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佛教中的三寶是什麽

佛教中的三寶是什麽

問題壹:佛教中三寶是什麽意思? 三寶是指佛寶、法寶、僧寶。佛寶,是指已經成就圓滿佛道佛教三寶的壹切諸佛。法寶,即諸佛的教法。僧寶,即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

佛教的三寶

(1)佛--成就圓滿佛道,是為佛寶之條件,換言之,佛寶為佛陀從覺悟中發展的心靈力量和圓滿智慧的德行

佛教三寶

。具足佛身、佛德的壹切諸佛,才是真實的佛寶。壹切諸佛,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及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等十方成就圓滿佛道的佛陀。

(2)法--以涅解脫、常樂我凈為體性世間的種種煩惱,猶如毒熱塵穢,常使眾生陷於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使眾生獲得清涼的涅解脫果實。

(3)僧--凡是佛教徒,如果能負起修行佛法並且傳播佛教的責任,便稱為僧寶,雖然不限定出家人或在家人,事實上只有出家人才能完成僧寶的使命。

問題二:什麽是佛教和佛教三寶?怎麽供養? 佛教在經中是有定義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

三寶在佛教中,稱“佛、法、僧”為三寶,佛寶指圓成佛道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法寶指佛的壹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僧寶指依佛教法如實修行、弘揚佛法、度化眾生的出家沙門。

――

物供養:可以用香、花、果、燈、飲食等物供佛、菩薩。

優婆塞戒經

若上佛者,以華、香贖。

(如果上供於佛菩薩的物品,須用供養華、供養香的方式來贖回,才能撤下來使用。)

法供養:《大方廣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講“ 法供養最 ”這句話很重要。就是說按照佛法修行是最好的供養。我們能夠按照佛說得去做,受持三皈依、受持戒律、念誦經書、奉行諸善。這就是最好的供養。所以 我們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無價寶珠扔掉才好啊!

摘自地藏論壇、地藏占察網、百度百科

問題三:佛教中的三寶指的是什麽? 佛、法、饑三寶 。。佛者覺也,自覺覺他的意思;法者正也,智慧圓滿不偏離的意思;僧者凈也,和合之心、清凈之心、平常之心,處事待人接物壹塵不染。。。阿彌陀佛(合十)

問題四:佛學中三寶是什麽呢? 佛教術語中的“三寶”有兩種,壹種是指佛寶 (Buddha)、法寶 (Dhama)、僧寶(Sangha)稱作住世三寶;壹種是指覺、正、凈稱作自性三寶。六祖壇經曰:‘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

其它說法

1. 另外在大乘起信論中,所說的佛、法、僧三寶,涵義亦與上述說法相同:

佛寶:“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形容佛智、佛身、佛德。

法寶:“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形容法身體性為真如平等,不增不減,又具足無量恒沙功德,能滿足壹切凈法,使眾生獲證涅盤,離苦得樂。

僧寶:“如實修行等”。指壹切依法如實修行的賢聖僧與凡夫僧。

2. 其次在現有的文字歷史上,曾有釋迦牟尼佛應化於世間,為壹切凡夫眾生親見佛身;有佛所說的教法,及依法出家修行的僧,稱之為“化相三寶”。

3. 後來凡夫誤以為佛已入滅,不再重履世間、便作種種的佛相,如木雕、泥塑、紙繪、石刻等,以供禮敬;結集佛的教法載於典籍,以供流布;依此典籍教制而出家,自行化他,使得正法常住於世間,稱之為“住持三寶”。

然而,實際上三寶本就常住不滅,惟依眾生根行機緣及證道的層次,其感得的三寶自然有所差別了。換句話說,化相三寶永遠存在,住持三寶卻有可能隨著時代變遷而湮沒,但如住持三寶中的僧寶有壹人成佛,就成為化相三寶了。

問題五:佛經中講的三寶指的是什麽? 佛家三寶是指佛、法、僧,也就是覺、正、凈

問題六:佛教中的三寶是哪三寶? 三寶是佛教的教法和證法的核心。簡單的說,三寶是指佛寶、法寶、僧寶。佛寶,是指已經成就圓滿佛道佛教三寶的壹切諸佛。法寶,即諸佛的教法。僧寶,即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

編輯本段佛寶

概況

成就圓滿佛道,是為佛寶之條件。那麽圓滿佛道是什麽呢?這又可分為兩方面來說:

佛身

於無量阿僧只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萬行圓滿,獲壹切種智,具足壹切勝妙功德的佛果者。此佛身有 佛教三寶

三:法身、報身、應化身。 法身是諸佛的清凈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 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 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壹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壹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 法身屬於真身,而報身和應化身都是由法身所現起的。

三寶威德

概述

三寶的威德十分殊勝,它能使壹切眾生遠雜苦惱,破除邪見惡念,消減無始以來種種的我執習氣,是世間的明燈,真正的皈依處。三寶的威德,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亦且不可擬議思量,其理有:

能破惡業障道

未皈依三寶之前,人生猶如大海中的舟船,缺乏導航的人和羅盤,必將漂流沈沒,永遠沒有靠岸的時候。壹切眾生被煩惱系縛,流轉於三界六道,無有窮盡,現在借著皈依三寶的勝緣,產生了防阻惡業的勢能,逆流而上,壹念始覺生起,分分除斷煩惱,如舟船喜獲導航人和精密的羅盤,終於安隱的航入港灣。

能獲佑加持

因眾生於生死中,常遭遇許多苦難,不能自拔,就像被狂暴的怨賊所侵害,無法逃脫而心生恐懼,現在皈依三寶,依怙三寶功德的護佑加持,使苦難怨賊舍怨心順,不復作出損害諸事,而令眾生吉祥安樂。

能除邪見惡念

眾生不能解脫的原因,是由邪見惡念不除,不斷的造出新業,如貧苦的人又不勤奮營生,致貧上加貧,潦倒壹生,而三寶是蔽衣內的明珠,適時解除危厄,令眾生歡喜踴躍,重新振作,於是翻邪歸正,斷惡修善,達成轉迷成悟的道果。

能消減我執習氣

無始以來,壹切眾生因壹念無明不覺,執取身心為我,復由此我執的起念造作,累積無量無數的習氣,形成了六道輪轉的勢能,今由皈依三寶,而將此我執消溶,習氣減除,使得身心清凈,覺性顯發。

編輯本段皈依三寶

概述

所謂‘進入佛門,應先皈依三寶。’如前所述,三寶既是佛法的總綱,所以凡是修學佛法,應先皈依三 佛教三寶

寶。這就好比學生要到某個學校讀書之前,必須先辨理入學手續壹樣。從佛教的立場,皈依三寶非常重要,如果壹個人自稱佛教徒,或已開始修學佛法,卻不願皈依三寶,就像是有了人身,卻不承認此身由父母所出,可謂十足的大邪見,終將墮入三塗惡道中。因此進入佛門與皈依三寶,是密不可分的。而皈依三寶,則必須心誠意正,堅信自身亦可成佛,然後發大誓願,精進修行,如此才能與三寶的精神相應。

心態

從三寶的內涵及其威德來看,可知皈依三寶並非只是形式上的皈依,而是從徹底的仰信出發,並深切體會三寶確為世間最珍貴的寶物,能令眾生出離生死,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故在心態上,必須做到心誠意正,相信自身具弧佛性,亦可成佛。因此皈依時的至誠懇切,把自己的身心歸向三寶、融入三寶,是十分重要的。是故由信心生愛敬,由愛敬而皈依,“信解觀察,供養皈依”,是上求無上佛道,最初壹念照破無明癡暗的覺性作用。這個覺性即“壹切眾生皆有佛性”的佛性。那麽,由相信、認識自心佛性,到修行成佛的思惟,應當是如何呢?在《觀無量壽經》上有提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壹切眾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問題七:佛家說的三寶是什麽意思 佛家三寶是指佛、法、僧,也就是覺、正、凈。 三寶真正的意思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人皈依三寶,他是不是真的皈依?沒有皈依,做那壹個儀式,那個儀式是空的、是假的,是形式沒有實質。為什麽?他不明三寶、不解三寶,所以他也不得三寶。受過戒的人都曉得戒有戒體,他戒體得不到,三皈也是戒,同樣壹個道理,他得不到戒體。戒體是什麽?是自性。 三寶,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裏面講得好,佛寶是自性覺,法寶是自性正,僧寶是自性凈,我們受持三皈的時候,有沒有得到自性的覺、正、凈,如果妳在受持三皈的時候得到了,那妳是真的三皈,經上講皈依是講這個,不是講形式。皈是回頭,從哪裏回頭?從過去迷、邪、染回頭。依什麽?依自性覺、正、凈,這真皈依,這壹念回歸了,這是真佛弟子。如果沒有舍迷邪染,不依覺正凈,那這個皈依是冒名的,說得好聽壹點,天臺家所講的六即裏頭「名字皈依」。名字皈依是什麽?有名無實,壹點作用都不起,有名無實。真正得用處的時候,妳最低限度要「觀行皈依」,如果我們修行不能契入觀行位,只在名字位上,那就落空了。名字位上說老實話,很容易造罪業,很容易墮三途;入觀行,大致上觀行功夫得力,可以得到人天福報,不會墮落三途。如果入「相似位」,那妳有成就,妳在菩薩道上就修行證果了。相似位是什麽果位?要以《華嚴經》的果位來說,相似即就是十信位的菩薩,妳轉凡成聖了。「分證」的三皈,那就是圓教初住以上。皈依的功德不可思議,是妳要真皈真依,佛在經上講妳真正皈依,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妳,這當然的事。他為什麽保護妳?尊敬妳、佩服妳、仰慕妳,不是哪個人派他來保護,自動,自動來保護妳。這才叫三寶。 自性覺、正、凈才是三寶,這是佛家修行證果的總原則、總綱領,壹入佛門第壹堂課,就把修行證果的總綱領傳授給妳,這叫做傳授三皈,讓妳這壹生生生世世,向著這個方向、向著這個目標努力邁進,妳就能成菩薩、成佛。佛法的教學實實在在是美滿到極處,真實的圓滿,壹開端就把這條路指清楚、指明白。可是現在我們常常看到,皈依是皈依某壹個法師,這完了。「皈依某個法師」這個流弊,由來已久,我們從q益大師的著作裏面看到;q益大師是明末清初的人,他在當時就指出皈依的誤會錯誤。由此可知,在那個時代,距離我們五百年,五百年前就是「皈依某個法師」,不是皈依三寶;這是我的師父,那個不是我的師父,破和合僧。僧團是和合壹家人,他這些皈依弟子在裏頭有分別、有執著,這是我的師父,這是我師父道場我要擁護,那個不是的我要排斥,就破和合僧。破和合僧大家知道,造無間地獄的罪業,換句話說,妳不皈依還不造這個罪業,皈依之後造這個罪業,最後歸到哪裏去?歸到阿鼻地獄去,這糟糕不糟糕!大錯特錯。 為什麽會產生這種錯誤?壹念迷情,壹念自私,鑄成大錯。這種錯誤的面逐漸逐漸擴大,使壹般人對於皈依真正的意思迷失掉,不但影響的面擴大,影響的時間久了,代代相傳,我們都以為這是正確的,誰能發現這是錯誤的?我們要是不讀《六祖壇經》,要是不讀q益大師這些著作,我們怎麽會知道?《壇經》裏面給我們啟示,六祖傳授皈依,他居然不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是這個解釋,他說是「皈依覺、皈依正、皈依凈」。我早年讀這個經的時候,這個給我很大的啟示,他為什麽這麽說法?他是唐朝時候的人,距離我們現在壹千三百多年,想必在那個時代,大家對於三寶就已經迷了,迷在佛法僧裏面,不知道佛法僧表法真正的意思,所以他才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凈」,然後又說「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他這個說法。他之所以這樣說法,對那個時代的人,必定是那個時代人已經對於佛法僧真正的意義迷失了,所以能大師傳授三皈,他有他另外......>>

問題八:佛家所說的三寶是什麽 指的是佛,法,僧。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終生,統理大眾,壹切無礙。和南聖眾!

問題九:佛教中,三寶,三尊,三根本分別指什麽 佛教三寶指佛、法、僧。佛教三尊有兩種情況,壹種是釋迦牟尼佛和阿難尊者、迦葉尊者,壹種是過去世迦葉佛,現在世釋迦牟尼佛和末來世彌勒佛。佛教三根本是,上師、本尊、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