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羅真(Ex22) [21世紀科技雙語詞典]
中國針灸詞典
3.概述落枕點是奇異點[1]的別名,即Exo8 [2]。《新醫療法手冊》出版。
外籍工人宮(wáiláog not ng?EXUE8)是子午線外的怪點[3][2][4]的名稱。出版了《活嬰嬰兒按摩食譜及脈絡秘籍》。後人也稱湘強穴[2]。手背上,第二、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0.5寸(指寸)[4]。主治落枕、臂痛、胃痛、消化不良、腹瀉、大便溏薄癥、小兒急慢驚風、掌癱、消化不良、腹痛腹瀉、掌癱、五指不能屈伸、小兒臍風、手背腫痛、頸椎病、手指麻木、小兒臍風、白便、偏頭痛等。
4拼音lào zhn Xué
魯智深徐[5]
5代號EXUE8
6外勞宮穴是落枕穴的別稱(新醫法手冊)
湘強(奇穴集)
7來源《小兒推拿配方秘籍·活嬰脈》:外胎宮位,手指下,正對手掌。
新醫療法手冊名為落枕點。
8落枕點的定位標準:外宮穴在手背上,第二、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方0.5寸(指寸)[4]。
外勞工宮位於手背正中,與掌中老關穴相對[3]。
外工宮位於手背,第二掌骨與第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方0.5寸(指寸)的凹陷處[2][6]。
外胎宮位在手背,第二、三掌骨之間,掌骨關節後方約0.5寸[5]。
外來工宮的位置,子午線外的壹個奇怪的點
外來工宮的位置,子午線外的壹個奇怪的點
外來工宮的位置,子午線外的壹個奇怪的點
9落枕取穴法患者從手掌取穴。
彎曲手掌,選擇手背第二和第三掌骨之間的點,大約在掌指關節後面0.5英寸[6]。
10落枕穴的解剖學外勞宮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第二掌骨背側肌和第二掌側骨間肌。有橈神經的淺支。
10.1水平解剖皮膚→皮下組織→第二骨間背側肌[5]。
橈神經背側支和背側靜脈網分布於10.2穴的神經血管淺層。深層有尺神經深支和掌背動脈[5]。
11落枕穴外勞宮穴具有疏通經絡、祛風止痛的作用。
12外勞宮穴主要用於治療落枕、臂痛、胃痛、消化不良、腹瀉、便溏癥、小兒急慢驚風、手掌麻痹、消化不良、腹痛腹瀉、手掌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兒臍風、手背腫痛、頸椎病、手指麻木、小兒臍風、白便、偏頭痛等。
外勞宮穴主要用於落枕、臂痛和胃痛[5]。
外勞宮穴主要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腹瀉、便溏、小兒急慢驚風、落枕、手指麻痹、手掌麻痹等[2]。
外來工宮主要用於落枕,五谷不消化,腹痛腹瀉,手掌手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兒臍風,手背腫痛[3]。
洋勞工宮主要用於落枕、頸椎病、手背腫脹、手指麻木、手指屈伸不利、小兒臍風、小兒消化不良、大便不變白、五谷不減、腹痛腹瀉、偏頭痛等[6]。
13針灸方法13.1針灸方法壹般刺0.3 ~ 0.5寸[2]。
直刺0.3 ~ 0.5寸,或斜刺0.3 ~ 1寸至腕部,局部有酸脹感,或麻感輻射至指尖[6]。
直刺或斜刺0.5 ~ 0.8英寸[5]。
直刺0.5 ~ 1英寸[3]。
單獨用此穴治療落枕時,活動頸部是治療的關鍵[6]。
13.2艾灸能灸[6][2]。
艾條灸1 ~ 3強;或艾條灸3 ~ 5分鐘[3]。
14落枕穴外勞宮與天竺、大椎配伍用於治療頭頸強痛[6]。
外勞工宮配以外關、風池、合谷、太陽治療偏頭痛[6]。
15文獻總結《活嬰推拿秘方及脈絡秘籍》:外老宮,手指下,正對手掌。治白糞,留粒,腹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