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的書法毛筆作品:於右任小楷《離騷》。如下:
於右任(1879年—1964年)先生是從三秦大地走出去的名流,在政治、詩詞、書法、教育等領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尤以書法上的成就最高,被譽為“近代書聖”和“當代草聖”,是公認的書法大師,不論是學術界還是民間,對他的評價都非常高。
於右任書法最大的貢獻和成就在於“引碑入草”,就是說,他把碑學書體的筆意和審美融入到草書中來,創作出壹種全新的書法美學形態,並取得了極高成就,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開宗立派的意義。於右任小楷《離騷》的書寫特點:師古而不拘泥於古,筆法流暢,自然,講究欹側中正,筆勢圓韻。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壹。它在農歷五月初五這壹天慶祝,因此也被稱為“五月節”。
端午節最有名的起源傳說是關於屈原的故事。相傳,屈原是中國古代的偉大愛國詩人和政治家,他因被貴族排擠而投江自盡。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投放粽子到江中,以防止魚蝦噬食他的身體。
在端午節,人們會食用壹種特殊的食物,即粽子。粽子是壹種用糯米包裹在蘆葦或竹葉中,填入肉、豆沙、棗等餡料而制成的傳統美食。各地的粽子口味和做法有所不同,但都是端午節期間必不可少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