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應寶雞市人民政府邀請,成立“寶雞人民劇社”,並任社長,受聘為寶雞市第二屆人民代表。曾演出《抄紅》、《斷橋》、《第五個誓言》等劇目。
1952年再次受邀重返湘語劇社,為的是趕走花木蘭,出席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在北京舉辦的首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
1953年去朝鮮吊唁團演出半年。
1956年獲河南省首屆戲曲表演壹等獎。
65438年至0956年,河南豫劇院成立,翔宇劇社編成團,與常翔宇長期合作。
65438-0976年調入河南戲劇學校任排練老師,教過《姐妹易嫁》、《遊龜山》、《畫龍點睛》、《抄紅》、《三哭堂》等劇。他被授予河南省勞動模範的稱號。
1980年參加常翔宇舞臺生涯50周年慶典,再次與常翔宇合演《斷橋》,被拍成電視紀錄片。
65438到0986,壹個團去香港參加首屆中國戲曲大展,他們精湛的演技迷住了香港的觀眾。
在過去的50年裏,他演出了30多部重要戲劇,包括《抄紅》中的盈盈和張生,《白蛇傳》中的青蛇,以及《花木蘭》中的木慧。在很多劇目中,刻畫了不同性格的人,深受觀眾喜愛。比如《楊八姐》中的楊八姐,《第五誌願》中的穆嘉瑩,《梁祝》中的梁山伯,《玉虎墜落》中的王娟娟。50年代初,他在翔宇劇社演出《血淚復仇》,率先演出《壹個誌願軍的未婚妻》,曾轟動古城Xi安。在河南豫劇團期間,先後在《金沙江》、《紅籽》、《母親》、《劉》等現代戲中大顯身手。這些劇大部分都被錄制成了視頻,也有壹些被錄制下來廣為流傳。在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展演大會上獲演員壹等獎,出席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和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獲河南省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人物傳記被編入《中國藝術家詞典》、《中國女名人詞典》、《當代戲曲演員名錄》、《豫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