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千家姓或百家姓裏有‘敬(gou)’這種姓氏不. 如果有讀音或書寫是否正確.

千家姓或百家姓裏有‘敬(gou)’這種姓氏不. 如果有讀音或書寫是否正確.

 起源主要有三:①相傳為黃帝後裔敬康之後。②出自媯姓,春秋陳厲公之子敬仲之後,以謚號為氏。據《風俗通義》載,春秋時陳厲公之子仲,謚號敬,史稱敬仲,其後人以謚號為姓,稱為敬氏。③出自茍姓所改。清高宗令茍姓改敬姓。

始祖:敬康。 遷徙:  敬姓早期生活在山東、河南壹帶,漢唐之間向山西等地擴展,在平陽郡形成郡姓望族。唐代河東敬姓曾顯赫壹時,出現過多位名人。唐宋以後進壹步向西北、東北及江南地區擴展。如今在安徽、遼寧、山東、陜西等地均有敬姓分布。目前敬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 郡望:  平陽郡 三國魏分河東郡置,治平陽,相當於今山西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 堂號:  郡望堂號:平陽、河東。 字輩:  某支敬氏字輩:德廣如天大,國恩永世昌,吉祥瑞惠福,定安保元康。

安徽馬鞍山敬氏字輩:文朝心國正,天宗承先澤,尚懷丕常誌,崇學紹大賢,作述鐘明德,思遠錫鴻光,永保仁長久,履元延萬世。 名人:  敬顯儁,北朝北齊將領。字孝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好交結豪俠。附高歡,為行臺倉部郎中。從戰有功,封永安縣侯。齊武成帝河清中,卒於兗州刺史任。  敬長瑜,北朝北齊臣。顯儁子。初為廣陵太守。以貪賄被刺史所惡。長瑜急賄和士開,向齊武成帝進貢品。刺史劾表到,遂得不問。遷合州刺史,被陳軍擒獲,卒。

敬珍,北朝西魏將領。字國寶,河東蒲阪(今山西永濟)人。西魏大統三年,結宗族及當地豪強,舉兵應西魏軍。為平陽太守,後為絳州刺史。以病去職,卒於家。

敬釗,隋臣。字積善,河東蒲阪(今山西永濟)人。隋文帝末為繁畤令。煬帝初,漢王諒部將攻城,將其擒獲,逼其為官,不從。亂平得救,後為朝邑令,卒。

敬肅(540-619),隋臣。字弘儉,河東蒲阪(今山西永濟)人。少以貞介知名。文帝時,歷安陵令、秦州、衛州司馬。煬帝時,遷潁川郡丞。年老辭官。《隋書·敬肅傳》稱其為官清正,不畏權貴。時大將軍宇文述賓客有放縱者,“以法繩之,無所寬貸”。去官之曰,“家無余財”。

敬君弘(?-626),唐將領。絳州太平(今山西襄汾西南)人。武德中為驃騎將軍,參與玄武門之變,同李建成余黨交戰陣亡。

敬播(?-663),唐史學家。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人,貞觀初舉進士。貞觀三年(629年)唐太宗李世民讓他在秘書內省協助顏師古、孔穎達等人修撰高祖太宗《實錄》。當時,梁國公房玄齡稱他有良史之才,譽為陳壽之流。玄齡因顏師古所註漢書,文繁難懂,甚為不滿,即令敬播擇其要點,重新編寫,要言簡義賅,通俗易懂。敬播受命後,殫思竭慮,漚心瀝血,傾註了大量精力,撰成四十卷,傳於世。因此,官進為太子司議郎。貞觀十八年(644)又與令孤德芬等同修撰《晉書》。高宗李治即位,拜為著作郎,與許敬宗等撰《西域圖》,後歷官諫議大夫、給事中,並依舊兼修國史,又與房玄齡、顧胤等續撰《太宗實錄》,從貞觀十五年至二十三年,成書二十卷,高宗賜帛三百段。後因他事牽連,出任越州(今浙江紹興)都督府長史,著有《隋略》二十卷,《漢書註》、《漢書音義》、《文貞公傳事》、《西域國誌》等。

敬暉(?-706),唐臣。絳州太平(今山西襄汾西南)人,字仲曄。舉明經。武後聖歷元年(698),為衛州刺史。時河北以防突厥,爭發民修城。他獨散遣農民,歸田收獲。後歷任泰州刺史、洛州長史。長安三年(703),拜中臺右丞。神龍元年(705),與張柬之等殺張昌宗、張易之,迎中宗復位。拜侍中,封平陽郡公。旋以武三思譖,升郡王而罷知政事。復被誣有謀廢韋後罪,貶崖州,為酷吏周利貞矯制殺害。

敬羽(?-762),唐酷吏。寶鼎(今山西臨猗西北)人。肅宗時拜監察禦史,慘酷勝於毛若虛。上元年間,理嗣薛王李珍謀逆案,毒刑拷打,信宿成獄,珍以下十數人受斬。寶應初貶道州刺史,旋被處死。

敬括,唐學者。字叔弓,河中(今山西永濟)人。少以文詞稱,開元二十五年(737)進士及第。又登制舉科。開元末,為秘書郎。遷右拾遺、殿中侍禦史。天寶末,楊國忠惡其不附己,出為果州刺史。累遷給事中、兵部侍郎、大理卿。大歷二年春,拜同州刺史,兼禦史中丞、充本州團練,守捉使、長春宮使。三年,拜禦史大夫。六年卒,謚曰獻。敬括為河汾大儒,博達今古,誌簡淡,善詩賦。今存賦壹四篇、文二篇。

敬晦,唐臣。字日彰,河中河東(今山西永濟)人。進士。大中中,歷禦史中丞、浙西觀察史等。時南方連年災荒,晦勤儉,徙兗州節度使。終官太子賓客分司。

敬翔(?-923),五代後梁臣。字子振,同州馮翊(今陜西大荔)人。乾符中,舉進士不第,以長於刀筆,為朱溫看重。留署館驛巡官,專掌檄奏,並參與軍政機謀。昭宗天復年間,授檢校禮部尚書,遙領蘇州刺史。遷檢校右仆射、太府卿。溫建後梁時,授檢校司空,知崇政院事。乾化元年(911),進位光祿大夫、行兵部尚書、金鑾殿大學士,知崇政院事、封平陽郡侯。二年,梁太祖病危,受顧命之托。朱友珪篡位,命為宰相,然稱病不理政事。末帝時,軍政失策,諫之不納。龍德三年(923),後唐莊宗李存勖攻入開封(今屬河南),因不願事後唐,自殺而死。

敬嗣暉,金臣。字唐臣,易州(今河北易縣)人。天眷進士,為懷安丞,漸遷參知政事。海陵玉南伐,留駐南京,治尚書省事。世宗即位,因曾為海陵執政,被放歸田裏。後起用為丹州刺史,令其將功補過。官至左宣徽使,參知政事。大定十年死。

敬儼,元臣。易州(今河北易縣)人,字威卿。初為中書省掾史。大德間,授吏部主事、吏部員外郎,拜監察禦史,歷禦史臺部事、山北廉訪副使、右司郎中至大間,擢江南禦史臺治書侍禦史,改轉運使,入為戶部尚書。皇慶二年(1313),拜江南行省參政。延祐五年(1318),拜中書參政,告老歸天歷元年(1328),起為中書平章政事,以傷足告歸。至正初卒。

敬大科,清臣。安徽和州(今知縣)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中舉,次年進士及第,授山東利津知縣,旋改四川蓬溪知縣。嘉慶二年(1797)捐廉建石城,以防禦白蓮教。四年,調署屏山縣事,以軍功,奏加知府銜,旋以卓異薦晉級。因病歸卒。

其他敬姓名人有戰國齊國畫工敬君;唐大臣敬湘;金學者敬鉉;清詩人敬有齋等。近當代敬姓名人有政治家敬正書,“耶穌家庭”創立者敬奠嬴,控制科學與工程專家敬忠良,計算機專家敬喜,農學家敬甫松,醫學家敬開瑜,法學家敬瑞祥,音樂編輯敬譜,電視主持人敬壹丹,川劇音樂家敬仕林,跆拳道運動員敬瑞等。