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買賣所得的利潤。利市,漢語詞語,拼音是lì shì。“利市”是廣州人的獨特叫法,又稱“利事”或“利是”,取有利於辦事、有利於生意,大吉大利、好運頻頻等意。其實這種叫法古已有之,“利市”壹詞見於《易經》,帶有本少利多的意思。生意人愛用“利市”的說法,就是希望得個好運。不知為什麽,只有廣州人保留了這個說法,並把它等同於“紅包”。《現代漢語詞典》沒有采用此意,只說它是“賞錢”“好兆頭”。到底是何原因,不詳待考。
最早,“利市”的叫法在《易經》中找到,意為最初的意思是“買賣所得的利潤”,慢慢又演化出了“運氣好,吉利”的意思。而利是封在唐代就出現了,宮廷和官方用手工織造的紅布袋,而民間則用鮮紅的紙張,裏面包著壹張寫了祝福語的字條,就像是用紅紙紅布包包住賀卡的感覺,表心意。大概到了清代,人們開始往“利是封”裏放銅錢,並且是用壹張正方形模樣的紅紙包裹。而我們現在常用的印刷紙質的利是封,在印刷術廣泛使用後才正式出現。
樣式樣貌也現代的利是封簡陋,在紅紙上刷黃油以此黏住金粉,造出最原始的燙金效果。壹般都是簡單的圖案,配上吉利的祝福語。“利市””利市“,大概也是想求得來年市道吉利,希望來年財神常駐自己門前。所以很多人看準了新年人們喜歡拿好彩頭的習慣,各顯神通“逗利市”。有些人會專門賣“財神”。他們只要在紅紙上寫“財神”二字,然後逐門逐戶竅門叫喊:“財神到!”,壹銅板買壹個“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