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弊歐陽修農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為國者未嘗敢忽,而今之為吏者不然,簿書聽斷而已矣,聞有道農之事,則相與笑之曰:鄙.夫知賦斂移用之為急,不知務農為先者,是未原為政之本末也.知務農而不知節用以愛農,是未盡務農之方也.古之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濟.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節,民無遺 力,國不過費,上愛其下,下給其上,使不相困.壹夫之力督之必盡其所任,壹日之用節之必量 其所入,壹歲之耕供公與民食皆出其間,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壹年之備.今乃不然,耕者,不復督其力;用者,不復計其出入.壹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甚者,場功甫畢,簸糠麩而食秕稗,或采橡實、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壹水旱,則相枕為餓殍.此甚可嘆也!國家罷兵,三十三歲矣,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而後來者未嘗聞金鼓、識戰陣也.生於無事而飽於衣食也,其勢不得不驕惰.今衛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驕如此,況肯冒辛苦以戰鬥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鬥戰,雖耗農民,為之可也.奈何有為兵之虛名,而其實驕惰無用之人也.古之凡民長大壯健者皆在南畝,農隙則教之以戰,今乃大異,壹遇兇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招之去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為廂兵.吏招人多者有賞,而民方窮時爭投之.故壹經兇荒,則所留在南畝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為兵,則恐為盜.噫!茍知壹時之不為盜,而不知終身驕惰而竊食也.古之長大壯健者任耕,而老弱者遊惰;今之長大壯健者遊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盡力乎南畝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壹去為僧、兵,則終身安佚而享豐腴,則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註: 1、甫:剛剛2、畜:同”蓄“3、籍:登記。
2. 《原弊》:1.而今之為吏者不然,薄書聽斷而已矣農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王政:王道,仁慈政治)所由起也。古之為國者未嘗敢忽,而今之為吏者不然,簿書(簿書:官署中的文書簿冊)聽斷(聽斷:聽取陳述而作裁斷)而已矣,聞有道農之事,則相與(相與:壹同,壹道兒)笑之曰:鄙。夫知賦斂(賦斂:征收錢糧)移用(移用:把用於某方面的辦法、物資等用到另外方面)之為急,不知務農為先者,是未原為政之本末(本末:主次)也。知務農而不知節用以愛農,是未盡務農之方也。
古之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濟。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節,民無遺力(遺力:余力),國不過費,上愛其下,下給其上,使不相困。壹夫之力,督之必盡其所任;壹日之用,節之必量其所入。壹歲之耕,供公與民食,皆出其間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壹年之備。今乃不然,耕者,不復督其力;用者,不復計其出入。壹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甚者,場功(場功:指修築場地以及翻曬、脫粒等稼穡)甫畢,簸糠麩而食秕稗,或采橡實、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運壹水旱,則相枕(相枕:彼此枕藉。極言其多)為餓殍,此甚可嘆也!
國度罷兵, 三十三歲矣。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而厥後者未嘗聞金鼓、識戰陣也。生於無事而飽於衣食也,其勢只得驕惰。今衛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驕如此,況肯冒辛苦以戰鬥乎?就使(就使:即使,縱然)兵耐辛苦而能鬥戰,雖耗農民,為之可也。奈何有為兵之虛名,而實在驕惰無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長大壯健(壯健:身體健康強壯)者皆在南畝,農隙則教之以戰。今乃大異,壹遇兇歲,則州郡吏以尺器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招之去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為廂兵。吏招人多者有賞,而民方窮時爭投之。故壹經兇荒,則所留在南畝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為兵,則恐為盜。噫!茍知壹時之不為盜,而不知終身驕惰而竊食也。古之長大壯健者任耕,而老弱者遊惰(遊惰:遊蕩懶惰);今之長大壯健者遊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盡力乎南畝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壹去為僧、兵,則終身安佚而享豐腴,則南畝之民只得日減也。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
3. "率由舊章"之弊 文言文翻譯
1.完全依循舊規辦事。《詩·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後漢書·朱穆傳》:“ 建武 以來,乃悉用宦者……愚臣以為可悉罷省,遵復往初,率由舊章,更選海內清淳之士,明達國體者,以補其處。”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試雜文》:“ 有唐 自 高祖 至 高宗 ,靡不率由舊章。”《文明小史》第壹回:“到任之後,他果然聽了 姚老先生 之言,諸事率由舊章,不敢驟行更動。”
2.原封不動,老樣子。 老舍 《四世同堂》五二:“只要親友們還都平安,他的世界便依然是率由舊章,並沒有發生激劇的變動。”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壹:“生活方式雖然率由舊章,而到底在物質上,卻摻進了不少的新奇東西。”追問“率由舊章”之弊 文言文翻譯沒有,整片的啦
4. 文言文:“率由舊章”之弊原文和翻譯“率由舊章”之弊
大凡處事不可執壹而論,必當隨時變通,斟酌盡善,乃為妙用。余嘗論“率由舊章”壹語,不知壞盡古今多少世事!有舊章之不可改者,有舊章之不可不改者。如吾鄉之北望亭橋,今改為豐樂橋,南堍為無錫所轄,北為金匱所轄。嘉慶二十年將重建時,諸鄉民原請造纖路以便往來舟楫,錫令韓君履寵因問諸鄉民:“向來有否?”曰:“無之。”韓曰:“然則‘率由舊章’可也。”而監造之紳拎華鳳儀輩,因人碌碌,亦不與韓君辯,將陋就簡,勢月而成。每遇西北風,其流直沖,無有約束,復舟損命者,壹歲中總有數次。此“率由舊章”之誤亭也,可畏哉!
——《履園叢話》
P.S 沒有翻譯的,解釋的話,需要查查古漢語詞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