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儒家文化和楚文化對《離騷》的影響

儒家文化和楚文化對《離騷》的影響

這篇文章可能會給妳壹些啟發。

楚文化與楚辭的形成

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壹樣,長期以來孕育著古老的文化。楚族崛起後,成為這種地域文化的代表。最遲在殷商時期,楚人就與北方政權有了關系;到了西周初年,據說快熊已經是“士王”了,後來熊逸在楚國被加冕為王(《史記·楚世家》)。這應該理解為周朝承認楚人對江漢地區的實際控制。到了春秋時期,楚國發展迅速,吞並了長江中遊許多大大小小的國家,成為可以和整個中原抗衡的勢力。楚莊王是春秋五霸之壹,曾有從北方奪取中原的野心。戰國時期,楚進壹步吞並吳越,勢力西達漢中,東至海上。在諸侯國中,領土最大,人口最多。曾經有“秦皇橫,楚王縱”的說法,意思是秦、楚兩國最有可能統壹全國。最後楚國被秦國滅了。但楚國的反秦起義成為推翻秦朝的主要力量。漢朝的建立,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算是楚人的勝利。秦漢統壹,最終完成了南北文化的融合,從而形成了壹個偉大的“漢民族”。

楚民族在其發展過程中,壹直與中原文化進行著交流。春秋戰國時期,北方主要的文化典籍,如詩、書、禮、樂等也成為楚國貴族學習的對象。《左傳》中有很多楚人背誦或引用《詩經》的例子。另壹方面,楚文化壹直保持著自己的強勢特征,與中原文化明顯不同,所以楚人長期被中原各國視為野蠻的異族。《瀟雅采珠》記敘周宣王南征楚國,說“笨人好看,大國才是大國。”把“滿靜”和北方犰狳並列。《松露宮姝》把楚人和北方戎狄並列,兩者都要嚴懲:“戎狄是假,舒靜是刑。”

而楚人自己,在不願意承認周王室權威的時候,常常自稱:“我是蠻子。”(見《史記·楚世家》)

壹般認為楚文化落後於中原文化,這並不完全正確。楚文化的興起可能晚於中原,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楚文化落後了,主要是國家制度不夠成熟,尤其是用來維持統治秩序和等級關系的政治倫理思想遠不如北方文化完備。——所以楚人需要介紹相關的理論和經典。相應地,原始宗教——巫術的盛行,也可以看作是楚文化的落後表現。但在其他方面,楚文化並不壹定落後,甚至在很多地方遠超中原文化。理解這壹點對於理解楚辭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註意的是,南方的經濟條件比北方優越。《漢書地理誌》說楚“有江漢川澤山林之慈;江南地大物博,或者說是火耕火種,百姓魚米之鄉。是漁獵之業,果為蛤,食常足。”因為謀生更容易,可能會有更多的人力脫離單純的維生活動,投入到更高級更復雜的物質生產中去。所以至少在春秋以後,楚國的財力物力已經明顯超過北方國家。《左傳》記載,重耳跑到楚國,對說:“妳的孩子要是富得流油,妳就有了;羽牙革,則生。傳至晉國者,除君也。”已經可以看出壹二了。據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是壹個黃金很多的國家。從近幾年的地下考古發掘來看,戰國時期楚國的青銅器足以代表先秦時期青銅冶煉和鑄造的最高水平。至於楚國漆器和絲織品的精美程度,那簡直是北方無法比擬的。屈原的《招魂》描繪了楚國宮廷中極其奢華的享樂場景,當然也要有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樣,由於南方謀生更容易,途徑也多,不需要形成強大的集體力量來戰勝自然,維持生存,所以楚國也沒有像北方國家那樣形成嚴格的宗法政治制度。據韓非子說,楚國的貴族壹直都有相對獨立的勢力。這對楚國和北方國家的對抗可能是不利的。另壹方面,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個體受到集體的壓迫較少,個體意識相對較強。直到漢代,楚人還以桀驁不馴的性格聞名於世。在《史記》、《漢書》中可以找到很多例子。

豐富的物質條件和不那麽壓抑卻又活躍的生活情懷,成就了楚藝術的高度發展,這是楚文化明顯超越中原文化的壹個方面。在中原文化中,包括音樂、舞蹈和歌曲在內的藝術主要被理解為“儀式”的壹部分,被視為調節群體生活和實現某種倫理目標的手段。所以中庸平和被認為是藝術的極致,然而楚的藝術無論是娛神還是娛人,都還在向註重審美愉悅的方向發展,充分顯示了人的情感的活躍性。楚出土的各種器物和帛,不僅制作精美,而且往往繪有華麗奇幻的圖案。《招魂》和《九歌》中描繪的樂舞也呈現出熱烈、動蕩、神秘的氛圍。在舊楚和現在的湖北隨縣出土的壹套五個半八度的編鐘,被中外專家譽為“人間奇跡”,實際上證明了楚國音樂、歌舞的發展。北方的正統音樂通常局限於壹個八度音域。

綜上所述,應該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其實是各有特色和長處的。如果只是在藝術領域,楚文化的成就是高的。文學是廣義藝術的壹個方面。我們要討論的楚辭,既是楚文化土壤上的壹朵奇葩,也代表了楚文化的輝煌成就。楚文化,尤其是楚藝術的壹般特征,如強烈的個體意識,強烈而洶湧的情感,奇幻而華麗的表現手法等。,在楚辭中也有所呈現。

“楚辭”之名最早見於《史記·張湯》。可見這個名字最遲在漢初就已經存在了。其本義為泛指楚辭,後成為專稱,指戰國時期以屈原創作為代表的新詩風。這種詩歌風格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誠如宋代詩人黃所言,“皆寫楚語,寫楚音,記楚地,作楚物名”(《東觀上》)。西漢末年,劉向收藏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人模仿這種詩風的作品。題目是“南方之歌”。這是繼《詩經》之後,中國古代又壹部影響深遠的詩集。此外,由於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楚辭又被稱為“騷”或“騷體”。漢代人也壹般稱楚辭為“賦”。《史記》中已有屈原寫賦的說法,《漢書·藝文誌》中也有屈原賦、宋雨賦等名字。

楚辭的形成,從直接因素來看,與楚辭密切相關。如前所述,楚國是壹個樂舞發達的地方。現在,我們還可以看到很多楚音樂的名字,比如佘江、采菱、老尚、九邊、九歌、秋露、陽春、白雪。現存的歌曲,更早的記錄在《孟子》中,據說是孔子旅行到楚國時當地兒童唱的:

洶湧波濤中的水清澈見底,妳能牽住我的流蘇;洶湧的海浪裏的水很渾濁,可以用來淹沒我的雙腳。

而《說苑》所載的劉向的《任玥歌》,據說就是楚人翻譯的。

今夜是怎樣的夜晚,在河中漫遊。今天是星期幾?與王子同舟共濟。我慚愧,我不配我的拙見。迷茫的心情,不僅可以滿足王子。山上有樹,樹上有樹枝,心喜歡妳啊,妳不知道這壹點。

這種歌謠在秦漢時期還是很流行的。比如劉邦有《風之歌》,項羽有《蓋世之歌》。它的風格不同於中原歌謠。不是工整的四字體。每句話可長可短,語氣詞“Xi”常用於句末或句中。這些也成為楚辭的鮮明特色。

但值得註意的是,楚辭雖脫胎於楚辭,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漢人稱楚辭賦,其意為“不唱而誦之賦”(1)《漢藝文史》。屈原的作品,除了《九歌》、《離騷》、《招魂》、《田文》之外,都是長篇巨著。與《詩經》相比,《九章》要長得多。它們顯然不適合演唱,也不應該被當作歌曲。同時,這種“賦”讀起來也不像散文。根據古代的記載,它需要用特殊的聲調來讀。這大致類似於古希臘史詩的“吟唱”形式。歌謠總是篇幅短小,語言簡單。楚辭只有擺脫歌謠的形式,才能用豐富多彩的文字,容納復雜的內涵,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順便說壹句,為了區分楚辭和漢賦,現代人並不提倡稱楚辭為“賦”,這不無道理,但也不能說漢人這麽叫有什麽不對。因為本來就有“屈賦”,後來又有了“漢賦”。

-

(1)漢人有“贈者亦古詩詞之流”之說(見班固《兩都賦序》),這是固守儒家經典,兼顧賦的奢靡特點。

楚地盛行的巫術滲透到楚辭中,使楚辭充滿了神話色彩。據史書記載,在中國原始文化中的巫術色彩已經明顯褪去之後,到了南楚,直到戰國時期,君臣依然“信巫術,重祠”(《漢書·地理》)。楚懷王曾“拜鬼神”,並試圖借助鬼神退位。民間巫術更加盛行。《漢書地理誌》和王逸的《楚辭章句》都講到楚人信巫愛廟的習俗,“其廟必作歌樂以啟神”。可見,在屈原的時代,楚人還沈浸在壹個充滿奇異想象和激昂情懷的神話世界裏。生活在這種文化氛圍中的屈原,不僅以民間招魂詞為基礎創作了壹組敬神詩——九歌、招魂,而且大量運用神話素材抒發情懷,馳騁想象,徜徉六合九州,給人以神秘的感覺。就連代表作《離騷》的框架,也借鑒了民間巫術,從占蔔、言語、節欲、神遊,到占蔔、神化。

除了楚文化本身的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對楚辭的形成起到了壹定的作用。如前所述,春秋以後,楚國貴族對《詩經》相當熟悉,成為他們文化素養的壹部分。屈原的《九章橘頌》采用四言絕句,句末隔壹個“Xi”字,可以看作是《詩經》風格對《楚辭》風格的滲透。戰國時期,縱橫家遊說非常活躍。他們“想要玩弄嘴唇和親吻,所以他們爭奪美麗的話語來打動主。”“余波已散,漸達文苑,繁文縟節,已超詩之簡式。”——魯迅《中國文學史大綱》的這壹段,正確地指出了戰國縱橫家華麗奢靡的辭藻對楚辭形成的影響。

當然,“沒有屈原,就沒有李瑟娥騷”(《文心雕·龍變騷》)。

楚辭是楚文化的產物,具體來說,它離不開偉大詩人屈原的創作。

——選自《中國文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