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刮垢磨光,銷聲匿跡,有案可稽,斑駁陸離,壹蹴而就

刮垢磨光,銷聲匿跡,有案可稽,斑駁陸離,壹蹴而就

1、詞目 刮垢磨光

發音 guā gòu mó guāng

釋義 刮去汙垢,磨出光亮。原指培養人才時磨礪而使之高尚純潔;也喻深入研討,力求臻於精湛;有時亦含貶義,喻致力於細瑣之事。

出處 唐·韓愈《勸學解》:“爬羅剔抉,刮垢磨光。”

示例:暗想小生瑩窗雪案,~,學成滿腹文章。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壹本第壹折

用法 作謂語;比喻使事物重顯光輝

2、詞目 銷聲匿跡

發音 xiāo shēng nì jì

釋義 銷:通“消”,消失;匿:隱藏;跡:蹤跡。指隱藏起來,不公開露面。

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壹:“家生避地,亦到錦江,然畏穎川知之,遂旅遊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示例 他生平最是趨炎附勢的,如何肯~。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八回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補語;用於人或事物

3、詞目 有案可稽

發音 yǒu àn kě jī

釋義 案:案卷,文書;稽:查考。指有證據可查。

出處 毛澤東《“友誼”,還是侵略》:“尊重中國行政和領土的完整,以及反對任何外國控制中國等等,這是有案可稽的。”

4、詞目 斑駁陸離

發 音 bān bó lù lí

釋 義 斑駁:色彩雜亂;陸離:參差不壹。形容色彩紛雜。

出 處 戰國楚·屈原《離騷》:“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

示 例 銅器壹,器大可合抱,重數十斤,側有雙環,不知何用,~,瓶亦古。(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古瓶》)

5、詞目 壹蹴而就

發音 yī cù ér jiù

釋義 蹴:踏;就:成功。踏壹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壹下子就成功

出處 宋·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者,孰不欲壹蹴而造聖人之域。”

示例 從前所受,皆為大略,~於繁賾,毋乃不可!(清·吳趼人《痛史·原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