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宋詞.什麽是同調異名,異調同名,同調
是詞體的特殊用語方式,在同屬韻文的詩、曲、賦三種文體中,曲的「襯字」曾被研究者與「領字」混為壹談,但事實上二者不同. 領字的研究在南宋時即已被提出,但歷來的研究不多,而且歷來研究或只針對單壹作者的作品,或只是片面的提出幾種現象,還沒有人以「唐宋詞」為範圍作全面的研究.正因為已有的研究都是片面的,因此對於領字的起源、名稱、定義、字數、位置、所領句式、聲調、詞類、所使用的詞體、功能與作用、語法、常用詞等等問題各有不同的見解. 那些詞牌,在那些位置需使用「領字」,應屬於詞的格律問題;但是,除了龍榆生(龍沐勛)的《唐宋詞格律》就其所整理的198種常用詞譜標出領字位置之外,其余詞譜均未標示. 前人只以少數資料進行領字研究,是因涉及龐大的資料數量統計分析,人力難以勝任.本研究引用電腦作為輔助工具,以「唐宋詞」為範圍,建立詞作及詞譜電子檔,將「唐宋詞」全部詞作依詞牌排序,逐壹查檢每壹闋詞的格律,同壹詞牌之多數詞作同壹位置均使用領字時,即可認定該闋詞之該位置須使用領字,並據以在該詞牌之詞譜標記領字之格律.再依此含有領字格律標記之詞譜,標記「唐宋詞」所有領字資料的位置、用字,以電腦開發自動化工具,標記、統計、以之分析其起源、位置、用字、句式、聲調及所使用的詞體等,並嘗試從中探討領字與音樂的相關性,希望以「唐宋詞」文本為範圍的研究,能為詞體領字研究得出較明確的定論,詞類及語法牽涉語意的問題,限於篇幅,日後另為文討論. 關鍵詞 唐宋詞,領字,詞譜,詞體,詞調,自動化工具 本研究以唐宋詞為範圍,作品總數24,226闋,唐五代詞2,849闋,宋詞21,377闋.唐五代詞參校坊間各版本匯整出2,849闋.宋詞以唐圭璋主編,臺灣文光出版社,1983年1月10日第三版的《新校標點全宋詞》所收20,558闋詞(不含蘇軾詞)以及孔凡禮輯,臺灣源流出版社1982年12月出版的《全宋詞補輯》所收440闋為底本,蘇軾詞379闋,以薛瑞生箋證,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9月第壹版的《東坡詞編年箋證》為底本.在這24,226闋詞之中,跨越唐宋代不同詞人的重出詞有626闋,其中八闋詞分屬於三位詞人名下,302闋詞分屬於二位詞人名下,在這626闋重出詞裏,扣除重復,只有309闋,總計唐宋詞扣除重復之後的數量是23,909闋.但是因為重出作品無法判斷作者應當屬誰,所以本研究後續的統計數據,唐宋詞總數都以24,226闋計算.若以時代分,唐五代詞2,849闋、[①]宋詞21,377闋. 唐宋詞作者計有唐五代144人,宋代1,528人,扣除宋人話本小說中人物詞35人,宋人依托神仙鬼怪詞18人,元明小說話本中依托宋人詞35人,總計1,440人,所使用的詞牌,唐五代274種,宋代1,337種,扣除唐五代與宋代重復的詞牌152種,總計使用的詞牌有1,459種.依梁啟勛《詞學銓衡》記載:「康熙二十六年(1687),萬樹撰《詞律》二十卷,所收***六百六十調.後來徐本立著《詞律拾遺》,續收壹百六十五調.杜文瀾又著《詞律補遺》,又補收五十調.***計八百七十五調.杜著成於同光間,在最近八十年間,大概沒有能自度新腔創作新調的人了,八百七十五調的數字應是準確的.」[②]詞調創調之後,後人或更改調名而產生同調異名之別,或增減字數、句法等,而有正格變格之異與同調異體的現象.假設梁啟勛所述八百七十五調是正確的,從八百七十五調衍生多少異體?多少同調異名?《詞律》及《詞律拾遺》載有壹千六百七十余體,《宋詞大辭典》收詞譜1,380種(含同調異名),詞調與詞體究竟有多少?那些是同調異名?那些是同調異體?都有待進壹步研究比對,才能厘清. 2.研究動機 「領字」無論就唐宋詞音樂性的作用或修辭學的作用,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歷來詞家與研究者對唐宋詞領字的研究與唐宋詞其他議題相比之下,實在是非常少.文獻的記載以及前人對領字的研究,分為五種:壹、在詞話等筆記中專條敘述,如沈義甫《樂府指迷》及張炎《詞源》;二、在字詞典工具書中立詞條解釋,如王兆鵬、劉尊明等主編《宋詞大辭典》、施蟄存著《詞學名詞釋義》;三、在詞學研究著作中論及格律時以數行或數段文字論述,如龍榆生(龍沐勛)著《詞曲概論》、朱承平編著《詩詞格律教程》、陶爾夫、諸葛憶兵著《北宋詞史?第二章柳永詞風與慢詞興盛》、王力著《漢語詩律學》、王佐邦著《詩詞津梁》、陳振寰著《讀詞常識》;四、在詞學研究著作中論及詞體特性時以數行或數段文字論述,如孫康宜著《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吳世昌《詩詞論叢?論詞的讀法》、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小令在詩傳統中的地位》、《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詞體之美典》等.五、在詞譜格律書中註明領字的位置,如龍沐勛《唐宋詞格律》;六、以單篇論文發表者,如蔣哲倫〈談詞中領字〉、張其煌〈詞中的領字〉、張守剛〈詞的領字〉、廖俊裕〈由語法分析論柳永詞的壹字豆領字的語法功能〉、拙作〈以資訊科技作為宋詞領字研究方法探討〉[③]以及王偉勇、趙福勇〈詞體「領字」之義界與運用〉等等. 由於前人的研究或論述都不是以唐宋詞或全宋詞為範圍,因此其論述的觀點或研究的結果並不能完整呈現領字的全貌,例如,蔡嵩雲、施蟄存的研究認為「領字壹般用在長調,小令較少,引、近也少用.」[④]但是根據本研究分析統計的結果,引、近二體使用領字的比例非常高;孫康宜認為:「宋代柳永首開領字風氣,是領字的奠基者.」[⑤]根據本研究分析統計的結果,柳永雖是領字的奠基者,但不是開創者,在柳永之前,甚至於在唐五代詞即已出現領字詞的用法. 筆者在〈以資訊科技作為宋詞領字研究方法探討〉文中,從「領字的名稱」、「領字的字數」、「領字的位置」、「領字所領句式」、「領字的聲調」、「領字的詞類」、「領字的起源」、「領字所使用的詞體」、「領字的功能與作用」、「領字的語法」等十個角度綜合前人的論述,分析各家論點,匯整前人領字研究論點如下表: 關於領字的名稱與功用,近世學者吳世昌(1908-1986)提出「領托字」的觀點:「長調又有時句密韻疏,壹韻可以托上四五句.……慢詞則常以壹二字或三字領下文兩個四字句、五字句,乃至六字句,或以二三字托上文兩個四字句,五六字托上文兩個三字句.…….就句法而言,我們可以說:慢詞是破五七言詩句,而又融合律賦的作法,加以泛聲襯字的壹種體裁.知道了這種演變軌跡,則慢詞中的領下或托上的散句,內向或平行的對句,均可了如指掌.」[⑥]吳文把領字的觀念擴大到托字,並舉出領字「以壹字領下兩個四字句者、以壹字領下兩聯四字疊句者、以壹字領下兩個五字句者、以壹字領下兩個六字句者、以二字領下兩個四字句者、以二字領下兩個六字句者、以三字領下兩個四字句者、以三字領下兩個五字句者、以四字領下兩個三字句者、以四字領下兩個四字句者、以四字領下兩個六字句者、以五字領下兩個三字句者、以五字領下兩個四字句者」[⑦]等十三種句法,及托字「以壹字托上兩個六字句者、以二字托上兩個四字句者、以三字托上兩個四字句者、以四字托上兩個四字句者、以五字托上兩個四字句者、以六字托上兩個四字句者、以五字托上兩個三字句者、以六字托上兩個三字句者、以七字托上兩個四字句者、以七字托上兩個八字句者」[⑧]等十種句法.高友工教授論及吳世昌「領托字」觀念,提出如下的評述:「吳先生把詞的領字觀念大大地擴大了,而且提出了托字的觀念.……這些觀念他自然是用在長調的領域.我個人以為在小令中也許沒有真正的領字、托字.但是以上所述的層進結構其實正是在強調句與句和聯與聯之間的關系.領下與托上正是最好描寫這種承上或啟下的現象.於是根據這種層進和承繼過去的並立及延續關系,每壹個詞牌都形成了他自己特有的內在組織,也由此衍化出壹種獨特的格調.」[⑨]高文的評述除了為吳文「領托字」的觀點作了解析之外,還提出了「領托字」的功用,也將領字的定義剖析得更清楚.高友工教授在〈詞體之美典〉演講節要稿中,還提出:「長調之所以為大、為長,主因之壹是其鋪敘.……然而只鋪敘無間架,又不能成其大,故最要者仍在領字之應用.」[⑩]、「是以領字之運用實為建立詞中間架之基礎.」[11]、「就間架而言,其樞紐系於壹字逗及三字逗.」[12]這三段論述從領字功用的角度進壹步補充了領字的定義. 唐宋詞數量龐大,以人力作領字全面的研究,誠然不易,致使前人之論述與研究難免有以偏概全之失.本文藉助資訊工具對大量資料分析統計的能力,嘗試以唐宋詞為範圍,全面檢視前述領字的問題,但也因為數量龐大,限於時間及篇幅,本文僅先探討單字領字的起源、位置、用字、句式、聲調、所使用的詞調等. 3.研究方法與所遭遇的困難 歷來詞家為領字下定義時,雖然詳略各有不同,大致上都認為領字是「詞」書寫的修辭技巧,用於壹句(以逗號及韻腳之句號為分界點,以下稱為「句子」)或壹組句子之首(以韻腳之句號為分界點,以下稱為「句組」),扮演「語意轉折與承接上文,提起下文的作用,並兼及詞的音樂性需求.」[13]唐宋詞有24,226闋,含標點符號,有1,851,463字,扣除標點符號,有1,537,947字,173,993組句組,292,336組句子,雖然不是每壹闋詞,每壹組句子或句組都用領字,但是若要以唐宋詞作為領字的研究範圍,數量非常龐大,以人力處理實在困難.本研究引用電腦作為抽取領字的輔助工具,其方法有二: 3.1標示詞牌格律的領字位置,再以電腦程式抽取 從理論上來看,領字屬於詞律的壹部分,以電腦抽取含有領字的句子時,只要先將含有領字的各詞牌之詞譜領字的位置標示清楚,便可以用電腦程式抽取資料,省卻人工整理的時間,例如〈好事近〉、〈夜飛鵲〉、〈采桑子〉、〈臺城路〉等詞牌的領字非常整齊,便可以用程式抽取.但是電腦只能處理有規則的資料,無法判斷例外的狀況,所以實際執行時存在著下列困難: (1)歷來詞譜,除了龍榆生的《唐宋詞格律》標示領字的詞牌與位置,其余詞譜均未標示,《唐宋詞格律》只收198種詞譜,含領字的詞譜只有69種.[14] (2)詞譜上雖然訂出領字的位置,但是詞人填詞時未必完全遵守格律,電腦無法判斷例外的現象,以〈摸魚兒〉為例,這壹詞調首句第壹個字是單字領字,唐宋詞〈摸魚兒〉***計123闋,但有九闋首句第壹個字不是領字.[15]這九闋詞之前七闋句式完全相同,後二闋不同. (3)同壹個詞牌,有正格、變格等不同體式,二者之字數與句法不同,電腦無法判斷.以〈八聲甘州〉為例,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壹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幹處,正恁凝眸.」(43頁)以「/」表示領字的位置;葉夢得〈八聲甘州〉「故都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想/烏衣年少,芝蘭秀發,戈戟雲橫.坐看驕兵南渡,沸浪駭奔鯨.轉盼東流水,壹顧功成.千載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漫/雲濤吞吐,無處問豪英.信/勞生、空成今古,笑/我來、何事愴遺情.東山老,可堪歲晚,獨聽桓箏.」(766頁)這二闋詞詞牌相同,但句法不同,領字位置也不同. (4)本研究所依據的底本,未必完全正確,例如某些詞作因為刊印時校對的疏忽,以致於與詞譜不合,如此壹來,電腦便無法依據詞譜所標示的領字位置抽取領字資料,例如唐圭璋《新校標點全宋詞》範成大〈滿江紅〉:「恐相逢如夢,夜闌添燭.」(1,625頁);劉學箕〈賀新郎〉:「喚小艇、漁翁鶴發.」(2,435頁);方千裏〈滿庭芳〉:「數行征雁,分破白鷗煙.」(2,494頁);吳泳〈賀新郎〉:「碧藕花中人家住,恨幽香、可愛不可近.」(2,512頁);王奕〈賀新郎〉:「死去方知亡國恨,尚激起、浪花如語.」(3,298頁).「燭」、「發」、「煙」、「近」、「語」都是押韻處,句號誤為逗號.[16]凡此誤用標點符號的例子很多,都會使電腦判斷領字所領句式時發生錯誤. 以電腦解決上述問題,第四種屬於新校標點本校對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前三種需要先確定每壹種詞牌的詞譜以及那些詞牌的那些句子使用領字.確認詞譜,是壹項大工程,確認領字,也須先確定領字的定義,在在都是困難. 3.2以句法推測領字的位置 詩詞以雙字詞居多,詩句多數是五言或七言的奇數句,五言詩句法以二、三,七言詩句法以二、二、三為主,句尾的三字詞或作二、壹,或作壹、二.以詩而論,詩的前二個字除非是使用專有名詞,例如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其中的「黃鶴樓」、「峨眉山」都是句首三字詞;或是使用典故時,也可能在句首出現三字以上的詞匯,例如盧綸〈送黎燧尉陽翟〉:「潘縣花添發,梅家鶴暫來.」「梅家鶴」是三字詞典故,典出《漢書?梅福傳》,除此之外,詩的前二字以雙字詞為主.以詞而論,詞的單句(句子)字數,最短的是壹字句,最長的是十壹字句.壹字句、二字句、十字句、十壹字句只出現在少數幾種詞牌,三字句至九字句占的數量最多,[17]其句法分別是:三字句:上二下壹、上壹下二;四字句:上二下二;五字句:上二下三、上三下二、上壹下四;六字句:上二下四、上四下二、上三下三;七字句:上三下四、上四下三、上壹下六;八字句:上三下五、上四下四、上壹下七、上二下六;九字句:上三下六、上四下五、上五下四、上六下三.其句法的上句字數是奇數的有:三字句之上壹下二、五字句之上三下二及上壹下四、六字句之上三下三、七字句之上三下四及上壹下六、八字句之上三下五及上壹下七、九字句之上三下六及上五下四.[18]唐宋詞每句總字數是奇數句的句子比偶數句多,已有的研究對單字領字的定義,其中壹個條件是「在句子或句組的第壹個字以單字詞領起下文」,所以,奇數句第壹個字是領字的機率很大.因此,可以依據句法推斷領字的位置,再輔以詞牌領字位置的規則,設定這二個條件,以電腦程式抽取領字資料. 以上的困難與詞體的形式(格律)有關,除了格律問題,還涉及領字定義的問題.因詞譜未明確標示領字,文人填詞也未必全然合乎格律,假如某壹闋詞某壹句的句首當用領字,但是這個字若不符合前人研究的結論:「領字使用的聲調是去聲或仄聲或未註明,領字使用的詞類是副詞、動詞、連接詞、形容詞、介詞.」[19]那麼這個字究竟是當用領字而不用?或是所用領字不符合前人對領字之定義?或是前人研究對領字的聲調與詞類的定義有誤差?若有誤差,正確的定義是甚麼? 本研究因有鑒於前人對於領字的研究不足,故而以全部的唐宋詞為範圍,嘗試檢驗前人的研究是否正確.依前述分析,所遭遇的問題包含幾部分:壹是資料龐大,需仰賴電腦輔助;二是前人留下的文獻未標示領字位置;三是前人填詞未必遵守格律;四是詞牌有同調異名、異調同名的現象,有些詞牌還有正格與變格之別,增加判斷的困難;五是前人研究對領字的定義是否正確?屬於詞體形式的格律問題容易解決,屬於領字定義的問題比較困難,本研究以下列方法解決這些問題,並嘗試以唐宋詞全部之單字領字為範圍,重新檢視前人對領字的研究. 4.以電腦輔助程式檢查領字的方法與步驟 (1)首先將唐宋詞以分欄位(作者、詞牌、詞題序、詞文)的方式建立電子檔案,以程式計算每壹闋詞的總字數及每壹句的字數(此即該詞之句式).其次是將相同的詞牌排列在壹起,同壹詞牌若有正格變格等不同體式的作品,可從總字數及每壹句的字數檢驗,再將同壹詞牌不同體式的作品排列在壹起. (2)領字屬於格律的壹部分,領字的位置應該是明確而有規則的,電腦處理有規則的資料,其效率千萬倍於以人力處理,但是因為現存詞譜文獻多數未標記領字位置,加上領字定義不完整、詞作未必完全符合格律等因素,在交付電腦處理之前,需以人力作壹些前置工作.本研究的作法是將全部唐宋詞電子檔,依相同詞牌、相同詞體順序排列,每壹種詞牌取壹闋詞,先以人工標記字首是單字詞的位置,其余相同詞牌詞體的不同詞作,依據人工標記所訂出的單字詞位置以電腦程式標記,如此便可節省大量的人力工作時間. (3)再以程式將標記好單字詞位置的句組抽出,即可得出唐宋詞所有含有單字詞的句組資料.單字詞未必全是領字,且詞人填詞未必全然符合格律,凡此,電腦都無法判斷,因此須再以人工檢查,以人工將單字詞及領字區分,建立領字資料庫. (4)將步驟三所得出的資料,依「作者」、「詞牌」、「首句」、「領字字匯」、「領字句組」欄位排列. (5)將步驟四之資料,以程式標上「領字字匯」之聲調、位於該句組之位置、「領字句組」每壹句子之字數. 句首單字詞未必全是領字,如前所述.詞體句式從壹字句至十壹字句都有,唐宋詩詞等韻文以雙字詞詞匯居多,詞體奇數句無論是上句或下句之三字詞,其句法可再細分為二壹及壹二.這些詞匯,假使出現在句尾,當然不會是領字,但是如果出現在句(句子)首,而句法又正好是壹二,第壹個字是不是單字領字,在領字定義不明確時,便費斟酌了.例如黃人傑〈賀新郎〉:「問江鄉年來有幾,只君方見.」(補輯57頁)第壹句是奇數句,其句法是上三(問江鄉)下四(年來有幾),上三可再分為壹(問)二(江鄉).〈賀新郎〉詞牌這個位置的字都是使用單字詞,便可以推斷〈賀新郎〉這個位置的字是領字.但是如果三字詞出現在句尾,例如史達祖〈鵲橋仙〉:「應將巧思入相思,覺淚比、銀灣較少.」(2,339頁)第壹句是奇數句,其句法是上四(應將巧思)下三(入相思),下三可再分為壹(入)二(相思).「入」字出現在下句的單字詞,便不是領字. 領字屬於格律的壹部分,因此經過以上的分析,本研究在抽取領字時,便先以格律作為最優先的考慮條件,將相同詞牌,相同位置的句首單字詞假設為領字,但是排除下列句式的三字句,因為這些三字句,或作壹二或作二壹,並無固定句法. (1)三字句:指的是三個字獨立為壹個句子者,例如柳永〈曲玉管〉:「隴首雲飛,江邊日晚,煙波滿目憑闌久.立望關河蕭索,千裏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別來錦字終難偶.斷雁無憑,冉冉飛下汀洲.思悠悠.○暗想當初,有多少、幽歡佳會,豈知聚散難期,翻成雨恨雲愁.阻追遊.每登山臨水,惹起平生心事,壹場消黯,永日無言,卻下層樓.」這壹闋詞的「忍凝眸」、「思悠悠」、「阻追遊」都是三字句(是句子,也是句組). (2)三三句式的句組:例如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紅燭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壹葉葉,壹聲聲.空階滴到明.」這壹闋詞的「玉爐香,紅燭淚.」、「眉翠薄,鬢雲殘.」都是三三句式的句組. (3)三三三句式的句組:蘇軾〈水調歌頭〉:「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4)三三三三句式的句組:辛棄疾〈六州歌頭〉:「春風路,紅堆錦,翠連雲,俯層軒.」 (5)三三三三三句式的句組:董穎〈薄媚〉:「庭喋血,誅留守,憐屈服,斂兵還,危如此.」 以上這些句式,無論是獨立為句組或是與其他字數的句子組合為句組,其字首之單字詞都不視為領字,而視為單字詞. 詞譜或詞作裏以「逗」(頓號:「、」)隔開的三字詞,用以表示語氣停頓處,並不是隔開完整的句子,而這些三字詞必須與後續字詞結合才能成為獨立完整的句子,與前述之三字句不壹樣,這些三字句的首字若是單字詞,歸為領字.例如劉克莊〈風入松〉:「簫聲壹去無消息,但回首、天海茫茫.」(2,636頁);劉克莊〈木蘭花慢〉:「爾儂迎新送舊,似君侯、清約更誰歟.」(2,608頁);辛棄疾〈滿江紅〉:「道如今、吾亦愛吾廬,多松菊.」(1,954頁).以上例句之「但回首」、「似君侯」、「道如今」都以頓號表示句子停頓處,並不是單獨的三字句,都可再切分為壹二,而且,以這三句為例,其句子之語氣停頓處,若移到第壹個字之後:「但、回首天海茫茫.」、「似、君侯清約更誰歟.」、「道、如今吾亦愛吾廬」,詞意更清楚,也更能凸顯第壹個字是領字的特性.這三種詞調其他詞作相同位置的句法都相同,所以認定為領字. 5.唐宋詞領字 以24,226闋唐宋詞為範圍,用以上的定義與方法,總計抽取出字首是單字詞的句組45,409句,依以上方法分析,在這45,409組句組中,歸為領字的句組有27,144句,歸為單字的句組有18,265句. 以下將所抽取出來的27,144句組的領字先定義為唐宋詞的領字,再以這些領字進壹步分析,期以呈現領字比較完整的面貌. 5.1詞牌的起源及使用領字的詞人 前人研究認為宋代柳永首開領字風氣,事實上柳永之前的詞人填詞時即已使用領字. 以唐五代144人,宋代1,528人的唐宋詞作者計算,填詞時使用領字的作者有943人(含唐宋代無名氏各1人,鬼仙1人),唐五代作者20人,宋代作者923人. 唐五代使用領字的20位作者(依時代先後排序),使用領字的詞牌40種,屬於91字以上長調的詞牌有10種(解紅、歌頭、玉抱肚、送征衣、無愁可解、喜遷鶯、吳音子、水龍吟、帝臺春、金浮圖),59-90字中調有15種,58以下小令有15種.使用領字的數量及詞牌如下表: 宋代在柳永之前的作者有17人,詞作使用領字的作者有下列7人(依時代先後排序),使用領字的詞牌12種,屬於91字以上長調的詞牌有7種(多麗、六州、賀新郎、齊天樂、念奴嬌、倦尋芳、滿江紅),59-90字中調有2種,58以下小令有3種.使用領字的數量及詞牌如下表: 在柳永之前,填詞時使用領字的作者總計27人(含敦煌詞、無名氏、鬼仙),所使用的詞牌有52種,唐五代40種,宋代柳永之前12種,二種完全沒有重疊.唐五代使用的詞牌是:上行杯、天仙子、太常引、水仙子、水龍吟、玉抱肚、竹枝子、吳音子、步步高、步蟾宮、河傳、金浮圖、南歌子、帝臺春、後庭花、思越人、宮怨春、紗窗恨、送征衣、接賢賓、望江南、望梅花、荷花媚、魚歌子、喜遷鶯、無愁可解、傷春曲、感皇恩、解佩令、解紅、遐方怨、夢江南、歌頭、撥棹子、撥棹歌、蔔運算元慢、憶王孫、憶眠時、憶秦娥、鞓紅.宋代柳永之前使用的詞牌是:六州、甘草子、多麗、念奴嬌、倦尋芳、剔銀燈、望漢月、賀新郎、陽關引、滴滴金、滿江紅、齊天樂. 柳永之前的詞人,雖有幾位詞人之作品使用領字的百分比比柳永高,但是他們的作品數量很少,難以作為立論的基礎.作品數量比較多的呂巖:161闋,使用領字的有9闋,占百分之5.59;馮延巳:114闋,使用領字的有2闋,占百分之1.75;李珣:54闋,使用領字的有1闋,占百分之1.85;李煜:52闋,使用領字的有3闋,占百分之5.77,這些詞人使用領字的百分比都比柳永低. 柳永的詞作有219闋,使用領字的有142闋,占百分之64.84,與柳永同時期的張先175闋詞,使用領字的有39闋,占百分之22.28;晏殊144闋詞,使用領字的有23闋,占百分之15.97,稍後的蘇軾379闋詞,使用領字的有62闋,占百分之16.35;晁補之167闋詞,使用領字的有84闋,占百分之50.30、周邦彥187闋詞,使用領字的有91闋,占百分之48.66;南宋辛棄疾629闋詞,使用領字的有233闋,占百分之37.04.與柳永同時期的詞人,使用領字的百分比以柳永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