關。我覺得跟壹個人會不會思考有關系。不管妳有多有經驗,都不要去想,把什麽寫在紙上。但是想了想,身體不好,頭暈,四肢無力。對我的工作不是還有很大的影響嗎?

所以我最近決定趁著年輕,盡快把自己想寫的東西寫給自己和大家。但寫作真的不是這樣,就像懷孕壹樣。妳得慢慢來,想馬上生個孩子。那可不行。

有時候,妳拿起筆,就可以寫字。有時候,妳壹天拿起壹支筆好幾次,然後又放下。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情況。

而且,我覺得現在是我的黃金時期,臨近30歲,事業和婚姻都有瑕疵。這樣的缺陷在生活中可能很難,但在文字上是好的。

經歷了壹些事情,妳有話要說,經歷了壹些孤獨,妳會沈默。我希望留下壹些有深度思想的東西,即我的作品是有深度思想支撐的文學,是有哲學框架的,而不是垃圾。雖然我覺得我寫了壹些垃圾。而我認為這是詞匯成長的必然。所以這也是我覺得我現在不會出書的原因。

我不需要分類垃圾,時間會自動分開。我死的時候會很清楚每個人需要什麽,我該撕什麽。畢竟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在有限的時間裏,我們總要找壹些適用的,經典的東西來充實我們的生活。

這就是我看書的原因,也是我寫書的原因。原因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