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入木三兮的意思

入木三兮的意思

 入木三分原是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也比喻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透徹。入木三分是漢語的壹則成語,出自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

入木三分的出處

 少年王羲之的書法,當時就受到晉代女書法家衛夫人(名鑠,字茂猗,擅長隸書)的誇贊:“此兒必見用書訣(理論、竅門),近見其書,便有老成之智。”並流涕曰:“此子必蔽(掩蓋)吾名!”可見,王羲之的書法天賦是驚世駭俗的。因此,才引來當朝皇帝命其書寫“祝版”,留下“入木三分”的典故。

入木三分的故事

 王羲之是東晉時期的書法家,他取眾家之長,創造了壹種具有獨特風格的書法,被後人譽為“書聖”。王羲之的字,秀麗中透著蒼勁,柔和中帶著剛強,後代的許多書法家都比不上。所以,學習書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做範本。現今他流傳下來的書帖中著名的有《蘭亭集序》《黃庭經》等。

 王羲之自小就很有書法天賦,七歲時就已嶄露頭角,寫得壹手字,王羲之十二歲那年,偶然在父親的書房裏發現了壹本講解書的好書,就偷偷拿出來閱讀。從此他手不釋卷地日夜攻讀,壹絲地按書中講的方法運筆練字,書法水平不斷提高。

 王羲之的字寫得這樣好,固然與他的天資有關系,但最重要的還是由於他的刻苦練習。他為了把字練好,無論休息還是走路,心裏總是想著字體的結構,揣摩字的架子和氣勢,而且不停地用手指頭在衣襟上劃著。所以時間久了,連身上的衣服也劃破了。王羲之每天練了字,就到後花園的池塘邊清洗筆硯,天長日久,整池水都被汁染黑了,由此可見王羲之練字是何等的勤奮刻苦!

 據說王羲之很愛鵝,平時常常望著河裏戲水的鵝發呆,後來竟然從鵝的動作中領悟出運筆的原理,這對促進他的書法技藝大有助益。有壹次,他到壹個道觀去玩,看到壹群鵝非常可愛,便要求道士賣給他。觀裏的道士早就欽慕他的書法,便請他寫部《黃庭堅》作為交換。王羲之實在太喜歡那些鵝了,便同意了。於是王羲之給觀裏寫了部《黃庭經》,道士便把那些鵝送給了他。

 壹天清晨,王羲之獨自壹人在山下散步。忽然,他看見壹位年邁的老婦人拿著十幾把紙扇,要到集市上去賣。每把紙扇只能二十錢,王羲之見老婦人貧苦可憐就借來筆墨,在每把扇子上了字,老婦人哪裏認識王羲之呀,見他在白白凈凈的紙扇上寫了心中叫苦不叠。

 王羲之見狀笑道:“您只要說這是王右軍寫的保妳每把能賣壹百錢!”老婦人接過紙扇,半信半疑地來到市場上照著他的話叫賣了壹番。人們聽了,馬上爭先恐後地掏錢購買,壹會兒工夫,十幾把扇子都被搶購壹空,老婦人這才欣慰地笑了。

 相傳王羲之曾給朝廷寫過祭祀天地神明、祈求國泰民安、五谷豐登的“祝版”。晉成帝即位後,就命祝版工人更換祝版上的題詞。誰知工人們在那塊木板上削了好半天,也沒能把王羲之原來的字跡刮掉。工人們拿起祝版仔細壹看,都大吃壹驚,連聲贊嘆。原來,王羲之寫的每個字都滲入木頭三分多,好像刀刻壹般,哪裏能輕易刮得掉呢?工人們不禁贊嘆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入木三分的寓意

 “入木三分”這則典故揭示了壹個人的成功不僅僅是依靠他的天賦,更重要的是依靠他後天的努力的道理。王羲之不僅天賦特異,而且刻苦磨練,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之說。可見,這“入木三分”的成就,是來自於天賦和後天的功夫的。

入木三分的意思

 原是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也比喻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透徹。

入木三分近義詞

 力透紙背、鞭辟入裏、刻畫入微、鐵畫銀鉤、壹語道破、壹語破的

入木三分反義詞

 不著邊際、走馬觀花、略見壹斑、壹知半解

入木三分造句

 1、魯迅的文章罵人時往往入木三分。

 2、他的書法入木三分。

 3、李老師的論述鞭長莫及,入木三分。

 4、他分析問題鞭辟入裏,入木三分,實在令人信服。

參考文獻:

1、崔鐘雷主編.成語典故大全.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

2、鄭永安編著.中華成語典故.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3、李壹華 呂德申.漢語成語詞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