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唐詩宋詞如下:
1、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孟浩然《初秋》。
2、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山行》唐朝·杜牧。
3、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登高》唐朝·杜甫。
4、謾因上浣休閑日,出見初秋瑩凈天。——吳潛《出郊用劭農韻三首·怕見書空雁字連》。
壹、詩詞解析。
1、初秋——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意思是:不知不覺就立秋了,夜也漸漸長了。清涼的風緩緩地吹著,又感到涼爽了。酷熱的夏天熱氣終於消退,房子裏也安靜了。臺階下的草叢也有了點點露水珠。
2、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意思是深秋時節,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雲霧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車靠邊,是因為這傍晚楓林的美景著實吸引了我(亦可譯為直到夜幕降臨),那被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的花兒還要紅。
3、登高——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意思是悲對秋景感慨萬裏漂泊常年為客,晚年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此詩選自《杜工部集》,是杜甫公元767年(大歷二年)秋在夔州時所寫。夔州在長江之濱。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
二、作者簡介。
1、孟浩然: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2、杜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文學家,宰相杜佑之孫。河性剛直,不拘小節,不屑逢迎。自負經略之才,詩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宮賦》為最著,詩作明麗雋永,絕句詩尤受人稱贊,世稱小杜。與李商隱齊名,合稱“小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