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中引用了祖逖“中流擊楫”的典故。《晉書.祖逖傳》:祖逖“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猶如大江!’”在這裏,毛澤東運用此典故委婉地回答了上闋“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這壹重大問題,恰到好處,讓人回味無窮。?
祖逖率軍北伐,船行至長江中央時,祖逖擊槳立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後人遂以中流擊楫比喻比喻立誌進取,不成不罷,也用以比喻為頌揚收復失地統壹國家的激昂壯誌。
2、“恰同學少年,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同學少年”,出自杜甫的《秋興八首》的第三首的壹句詩:“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後來張愛玲的有部小說叫《同學少年都不賤》,她稍作修改,把“多不賤”改為“都不賤”,直接“翻譯”的話,就是:當年的同學、朋友,誰也不比誰次到哪兒去。
擴展資料:
《沁園春·長沙》賞析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作者想起當年曾和同學、朋友,在橘子洲壹帶散步、遊泳,暢論天下大事的情景,回憶起那壹段難忘的崢嶸歲月。
這首詞寫於1925年深秋。大約是在毛澤東同誌離開湖南前往當時革命活動的中心廣州時所寫的。毛澤東同誌從1911至1925年,曾數度在長沙學習、工作和從事革命活動。
這期間,國內外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壹次世界大戰、俄國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產黨成立等,都是影響世界形勢的巨大變革。這樣的歲月,如歷史群山中聳峙的壹座又壹座崢嶸的高峰。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這是對“崢嶸歲月”“揮斥方遒”的進壹步具體化。面對“萬山紅遍”的美景,他們既贊嘆錦繡河山的壯美,又悲憤大好河山的沈淪。
於是,發表激濁揚清的文章,抨擊黑暗,宣揚真理,鄙視當時的“萬戶侯”——軍閥如糞土。在這壹時期,毛澤東同誌在長沙組織了湖南學生聯合會、新民學會,開辦了平民夜校、文化書社和湖南自修大學,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領導了驅逐張敬堯等軍閥的活動。
特別是創辦《湘江評論》,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為1921年中國***產黨的成立,在湖南地區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這些既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具體內容,又是寫作這首詞的時代背景。了解這個背景,有助於進壹步體會詞中閃耀著的革命者崇高心靈的美的光芒。
百度百科-沁園春·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