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落下了烏鴉,冷冷地啼叫著,睡在楓樹上,睡在江邊的漁巷裏。
蘇州城外城內孤獨的寒山寺,半夜響起的鐘聲傳到客船上。
翻譯
月落了,烏鴉啼叫滿天冷,江上的楓樹,船上的漁火,我壹個人難以入眠。
在姑蘇城外的寒山寺,半夜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的客船上。
全詩以壹個“愁”字開頭。如果說《霜夜》有些傷感的話,《江楓漁火》不也給了詩人壹些光明和溫暖嗎?但是,“擔心睡眠”突出在人們面前。旅途的寂寞與孤獨激起了詩人的憂傷,甚至遇到了殘月和烏鴉的悲啼,霜滿江面。形成了壹個迷茫、悲傷、孤獨的背景,奠定了全詩以“悲傷”為中心的基調。人在逆境的時候(妳可以從詩詞的字裏行間品味出來),最忌諱的就是風景傷感情。詩人在楓橋下拋錨的時候已經是壹種悲涼的心情,卻偏要殘月。旅行者(也許作者不是遊客)往往會無限關心自己的家人。可以說,歸心似箭是期待與家人團聚。然而,他是孤獨和悲傷的。殘月可能給了詩人壹個莫名的預兆,也是烏鴉哀鳴的不祥之兆!(人們聽到烏鴉叫,就會聯想到未知。)天上飛霜怎能不讓詩人不寒而栗?
“江楓漁火眠”。霜後鮮紅的楓葉和漁船上星羅棋布的燈光,在霜夜中呈現出壹種朦朧的美,為這幅秋江月夜圖增添了幾分賞心悅目的韻味,畫面達到了無瑕疵的境界!但作者在試圖渲染秋江月夜美景時,卻用鉛筆束畫了壹個“愁”字。作者為什麽擔心?妳有多擔心?風景越美,感情(憂慮)越強烈。詩人面對美景,卻壹點喜悅也沒有,輾轉反側。為什麽?回顧之前的文章,比如《月落》《烏鴉叫》《霜降補天》,俗話說,天昏地暗,怕鬼。詩人心中的“鬼”是什麽?是他仕途的得失,仕途的起伏?還是家事,親友分離?詩裏沒說,所以不知道。然而詩人無心欣賞夜景,孤獨無眠。我們不難想象他內心的悲傷。抑郁很難表達,真的用語言表達不清楚。從他對烏鴉的恐懼可以看出,他的內心壹定有什麽東西(或什麽人)讓他擔憂,甚至烏鴉的烏鴉也讓他不安。霜是詩人所畫的這幅秋江月夜圖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如玉屑般的飛霜給人壹種優雅高貴的美感。但是,再加上“哭”和“擔心睡眠”,這個面霜就有點“不好”了。既然詩人聽到吳體就已經迷茫,那飛霜不是寒心他嗎?幹擾是他“擔心睡眠”的原因。“姑蘇城外寒山寺,子夜鐘聲到客船。”晚上,靜得可怕,很難入睡。
詩的前面景物很密,十四個字寫了六個場景,後面的畫面卻特別稀疏。兩首詩只寫了壹件事:睡在山寺的夜鐘裏。這是因為寒山寺的午夜鐘聲是詩人在楓橋夜泊中得到的最生動、最深刻、最富有詩意的印象。《月落》、《霜夜》、《江邊釣魚》、《孤舟》等場景。,從各方面都表現出了楓橋附近夜泊的特點,但不足以傳達它的魅力。黑夜中,人的聽覺在對外界事物的感覺中上升到第壹位。而寂靜的夜鐘給人的印象特別強烈。這樣,“子夜鐘聲”既襯托了夜的靜謐,又透露了夜的深邃和清澈,詩人躺著聽鐘聲時的難言之情,無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