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詩歌走上了歧途,自由度太高,影響了詩歌的美感。詩歌是壹門藝術,需要深度挖掘和細致雕琢,文字不串聯就是詩歌。盛唐時期,詩歌的快速發展與成熟的研究密切相關。後來北宋歐陽修領導的復古運動進壹步深化了詩歌藝術。然後,宋詞在晚唐的基礎上得到繼承和發揚,使詩歌藝術發展到壹個高峰。
如果把壹些作品排在文章之列,妳會覺得不是詩,有些像散文隨筆,後期回味淩亂。同時,要想寫好壹首詩,必須要有壹定的文學造詣,尤其是中國古典文學。西方的十四行詩可以借鑒,但是經過譯者的翻譯,十四行詩在西方語言的氛圍下可能很美,但是在我們中國文化的博大下,會覺得晦澀不通順,同時也失去了詩歌的美感。
同時,詩歌應該是大眾化的,不僅僅是高不可攀的春雪,還應該與下層巴麗人的興趣相對應。筆者認為,流行的網絡短信值得借鑒。簡短朗朗上口的網絡信息迅速風靡全國,取代了詩歌及其孿生兄弟——民間諺語的地位,這絕非偶然。主要原因是詩歌等文學形式缺乏有效的交流平臺,導致自身的自滿。而且詩歌等文學形式不能及時適應社會的變化,沒有做到寫意社會變化,揭露醜惡現象,有點自戀。
總之,當代詩歌需要改革和創新。摒棄影響詩歌發展的糟粕,取其精華,形成人人熱愛詩歌、人人都能欣賞詩歌的大氣候,才是詩歌能夠繼續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