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火麻仁簡介

火麻仁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拉丁名5英文名6大麻別名7處方名8大麻產地9大麻原植物形態10大麻產地11火麻仁的加工與初加工12火麻仁的生藥學特征13火麻仁的加工13.1火麻仁的加工方法1338+03.2成品性狀13.3加工功能13.4貯藏方法14火麻仁性味歸經15火麻仁功效主治16用法用量17火麻仁使用註意事項65438+ 08火麻仁化學成分19火麻仁藥理作用20備註26543822.5.3性味與歸經22.5.4功能主治22.5.5用法用量22.5.6貯藏22.6來源23參考附件:1火麻仁處方2中成藥火麻仁3火麻仁1拼音huǒ má rén古籍。

2英文參考大麻籽[朗道漢英詞典]

麻果【湘雅醫學詞典】

《湘雅醫學詞典》

火麻仁[中醫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中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火麻仁概述

火麻仁是中藥的名稱,來源於《日用本草》[1]。火麻仁是桑科植物大麻的幹燥成熟果實[2]。火麻仁味甘,性平[2]。脾、胃、大腸經[2]。有潤腸通便的作用[2]。用於血虛津虧,腸燥便秘(中國藥典2010版)。生產品和成品具有相同的功能[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記載了該中藥的藥典標準。

4拉丁名稱火麻仁(La)(中藥術語(2004))

5 .英文名稱火麻仁(中藥術語(2004))

6大麻子的別名是大麻子,大麻子,大麻子[1]。

火麻仁的配方用火麻仁、火麻仁、火麻仁、火麻仁、炒火麻仁[2]。

火麻仁的來源是桑科植物大麻的幹燥成熟果實[2]。

火麻仁是桑科植物大麻[1]的種仁。

9火麻仁原植物形態為壹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度1 ~ 3m。莖表面有縱溝,灰綠色,密被柔毛。掌狀復葉互生或下部葉對生;小葉3 ~ 11,披針形,兩端漸細,邊緣有粗鋸齒,頂部有粗毛,底部有濃密的灰氈毛;葉柄纖細;托葉線狀披針形花單性;雄花在稀疏的圓錐花序裏,黃綠色;雌花簇生於葉腋,綠色,每朵花有寬的橢圓形苞片。花被片是1,雌蕊是1。瘦果扁球形,周圍有黃褐色苞片。花期5-6月,果期7月。

10火麻仁產於黑龍江、遼寧、吉林、四川、甘肅、雲南、江蘇、浙江等地[1]。

全國各地都有栽培。

11大麻籽采摘及初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去除雜質,曬幹[2]。

12火麻仁的生藥學特征果實卵圓形,長4 ~ 2.5 ~ 4毫米,直徑2.5 ~ 4毫米。表面灰綠色至灰黃色,稍有光澤,細白色或褐色網狀紋理,兩側有邊緣線,基部有圓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種子1粒,圓形,薄,深綠色,子葉厚,富含油脂。好吃。

13唐代火麻仁的炮制,有“凈選、水洗、暴曬”;“研為肥”;此外,“蒸麻子使其熟,更暴燥。如果要取,就要取麻子使其變黃,但壹定要慢火,不要使其燒焦”;還有“煮香,煮之,取酒三升研,濾汁”(《備急千金要方》)[2]。

宋代有炒菜使其香(《重建政經備用本草》)[2]。

到了明清時期,沿襲了唐宋時期的方法,油炸仍然是主流的加工方法[2]。

現在主要的加工方式有爆炒等[2]。

13.1火麻仁的加工方法13.1.1去除火麻仁中的雜質和果皮(中國藥典2010版)。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分[2]。用時間搗碎它[2]。

火麻仁的去皮方法:傳統方法是日曬後搓殼。火麻仁去皮方法的改進:將原藥材曬幹,火炒冷卻,將兩個加重的自行車條放在表面不光滑的水泥地上,間距約15cm,中間撒上1炒好的火麻仁,用耐火磚摩擦,反復操作,去皮去殼,得到純凈的種仁[2]。目前剝殼機是用來剝殼的[2]。

13.1.2炒火麻仁,放入炒制容器中,用文火加熱,炒至香黃,取出放涼[2]。用時間搗碎它[2]。

13.2成品性狀火麻仁卵圓形或卵圓形,表面灰綠色或灰黃色,網狀,兩側有棱紋,頂端鈍圓[2]。果皮薄而脆,裏面有白色的種子[2]。富含油脂,輕微脹氣,口味清淡[2]。

炒火麻仁表面淡黃,香氣微焦,味淡[2]。

13.3加工效果生品和成品具有相同的功能[2]。

油炸後可以提高油炸效果[2]。如治療腸燥便秘的麻子仁丸(傷寒論),原方生用,臨床煎服常炒[2]。《本草求真》說:“性生活練,血用利水,汁用治難產,熟用不足治虛脫[2]。”

13.4儲存方法:儲存於幹燥容器中,密封放置於通風幹燥處[2]。防蛀的。

14火麻仁性味歸經絡,火麻仁味甘、平[2]。小毒[1]。脾、胃、大腸經[2]。

15火麻仁的功效與主治潤腸、止渴、通淋、活血[1]。主治:腸燥便秘,產後血虛便秘,消渴熱淋,風痹閉經[1]。

火麻仁有通便的作用[2]。用於血虛津虧,腸燥便秘(中國藥典2010版)。

火麻仁的生品和制品功能相同[2]。

16火麻仁湯用法用量:9 ~ 15g [1]。

17大麻籽攝入過量可中毒,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四肢麻木、哭鬧、定向力喪失、瞳孔散大、抽搐甚至昏迷[1]。

18火麻仁的化學成分含有胡蘆巴、異亮氨酸甜菜堿、玉米素、植酸鈣鎂、少量黃酮類化合物(芹菜素、木犀草素、牡荊素等。)、脂肪油(含大麻酚)、蛋白質等。[65438

大麻籽含有葫蘆巴堿、異亮氨酸甜菜堿(L(d)異亮氨酸甜菜堿)、|麻仁蛋白酶、亞麻酸和亞油酸。

19藥理作用藥理試驗表明,火麻仁對腸粘膜有* *作用,能增加分泌,加速蠕動,有通便作用[1]。醇提取物對麻醉貓和正常大鼠有緩慢而顯著的降壓作用[1]。本品具有降脂抗癌作用[1]。

註:大麻的雌花枝和果穗也入藥,能止痛,使人有酸感,產生幻覺,有成癮性。

21火麻仁中毒火麻仁,又名火麻仁、火麻仁、火麻仁、火麻仁等。,屬於潤燥藥,是桑科植物大麻的種仁,含有葫蘆巴堿、脂肪油等[3]。主要藥理作用是降低血壓、膽固醇和生育能力[3]。

21.1的不良反應機制含有毒蕈堿膽堿和酚類成分,具有毒蕈堿毒性作用。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引起毒性反應,表現為先興奮後抑制,對心臟傳導系統和心肌也有抑制作用[3]。

21.2臨床表現潛伏期為1 ~ 12h [3]。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四肢麻木、精神錯亂、定向障礙、幻覺、瞳孔散大、嗜睡、震顫、驚厥、呼吸困難、心力衰竭和死亡[3]。

21.3治療火麻仁中毒的要點有[3]:

1.促進毒物的排出[3]。用1: 5000高錳酸鉀或用2%鞣酸溫鹽水洗胃[3]。口服藥用炭或壹般解毒劑,硫酸鎂導瀉,靜脈輸液加維生素B1、B6、C等藥物[3]。

2.對癥治療[3]。電解質紊亂、酸中毒者應及時糾正;心力衰竭者可給予洋地黃制劑;對於過度興奮者,可給予溴化物、水合氯醛等鎮靜劑;困倦的人可以給予適當的興奮劑[3]。

22大麻子22.1的藥典標準稱為大麻子。

火麻仁

火麻仁[4]

22.2源產品是桑科植物大麻的幹燥成熟果實[4]。秋天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幹。

22.3性狀本品為橢圓形,長4 ~ 2.5 ~ 4毫米,直徑2.5 ~ 4毫米..表面灰綠色或灰黃色,細白色或褐色網紋,兩邊有棱,頂部稍尖,基部有1圓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容易破碎。種皮綠色,子葉2,乳白色,富含油脂。輕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

22.4鑒別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50ml,加熱回流65438±0小時,濾過,殘渣用乙醚20ml洗滌,棄去乙醚溶液,殘渣加甲醇30ml,加熱回流1h,濾過,蒸發濾液,殘渣加甲醇2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外,取2g火麻仁作為對照藥材,用同樣的方法制備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壹部2010版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5: 1: 0.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幹燥,噴以1。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2.5火麻仁飲片22.5.1炮制22.5.1火麻仁去雜去皮。

22.5.1.2炒火麻仁,將火麻仁洗凈,按炒制方法(2010版藥典壹部附錄二D)炒至微黃有香味。

22.5.2相同藥材的鑒別。

22.5.3性味與歸經甘平。歸脾、胃、大腸經。

22.5.4功能主治:潤腸通便。用於血虛津虧,腸燥便秘。

22.5.5用法用量10 ~ 15g。

22.5.6貯存在陰涼幹燥處,防止受熱和蟲蛀。

22.6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