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三月三日三人跳竹竿介紹

三月三日三人跳竹竿介紹

竹竿舞又稱竹竿舞,有坐、蹲、站三種姿勢,五花八門。在有節奏、有規律的砰砰聲中,舞者不僅要快速地前後跳躍,還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間,自然地做出各種優美的動作。

竹竿舞的作用是以人的肌肉活動的獨特形式產生負荷,刺激內臟器官,改善人體心血管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狀態,增強人體肌肉力量和關節靈活性,提高人體工作能力。它是壹種肢體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和表達感情的最佳方式之壹。竹竿舞需要音樂伴奏,可以促進人們對音樂節奏的理解,動作和諧,增強節奏感。

京族竹竿舞

勤勞智慧的京族人民生活在美麗富饒的北部灣和北侖河畔,主要聚居在山新、魏武、屋頭三島(俗稱京族三島)。這裏是珍珠和貽貝的故鄉,盛產聞名中外的“南珠”。京族人民感情豐富,性格奔放,男女老少都愛唱歌跳舞。

瑤族竹竿舞

瑤族是壹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幾個省的山區,是典型的南方山地民族。

壯族竹竿舞

壯族竹竿舞是壹種能與客人共舞的娛樂性舞蹈。壹般十幾個演員敲竹竿,在演員的帶領下讓嘉賓參與。

壯族竹竿舞(4首)

規模小壹點。從1985開始,廣西武鳴縣每年都會舉辦“三月三”歌會,每年都會吸引數萬人前來。成千上萬的壯族青年男女跳竹竿慶祝節日,形成了千人共舞竹竿的壯觀景象。

佤族竹竿舞

佤族是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曾經是祝福老人去世後的壹種舞蹈,現在已經成為壹種娛樂性的舞蹈。

苗族竹竿舞

竹竿舞是貴州省南部羅甸縣東王鄉苗民自創的壹種自娛性舞蹈。主要表現苗族青年男女對自由戀愛的追求和理想,通常在重大節日和迎接貴賓時表演。

畬族竹竿舞

據說,畬族人會在漫長的夏天或平時穿著漂亮的民族服裝,跳竹竿。而節奏是:“開,關,開,關,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