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3月21日是“世界兒歌日”。這個創立於1976年比利時國際詩歌大會的節日,於199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立為國際兒歌日。
世界兒歌日作為全世界兒童特有的節日,旨在寓教於樂,充分發展兒童的智力、個性和身心能力,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民族語言和價值觀的認同。
而“世界兒歌日”在中國的影響力並不大,中國兒歌的處境更是堪憂。關註兒歌似乎是人們生活中的壹種奢侈。
1976年,世界兒歌日在比利時諾克兩年壹次的國際詩歌大會上創立。13以下兒童每年3月21日(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春分),即春季的第壹天,舉行慶祝活動。
主題是:關愛兒童,建設和平,消除戰爭,建設家園。這項活動得到了教科文組織的認可和支持。每年的這壹天,各國的兒童組織和教育機構都會以各種形式慶祝這個節日。
從1999開始,中國每年都會舉辦各種活動慶祝世界兒歌日。
意義
“國際兒歌日”在中國的知名度很低,造成這種現象的首要原因是國內兒歌的低迷,人們對兒歌失去了興趣。說到兒歌,無論是中年人、80後還是21世紀出生的“小花”,能說的無非是燕子、數鴨子、蝸牛和黃鸝、二虎、唱歌和微笑之類的“老兒歌”。
兒歌是每個人童年記憶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但是,如果這部分在兩三代人的記憶中是完全壹樣的,可能就不是“傳承”這個詞能掩蓋的了。
在北京王府井書店和西單圖書大廈的兒童專櫃,適合學齡前兒童閱讀的兒歌書籍和音像制品不下40種。然而,翻開壹些裝幀精美的書籍,記者看到的依然是那些熟悉的“老兒歌”曲目。
此外,據工作人員介紹,國外兒歌的受歡迎程度遠高於國內同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