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車盒狀甲基纖維素鈉[21世紀科技雙語詞典]
3羧甲基纖維素鈉藥典標準3.1產品名稱3.1.1中文名羧甲基纖維素鈉
3.1.2漢語拼音SuojiajiXianweisuna
3.1.3英文名羧甲基纖維素鈉
3.2化學文摘社編號[9004324]
3.3來源及含量本品為纖維素與壹氯乙酸鈉在堿性條件下反應生成的羧甲基纖維素鈉鹽。以幹燥產品計算,鈉含量(Na)應為6.5% ~ 9.5%。
3.4性狀本品為白色至微黃色纖維狀或顆粒狀粉末;無味;它是吸濕的。
該產品在水中膨脹成膠體溶液,不溶於乙醇、乙醚或氯仿。
3.5鑒別取本品65438±0g,加溫水50ml,攪拌分散均勻,制成膠體溶液,放冷備用。
(1)取10ml上述溶液,加入1ml硫酸銅試液,生成藍色絮狀沈澱。
(2)取5ml上述溶液,加入等體積的氯化鋇試液,生成白色沈澱。
(3)取上述溶液,顯示鈉鹽的火焰反應(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三)。
3.6檢查pH值3.6.1取本品0.5g,加溫水50ml,劇烈攪拌至形成膠體溶液,放冷,依法(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ⅵ h)測定,pH值應為6.5 ~ 8.0。
3.6.2粘度取本品4.0g(以幹燥品計),置於已稱重的250ml燒杯中,將150ml水加熱,在熱水浴中保持30分鐘,快速攪拌至粉末完全浸透,冷卻,加入足量水使混合物總重量為200g,靜置,並壹直攪拌至完全溶解。調節溫度至25℃,用NDJ1旋轉粘度計依法測定(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ⅵ G第二法),應為標示粘度的75% ~ 140%。
3.6.3氯化物取1.0g本品(以幹品計),準確稱取,置於250ml錐形瓶中,加入5ml無水乙醇,加入150ml水使其溶解,加入5滴濃過氧化氫溶液,緩慢煮沸10分鐘,冷卻,加入1ml鉻酸鉀指示液。每1ml硝酸銀滴定溶液(0.1mol/L)相當於3.545mg Cl。氯化物含量不得超過65438±0.0%。
3.6.4乙醇鈉在黑暗中的操作。取本品0.5g(以幹品計),準確稱取,置於燒杯中,分別加入5ml 5mol/L乙酸溶液和5ml水,攪拌至少30min,直至乙醇鈉溶解,加入80ml丙酮和2g氯化鈉,攪拌至羧甲基纖維素完全沈澱,過濾,用丙酮定量轉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丙酮稀釋至刻度,搖勻,靜置24h,取本品。取0.310g室溫減壓幹燥12小時的乙醇酸,置於10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準確量取5ml,置於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 5mol/L乙酸溶液,靜置30分鐘,加入80ml丙酮和2g氯化鈉,搖勻,用丙酮稀釋至刻度,搖勻,靜置24小時,作為對照溶液。分別取供試品溶液2.0 ml和對照品溶液2.0ml,置25ml納氏比色管中,水浴加熱至丙酮揮發,冷卻,加入20ml 2,7-二羥基萘硫酸溶液(取2,7-二羥基萘100mg,加硫酸100ml使其溶解,放置至顏色變淡,2天內使用),塞住,搖勻。必要時,取上述兩種溶液,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ⅳA)在10分鐘內在波長540nm處測定吸光度,計算不得超過0.4%。
3.6.5幹燥失重取本品65438±0.0g,於65438±005℃幹燥6小時。失重不得超過10.0%(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VIII L)。
3.6.6鐵鹽取本品65438±0.0g(以幹品計),置於坩堝中,慢慢點燃至完全炭化,放冷;加入0.5ml硫酸潤濕殘渣,低溫加熱至硫酸蒸氣完全除去,在550 ~ 600℃點燃至完全灰化,冷卻,加入1ml鹽酸和3滴硝酸,置於水浴中幹燥,冷卻,加入16ml稀鹽酸和適量水溶解殘渣,移至100ml容量瓶中。置於50ml納氏比色管中,依法檢查(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VIII g)。與同法4.0ml標準鐵溶液制成的參比溶液相比,不應更深(0.016%)。
3.6.7重金屬取本品1.0g(以幹品計),依法檢查(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VIII H方法2),重金屬含量不得超過百萬分之10。
3.6.8砷鹽取本品0.67g(以幹品計),加入1.0g氫氧化鈣,混勻,加入2ml水,攪拌均勻,幹燥,小火碳化,然後在500 ~ 600℃點燃至完全灰化,冷卻,加入8ml鹽酸和23ml水,依法檢驗(2065433)
3.7含量測定取本品幹燥失重約0.25g,精密稱定,置於150ml錐形瓶中,加入50ml冰醋酸,搖勻,加熱回流2小時,放冷,移至100ml燒杯中,用冰醋酸洗滌錐形瓶3次,每次5ml,合並燒杯中的洗滌液,電位滴定(206544)。每1ml高氯酸滴定溶液(0.1mol/L)相當於2.299mg的Na。
3.8藥用輔料、崩解劑和填充劑等。
3.9儲存在密封幹燥的地方。
版本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